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以合肥市高校为例

2012-01-15 14:42罗萍萍董满生
关键词:特质焦虑理工科硕士

罗萍萍, 董满生

(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2.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
——以合肥市高校为例

罗萍萍1, 董满生2

(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2.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针对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合肥市211高校和985高校503名理工科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状况及其与群体性质、应对方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况比较严重,群体性质对就业焦虑影响呈现不同的特点,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退避对就业焦虑的各要素及焦虑总分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还发现,在就业焦虑方面,存在学院类别和有无找工作经历的差异,而且差异十分显著。文中最后给出若干应对研究生就业焦虑的措施。

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应对方式;理工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伴随着这种就业压力,昔日贵为“天之骄子”的研究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不可避地要面对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并由此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焦虑便是其中的一种。

纵观以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多数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就业焦虑问题,如:钱小华[1]、杜天骄[2]、曾美容[3]硕士论文所进行的工作。关注研究生就业焦虑的研究很少,而专门探讨理工科研究生的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工作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问题及其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不仅对于了解和降低理工科研究生就业焦虑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临床干预提供了这一方面确实的数据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58份,回收率93%,剔出无效问卷55份,可用问卷为503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的问卷一为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该问卷包括状态焦虑(S-AI)和特质焦虑(T-AD)两个量表,各20道题,共40道题,都是采取1-4级评分,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可靠,能够较好地评定一个人的焦虑程度[4]。问卷二为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3]。该问卷共有62个条目,有六个分量表,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属于积极应对;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属消极应对。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以上。

三、问卷结果

1.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分析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来测量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焦虑水平,状态-特质焦虑的总分均值成人正常常模为40~80,超过80分以上就视为存在焦虑,超过100分为严重焦虑者。本次调查焦虑总分频数分布见图1,焦虑均值为88.75。

图1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焦虑总分频数分布图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焦虑均值男生为87.82,女生为90.49,明显的高于成人常模。其中超过80分的占总数的69.2%,超过100分的被试为134人,占总人数的26.6%,即研究生中有26.6%为严重焦虑者。从所选的样本来看,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焦虑情绪是个比较普遍现象。

2.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群体分析

为了深入考察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在性别、是否独生子、院校类型、不同生源地、有无求职经历上的特点,以性别、是否独生子、院校类型、城乡、有无求职经历为自变量,以就业焦虑各因子得分及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平均数的差异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群体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在焦虑量表上的t检验

表1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女生无论是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还是焦虑总分上,得分都明显高于男生,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在焦虑量表上不存在是否独生和生源地的差异;985高校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焦虑的分数明显高于211高校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在状态焦虑和焦虑总分上都达到了十分显著的水平(p<0.001),在特质焦虑上达到比较显著水平(p<0.01);有无求职经历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上都达到了十分显著的水平(p<0.001)。

3.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考察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应对方式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将应对方式的六因子与就业焦虑各维度及其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结果见表2。

表2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2可得:从总体上来看,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很显著。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解决问题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p<0.001),即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在面临着就业而产生焦虑时,越采用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其焦虑水平越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p<0.001),即越采用自责、幻想、退避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焦虑的程度越高。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与求助、合理化的相关性不显著。

4.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已经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进行回归分析。该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应对方式对就业焦虑的预测力大小。以应对方式六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就业焦虑各因子和总分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应对方式因子对理工科就业焦虑的预测情况,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表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退避都进入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的回归方程里。这几个因子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的解释量分别为24.3%、28.6%和29.3%,表明这些因子是影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的因素之一,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从回归分析结果不难得知,自责、幻想和退避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解决问题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四、分析与讨论

(1)就业焦虑水平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合肥市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焦虑情况比较严重,就业焦虑均值明显高于成人常模,其中超过80分的问卷占总数的69.2%,超过100分的问卷占总数的26.6%,这与何云辉、陈刚[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由于这几年研究生不断的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激增,研究生开始降低身价与本科生竞争就业岗位,而本科毕业生的人数更是与年俱增。再加之,研究生对所应聘的岗位并不十分满意,这也加重了焦虑的程度。另外,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很多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就业越来越难。此外,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也是理工科硕士毕业生产生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

(2)就业焦虑的群体差异分析 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与群体相关性比较复杂。在性别上,女生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生,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未到达显著水平。是否独生和生源地对研究生焦虑水平影响不显著,这与王玉香[7]研究结果相一致。从院校类别来看,在找工作过程中985高校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比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更高。其原因可能是:985高校的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自我定位过高,选择工作时专挑职位好的;其次,985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能与211高校的模式有所区别,985高校更重视对研究生科研的培养,可能使他们的研究生在工作经验上有些欠缺。现在,好多大企业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和应变能力,有无求职经历显著影响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

(3)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非常显著。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解决问题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p<0.001),也就是说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在面临就业而产生焦虑时,越采用解决问题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其焦虑水平就越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p<0.001),越采用自责、幻想、退避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焦虑的程度越高。因此,从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遇到问题时,我们要正确的面对,不要逃避,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只有问题解决了,才能降低或者消除焦虑。

(4)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应对方式对就业焦虑有显著影响。应对方式中自责、退避、幻想和解决问题因子是影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的主要因素,这几个因子中解决问题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焦虑总分的影响最为显著。笔者认为,解决问题这个维度上得分越高,就意味着研究生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精神意志力和信念的评价会越高,从而使研究生负面情绪越低。至于这些因子对特质焦虑的影响程度高于状态焦虑,与董人发(2004)[8]等人调查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特质焦虑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排除其他消极心理特征的影响;而状态焦虑多是由偶发性因素引起的,会因具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合肥市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普遍存在,焦虑的检出率为69.2%,其中严重焦虑者的检出率为26.6%,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况比较严重。第二,合肥市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呈现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源地上无显著(p>0.05)差异,而在院校类别、有无求职经历上差异显著(p<0.01)。第三,合肥市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显著。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解决问题因子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和退避因子解释了就业焦虑总变异的29.3%,其中解决问题因子负向预测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幻想、自责、退避因子正向预测理工科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焦虑。

2.应对就业焦虑的建议

研究生就业焦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要使研究生降低或控制焦虑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本次研究生问卷调查研究成果及多次访谈,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3,7],就缓解研究生就业焦虑给出以下建议。

(1)各级政府采取有效的就业疏导措施 硕士研究生就业焦虑的根源是社会就业岗位相对紧缺,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出台有效的就业疏导措施,从根源上缓解就业供需矛盾。如:鼓励和引导硕士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硕士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硕士毕业生,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硕士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困难硕士毕业生援助制度。

(2)训练自我效能感,养成积极的认知习惯 现实中总有一些面对棘手问题应对不良的学生,他们在应对压力时,习惯于运用消极的认知习惯和自我暗示。例如,我无能为力、这事情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从来没有成功过等,这些消极的认知习惯影响研究生形成完善的自我信念系统,削弱精神意志力,从而缺少对实现目标可能成功的知觉。当研究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应采用积极的认知习惯和自我暗示,例如,当应聘失败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分析原因,不必责备任何一方。如果是自己某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应积极改善,以便下次能引以为鉴。

(3)在求职中理性定位 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又要准确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能死抱非高校不进、非名企不去的想法。对就业环境准确判断的前提是保持理性,毕业生要意识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很多困难,期待的单位也不一定那么理想、收入也不一定很高,关键是看哪里能够给自己提供锻炼和发展机会的岗位。

(4)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何适应变化,如何应对变化带来的困扰,是研究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心理问题。研究生可以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那获得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以及相应的物质支持,这些支持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伤害,也有助于他们拓宽实现目标的途径。可以有意识地挖掘有效社会支持资源,通过如何获取他人支持、如何支持他人等训练构筑自己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增强自信,有助于心理健康。

(5)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研究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就业焦虑,但也有许多研究生选择消极应对压力的行为模式,如逃避、抱怨、自责或沉迷于幻想等。面对这些行为模式,焦虑不严重的毕业生可以通过情景训练加以调节和克服,以积极的应对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如可以通过放松练习缓解就业、应聘紧张等压力产生的不适应感受。若因求职过程或结果等导致的严重消极情绪且自身无法排解,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之类机构;建议就业焦虑严重的硕士毕业生参加积极应对方式、希望干预训练等。

[1]钱小华.四川省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情绪状态的关系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9.

[3]曾美容.大学生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C].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8-241.

[5]肖计划,许秀峰.“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6]何云辉,陈 刚.研究生焦虑现象的因素分析及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49-51.

[7]王玉香.研究生就业焦虑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董人法,周庆行,袁 江.研究生就业难内因解析[J].中国研究生,2004,6(3):39-41.

Employment Anxie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ster Graduat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fei

LUO Ping-ping1, DONG Man-sheng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503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ster graduate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pported by“Project 211”and“Project 985”in Hefei have completed two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and Xiao Jihua's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for this investigation which is focused on researching the employment anxiety of graduates.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employment anxie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ster graduat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mployment anxiety,group properties and coping style are studied.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employment anxie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ster graduates is serious;the group properties exert impact on employment anxiety in different ways;there is a ver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mployment anxiety and coping styles;factors of employment anxiety and total points in anxiety inventory may be highly hypothesized by one's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self-accusation,fantasy and backoff behaviors.Meanwhile,in the aspect of graduates'employment anxiety,there a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schools'graduates and who whether had a job-hunting experience.Finally,some countermeasures in this respect are given.

master graduate;employment anxiety;coping style;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241.4

A

1008-3634(2012)01-0150-06

2011-12-20

罗萍萍(1978-),女,贵州贵定人,硕士生。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特质焦虑理工科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特质焦虑在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教养方式在特质焦虑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状态焦虑、刺激呈现时间、特质焦虑水平对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
特质焦虑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