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金融热门议题

2012-01-19 06:27郑渝川
中国报道 2012年3期
关键词:费正清金融中心能源

郑渝川

国内多个大城市近年来纷纷喊出建设(国际或区域)金融中心的口号,这究竟是不切实际的城市定位空想,必然造成拔苗助长,还是符合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为什么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应该怎样确立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给中国内地居民带来利好还是风险,会否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上述问题是中国金融最热门议题的一小部分。各路经济学家、金融学者、金融业界从业精英、媒体人都在围绕这些问题发表观点,批评和争论十分激烈。

相比之下,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往往不对前述体制改革等重大命题明确表态,而官方背景研究机构的学者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已有政策及其效果的阐释之上,很多时候未曾考虑到大众的理解需要,客观上形成了彼此之间的认知隔膜。

《十问中国金融未来》可能有助于打破这种隔膜,书中内容叙述朴实易懂,又因作者的职务背景而具有一定权威性。这本书的领衔作者是国务院参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他曾在央行、证监会、深交所等监管部门任职。另两位作者陈道富和李南,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资深财经传媒人。

书中内容由同名访谈整理而成,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从经济学家、政府政策智囊和媒体人的不同视角,对大众普遍关注的中国金融发展改革命题,包括巨额外汇储备、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升值、国家金融战略下的个人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夏斌和陈道富在书中为读者解答了多个热门议题。这本书开篇即讨论了国内大城市热衷建设金融中心的问题,夏斌对此作出的解答是,首先,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地方政府有这样一种愿望,代表着相关城市主政者对发展金融业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其次,国家的金融战略实质上已经十分明确,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十分明确,其他城市应找准定位,重在发展区域特色的金融中心;第三,金融中心发展不能拔苗助长,要意识到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过度发展金融对地区或城市经济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对金融发展不足还是金融过度,监管应该加强还是有必要解除限制一类问题,夏斌和陈道富的看法是,中国金融发展当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金融发育不足与滞后,但另一方面,正因为信贷规模都在政府调控控制下都管控不住,很难想象放开发展金融资产产品,会形成良好的市场与监管秩序。

《十问中国金融未来》

夏斌 陈道富 李南 著

东方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新书速递|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1955-2005)》

薛龙 著

新星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本书是2005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纪念项目之一,是对费正清中心50年间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全面记录。本书通过文本研究和人物采访两种形式,以费正清中心成立以来十任主任的任期为线索,通过把握中心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学术事件,构建费正清中心学术发展史。费正清中心作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卓著的现代中国研究机构,其学术发展史对广大现代中国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能源战争》

余胜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获得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本书以世界能源大势为背景,以中国能源为主线,描写了百年来的全球能源战争风云,揭示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阐述了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之间围绕着能源进行的激烈角逐与利益博弈,探讨了导致能源危机、南海危机、中东政局动荡及地区冲突幕后的原委,给出了中国要打赢这场能源战争、解决南海争端、确保能源安全方法的建议。

《北京地区节能减排研究》

张士运 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个百分点,3/4的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90%以上的城市河道严重污染,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本书综合运用投入产出模型、CGE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市节能减排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和模拟评价,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城市的节能减排成功经验,从结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等方面,对北京市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猜你喜欢
费正清金融中心能源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史》荣获2018年费正清奖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近现代化”观念下书写的历史教科书——以费正清编写的历史教材为例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宋怡明教授与海外华人研究——访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
主动栽培学生的“费正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