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2012-01-22 18:55贾百全琚冬梅范波胜娄季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传导心电图心肌

贾百全 琚冬梅 范波胜 娄季宇

1)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神经内科 焦作 454000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一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并发脑心综合征,往往导致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预后。回顾分析我院近1a来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4~85岁,平均58岁;均在发病3d内就诊;均经脑CT和或MRI等检查证实,其中丘脑梗死10例,大面积脑梗死21例,脑干及小脑梗死5例。36例患者均符合脑心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在脑梗死发生后新出现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有期前收缩、传导阻滞、ST段压低以及T波改变等,严重病例可出现ST段抬高等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可伴有心肌酶增高,病情改善后心电图和心肌酶可恢复正常。

1.2检查内容36例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3、7、14天行心电图动态追踪观察,并行心电监护;对于心电图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心肌酶谱追踪检查,包括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工酶(CK-MB)。

1.3治疗方法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细胞和改善心脏功能药物治疗,伴有严重心律失常者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伴有心功能衰竭者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伴有心源性休克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2 结果

2.1检查结果36例患者心电图异常有下列类型:(1)期前收缩22例 (61.1%),可有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等;(2)传导阻滞10例(27.8%),包括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左、右束支传导阻滞;(3)心电图缺血性改变16例 (44.4%),包括ST段压低,T波下降、低平甚至倒置等;(4)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3例(8.3%),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病理性 Q波等。进一步行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异常者5例(13.9%),其中以CK、CK-MB升高最为明显。

2.2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死亡4例(11.1%),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放弃治疗1例;其余患者随着脑梗死病情好转心电图及心肌酶也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脑心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颅内疾病,如脑卒中、脑损伤、脑肿瘤及颅内炎症等导致的继发心脏损害,一般常见于脑卒中患者,导致患者病情加重[2]。一般认为,脑卒中后发生脑心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3]:(1)脑对心脏的神经调节指挥功能紊乱:下丘脑和脑干及边缘系统是调节指挥心脏活动的高级植物中枢,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高级指挥中枢都源于此处,急性脑卒中时这些部位受到损伤,会导致对心脏的调节指挥发生紊乱,继而出现继发心脏损害,本组患者中10例为丘脑梗死所致。(2)体内体液调节机制紊乱: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体内交感介质如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大量释放,造成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3)动脉硬化为全身性疾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往往也存在冠状动脉硬化,尤其是高龄、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更加明显。

脑心综合征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但由于相当一部分脑梗死患者存在表达障碍,不能主动述说不适症状,从而耽误诊治,故对此类患者及时行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检查尤为重要,并行心电监护。此类患者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有期前收缩、传导阻滞、ST段压低及T波改变等,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ST段抬高等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并可伴有心肌酶增高。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在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给予改善心肌缺血、心脏功能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同时注意保护心脏功能,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最好应用呋塞米代替甘露醇降颅压利尿。此类患者的预后跟原发病密切相关,一般随着脑梗死的好转而逐渐好转。

[1]龙洁 .脑心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1):6 482-6 491.

[2]李海玲,李云霞.51例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87-88.

[3]张慧,陈研茹,周斌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3):12-13.

猜你喜欢
传导心电图心肌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神奇的骨传导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