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集中配置药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012-01-23 06:23侯疏影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药瓶规格标签

侯疏影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将原来分散在病区治疗室内开放环境下进行配置的静脉用药转为由专职的药护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集中配置。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带来了很多好处,但随着配置药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剂型等日益增多,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就此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规范静脉用药的配置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临床。

1 存在的问题

1.1 药瓶标签字体太小

有的制药企业药瓶本身很小,再加上标签上的字体小,给配置人员核对药品是否正确和核对有效期带来诸多不便,不能完全了解药品的相关信息,提高了用药风险。建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增加对标签字体、字号的规定。

1.2 配置药品规格不切实际[1]

药品的规格应与临床应用相适应。有的药品规格明显大于1次用药剂量,如现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用的胰岛素都是每支400 U∶10 mL,但实际用药都是从每支400 U∶10 mL的胰岛素里面抽取40 U使用,有的不能一次性用完,要用很多次或几天,时间一长只能丢掉,既浪费资源,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用药剂量也不准确,影响疗效。有的药品规格明显小于1次用药剂量,每次需用4~5支,甚至有些每次需用10支,这不但增加了配置人员的操作步骤和工作量,又增加了配置药品污染的机会。还有的药品出现一种药品几种规格,在实际排药和集中配置过程中易出现混淆、配错的可能,给配置人员带来工作压力。

1.3 药品标签相似

有的药品,药名、剂型、规格、生产厂家均不同,但其药瓶大小和形状相同,药品标签颜色、字体相似。配置人员在排药和集中配置过程中要逐个查看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规格、剂量、产地等,这给配置人员配置带来不便,增加了工作强度。

1.4 药瓶包装不合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很多医院的药品配置方式逐步从分散配置到集中配置,药品配置量也从小量变成大量。而有的药品都是单支包装套中盒又套大盒,给配置人员排药带来困难,扒药过程就要浪费很多时间,也浪费了人力资源。有的药品单支包装里面带有注射器或输液管,这对病房分散配置和患者拿回家静脉滴注确实带来方便,但对于集中配置药品却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1.5 药品标签易脱落

有的药品标签易脱落,如某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曾用名力素),在排药或配置过程中经常遇到没有标签的情况。没有标签就不知道是什么药,这样会造成药品浪费,给药品配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1.6 药盖松动

有的药品瓶盖松动,有时配置人员不易发现,这会给临床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2 建议

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承担药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责任,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不断完善。目前医务人员发现的问题,只能作为参考,还需要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规范实行,为药品集中配置和临床用药提供更好的服务。

护士、药师配置药品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认真检查药袋/瓶有无破损、裂痕,瓶口有无松动,药液有无霉菌、结晶和混浊絮状物,查药液名称、有效期、剂量、配伍禁忌,有无混浊变质,对外观及药名相似的药品需分开摆放,以保证药品配置安全。

药品问题,不只是简单的药品配置问题,其潜在的事故、差错或纠纷,重者危害生命,轻者损害健康[2-3]。因此,不论是制药企业,还是药学工作者,均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管理、加强监督,更好地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服务。

[1]王 飞,张卫东,卫莉莉.注射用抗菌药物说明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外医疗,2010(19):173-174.

[2]吕翠萍.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67 -68.

[3]王书杰,史宇翔,蔡大伟,等.防止门诊药房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J].医药导报,2006,25(3):271 -272.

猜你喜欢
药瓶规格标签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绝句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科学家的标签
提醒你按时吃药的智能药瓶
彻底撑握8大关键词 看懂规格买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