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2012-01-23 06:23张云丹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胰腺炎病情

张云丹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张云丹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东阳 32210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并对其进行严密观察。结果8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均痊愈出院,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合理有效地应用生长抑素,细致周到的护理以及对患者用药后的严密观察,是治疗急性胰腺炎成功的关键。

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危重病症之一,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急性胰腺炎是因胰腺内胰酶激活引起组织自身消化、出血、水肿、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急性上腹痛和血胰酶增高等,其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多见轻症急性胰腺炎,15% ~20%的患者会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呼吸窘迫、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20% ~30%[3]。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通过细致周到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2003年制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经临床表现、B超、CT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不同程度上腹疼痛、压痛,血胰酶高于正常值3~5倍。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 23~71岁,平均(41.2±5.7)岁;轻症急性胰腺炎 68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4例;发病原因为胆石症68例,大量饮酒6例,暴饮暴食5例,未知原因3例。

1.2 治疗方法

在采取禁食、抗感染、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抑制胃酸分泌和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1060411)3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每12 h给药1次,微量注射泵24 h维持,按0.25 mg/h的速度持续均衡注入,连续应用3~6 d,平均使用4.5 d,待病情缓解,继续用药直至症状消失和血尿淀粉酶正常后2 d停药,防止药物的反跳作用。

1.3 护理方法

1.3.1 用药前护理

了解药物的性能及禁忌:生长抑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酶酞,贮存环境为2~8℃低温避光,需现配现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单独给药,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给药。对此药过敏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生长抑素可延长环乙烯巴比妥催眠的作用时间,使戊烯四唑的作用增强,故不能与此类药物同时应用[5]。生长抑素可引起暂时性血糖下降,故糖尿病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定时检查血糖。

心理护理:急性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病程长,患者易出现焦虑、急噪、消极的悲观情绪,在用药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性能、作用、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了解患者所需,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其顾虑,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树立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3.2 用药护理

确保给药的连续性:生长抑素的血浆半衰期非常短,约为1.1 ~3 min,需微量注射泵 24 h 维持,按 0.25 mg/h 的速度持续均衡注入,因此更换微泵注射器的时间不要超过2 min,应提前准备好药物并抽好在注射器内,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

保持输液的通畅:微量注射泵静注速度为0.25 mg/h,液体输入很慢且需24 h维持,患者在泵注的过程中难免翻身,活动会使血液回流或因静脉延长管扭曲而堵塞针头。因此在泵注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患者,密切观察针头与延长管处有无脱落、受压,微量注射泵工作正常与否(每小时巡视并记录余量,发现速度不准确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更换微量注射泵),药物有无外漏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药物24 h持续均衡注入。

观察不良反应:生长抑素可抑制胰高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引起暂时性血糖下降,既可能出现低血糖,也可能出现高血糖[6]。因此,应注意每3~4 h定时检查血糖,密切观察血糖变化。生长抑素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胸闷、眩晕等,输注过快易引起恶心、呕吐、眩晕、胸闷[7],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3.3 对症护理

疼痛护理:患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其坠床,并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程度、性质、范围和持续时间;安慰鼓励患者,让其知道腹痛是本病的症状,经治疗可逐渐缓解,可分散其注意力,教会放松技巧,以减轻患者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合理应用解痉药。

休息与卧床体位: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以保证睡眠,从而降低代谢率及肠胃、胰腺的分泌,使脏器血流量增加,促进组织的修复。应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斜坡位,便于呼吸。

观察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变化并作好记录。若出现体温过高时,注意发热的类型及伴随状态,体温高于39℃时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出汗较多时应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避免受凉感冒。注意观察有无休克、出血倾向、电解质紊乱表现。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致死原因为休克,且发病突然。可通过输血、止血、补液等治疗及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救治休克。

1.3.4 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

患者病情危重且需24h持续均衡注入生长抑素,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在发病初期应完全禁食、禁饮及胃肠减压,以减轻胰腺负担,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体力恢复和组织修复。待症状减轻或消失、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水平后,给予温开水20 mL试饮,1 d后如无不适可进食高糖、低蛋白、无脂、高维生素饮食,如米汤、面汤等食物,限制肉类、蛋类等蛋白质饮食,节制饮食,切勿暴饮暴食,少食油腻食物,禁酒及乙醇类饮料。配合家属协助患者漱口、洗脸、排便,及时更换衣物、床单、被套,每日两次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2 结果

82例患者中,痊愈54例(65.85%),明显好转11例(13.41%),好转15例(18.29%),无效2例(2.44%)。经继续治疗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均痊愈出院,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

3 讨论

生长抑素是一种环状多肽,广泛分布于脑、胃肠道、内分泌腺及外分泌腺等组织,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抑制内、外分泌腺分泌为主要效应[8]。生长抑素受体存在于胰腺细胞表面,两者有较强的亲和力,可直接结合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细胞内合成,从而使胰腺的外分泌功能降低。因此,生长抑素可使胰腺炎性病变减轻,减少急性胰腺炎时胰酶的释放,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的发展[9]。在早期持续、足量的应用生长抑素,可阻止急性胰腺炎病情的恶化,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随着生长抑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涉及到全身各个器官,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耐心细致,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其次是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同时,做好护患沟通,根据患者的需求做好心理、饮食和生活护理,并协助医生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理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并给予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有效缩短病程、缓解病情,达到最终治愈的目的。

[1]薛建英,刘 玲.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1 063.

[2]孙 沛,卢国良,林 庄.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药业,2011,20(15):86 - 88.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6.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 -192.

[5]陈转娜.重疾急性胰腺炎治疗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1(16):12.

[6]刘德智,王金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5):507.

[7]骆泽宇.生长抑素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 755.

[8]阳增勰,朱尤庆,陈志芬,等.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消化杂志,2005,17(2):67.

[9]朱婉贞.国产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J].中国药业,2007,16(1):51 - 52.

R969.4;R473.6

A

1006-4931(2012)11-0072-02

张云丹(1974-),女,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方面工作,(电话)0579-6856081。

2012-03-16)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胰腺炎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