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治疗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影响分析

2012-01-23 13:26刘彦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7期
关键词:输液肺部胃癌

刘彦立

胃癌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特别是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更甚。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有助于降低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观察组围手术期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胃癌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没有合并严重的冠心病、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性检查确诊为胃癌。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为(71.2±4.7)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为(70.3±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癌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术前1 d正常饮食,晚餐进食流食,术前6 h禁饮食。术前晚上灌肠处理,手术当天早晨留置导尿管和胃管。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实施输血输液,输液时不采取保温处理,没有给予地塞米松,采用常规大切口开腹术式。术后第1天床上活动,术后3 d开始下床活动,术后3 d拔除引流管等,初次排气后进食流质食物。观察组患者术前1 d实施正常饮食,术前1 d晚上口服肠内营养液,手术当天早晨服用糖盐水300 ml,没有做灌肠等肠道准备。实施硬膜外麻醉,麻醉前给药地塞米松,应用镇痛药物及镇静类药物。不输血等,输液前对液体进行适当预热。根据患者情况,尽量采用小切口术式。患者手术术后当天活动下肢,术后1 d在床上活动了适当增加。术后48 h内给予止痛处理,术后3 d停止肠外营养,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发生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肺病感染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共4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共6例,术后吻合口瘘3例,术后肺部感染3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术后胸腔积液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是老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器官和组织处于衰退状态,导致患者抵抗力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老年胃癌术后患者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吻合口瘘、肺病感染等并发症。对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时,不能简单的套用常规非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处理措施,而是要实施综合性的围手术治疗措施[1,2]。

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由于肠道缺乏有效的食物刺激,肠粘膜很容易发生萎缩,再加上菌群移位,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传统认为,腹部手术后3 d,患者肠道处于麻痹状态,营养物质在术后前3 d不能被吸收。但是,目前有研究认为,胃肠吸收功能在术后不久即可恢复,在术后早期给予肠道营养是可行的。所以,在围手术期治疗时,可以在术后早期适当给予肠道营养,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要实施心电监护,在给予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要把握输液速度,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减退,肺功能减退,再加上手术因素,老年患者无法用力咳嗽,容易导致气道分泌物潴留,引发肺病感染,在围手术期处理时,要做好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根据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实施有效的综合性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能够显著减少胃癌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1] 王留珍,严仁俊,耿车生.高龄胃癌外科治疗168例分析.临床外科杂志,2008,10(1):255-257.

[2] 冯波,冯丽娜,梁远志.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82-183.

[3] 薛建元,尹浩然,朱正纲,等.高龄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中国肿瘤临床,2006,27(5):352.

猜你喜欢
输液肺部胃癌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