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2012-01-24 04:1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4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阻塞性营养

牛 菁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省扬州市 225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多发、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摄入不足及静息能量消耗(BEE)较高,往往并存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这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肺部感染加重,急性发作,导致呼吸衰竭。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明显减少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COPD患者共100例,旨在探求营养干预对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 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65~80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修订的COPD的诊治标准[2]。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既往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2)无合并心、肝、肾功能衰竭;(3)无恶病质疾病;(4)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5)研究期内不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制品。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

1.2 分组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入选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其中营养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64~79岁,平均年龄(67± 2.5)岁。对照组50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0±2.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COPD分级及呼吸衰竭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营养支持方法 营养组患者的热量供给标准参照Harris-Benedict公式,先计算出基础能量消耗(BEE),男性BEE=66.47+13.75×W+5.0×H-6.76×A;女性BEE=655.1+9.56×W+1.85×H-4.68×A[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每天实际热量供给(Wd)=BEE×C×1.1 ×1.3,式中C为校正系数:男性为1.16,女性为1.19。营养组患者给予口服整蛋白营养液(大元素,浙江海力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分有麦芽糊精、大豆蛋白粉、全脂奶粉、乳清蛋白粉、大豆卵磷脂、食盐等。首日给予全量的1/3,逐渐增加至全量的1/2,至摄食开始第5~7天达全量;能量密度由2.09kJ/ml过渡至3.35kJ/ml,直至4.18kJ/ml;对照组患者营养膳食由家属自行配制。观察疗程均为3周。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检测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及相应的血气分析指标。3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临床疗效判定:气促症状部分缓解,咳嗽、咳痰减轻可视为临床好转;可进食、睡眠,不会因呼吸困难而经常觉醒,步行距离达到房间宽度,临床症状稳定超过12~24h视为临床痊愈[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及成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变化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营养状况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周后,营养组各营养状况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营养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后营养组临床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3 结论

COPD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Laaban等[4]报道,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60%。营养不良直接损害呼吸肌力量和膈肌功能,导致通气动力减弱直接损害肺功能;此外,患者血液中白蛋白低可损害T淋巴细胞功能[5],减少免疫细胞数量,降低免疫功能活性,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削弱患者对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抵抗能力,使肺部感染极易发生,加重呼吸衰竭,增加该病的病死率。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多种必需营养素,能维持和改善机体器官、细胞的代谢与功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功能。对于COPD患者而言,合理而有效的营养支持对病情的转归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营养组与对照组在同质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营养干预手段后,营养相关指标Hb、TLC及ALB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合理营养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PaCO2和PaO2;此外营养组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以上说明合理营养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高能量分解状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缓解发热、感染、应激反应对能量的需求,促进疾病的转归,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COPD的临床治疗,是一个整体的综合治疗,而营养支持在其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对病情发展和预后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其将是今后护理工作的重点。

[1] 李苹.生长激素加营养支持对COPD发作期病人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6):1924-192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3.

[4] Laaban JP.Nutrition and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J〕.Ann Med-Inteme(Paris),2000,151(7):542-548.

[5] 许东琳,赵子文,林材元.营养支持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5):473-474.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阻塞性营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