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37例

2012-01-24 06:47陈志君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法莫替丁螺杆菌幽门

陈志君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宁波 315400)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37例

陈志君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宁波 31540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胃炎患者2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慢性胃炎;治疗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居各种胃病首位[1],临床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或饱胀、黑便及呕血等[2],可引发消化不良,严重者甚至出现胃溃疡、胃穿孔及胃出血[3]。笔者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3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74例,均符合《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相关标准[4],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反酸、烧灼、呕血和便血。均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溃疡以及肿瘤患者;对本药物或同类药物过敏者。其中男145例,女129例;年龄18~65岁,平均(38±7)岁;病程为6个月~15年,平均(5.3±3.9)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37例。对照组中,男 74 例,女 63 例;平均年龄(37.2 ±7.3)岁;平均病程(4.9 ±3.7)年。治疗组中,男 71 例,女 66 例;平均年龄(37.6 ±6.9)岁;平均病程(5.1 ±3.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浙江康恩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H19991118)20 mg,每天2次,饭前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法莫替丁(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H20070157)20 mg,每天2次,于睡前服用。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5]。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好转,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等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胃镜检查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治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黏膜功能萎缩和化生,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部黏膜出现水肿、糜烂等,临床症状表现为反酸、腹胀、腹痛、烧灼、呕血和便血[6]。大量研究证实,慢性胃炎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幽门螺杆菌,故治疗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关键[7]。目前,慢性胃炎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通过隔离或吸附有害物质,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从而加快胃黏膜的修复。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第1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是 R和 S型光学异构体混合物,通过抑制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是公认的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药物[8-9]。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可迅速恢复水肿及病变的胃黏膜,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以保护黏膜血管,且价格便宜[10-11]。法莫替丁的作用强度为西咪替丁的30倍,为雷尼替丁的6~10倍[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1]吴清山,林继新,何锐刚.两种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0,10(7):47 -48.

[2]张满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3):528-529.

[3]林土坤,龙伟东,陈朝阳.埃索美拉唑及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17-18.

[4]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6]刘 莉.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853 -854.

[7]李帮权.雷尼替丁与庆大霉素合剂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90.

[8]刘占春,刘春英,高日金.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24 h胃内pH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134-135.

[9]邱书萍.奥美拉唑的药理研究及最新应用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4(10):105.

[10]高 黎.西沙比利合用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4例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05.

[11]刘 莉.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853 -854.

[12]古 莉,邓德明.凝血酶加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40例[J].中国药业,2008,17(11):60.

[13]黄小华,郑 俊,黄黎明.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慢性胃炎74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 478-1 479.

R969.4;R573.3

A

1006-4931(2012)11-0086-02

陈志君(1965-),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消化内科工作,(电话)0574-62739088。

2011-11-10)

猜你喜欢
法莫替丁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基于Au@Ag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血浆中的法莫替丁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