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体会

2012-01-24 02:04彭家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熟地牛膝葛根

彭家全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体会

彭家全

骨质疏松症;疼痛;中药治疗

1 病例分析

1.1 腰椎骨质疏松症

刘某,男71岁。患者于5年前出现腰腿不适,1年后腰痛加剧,不能随意活动,行步艰难。经某院诊疗,曾予大量激素类药物后症状减轻,近数月来加剧而于2009年3月12日我院就诊。刻诊:腰背及腿广泛性疼痛,无明显压痛点,站立需扶,两足皮色泛青。X片显示腰椎骨质密度广泛减低或减弱。兼见形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不振,常闻蝉鸣,视物不清,小便清长,大便难行,夜卧不宁,眠则汗出,舌体胖色淡质柔苔薄,脉沉缓兼涩。辨属肾阴阳两亏,骨髓失养,气血凝滞。处方:鹿茸12 g(先煎),金毛狗脊 12 g,当归18 g,补骨脂9 g,淮牛膝9 g,炙甘草6 g,杜仲12 g,川芎 12 g,白芍12 g,熟地18 g,土鳖虫12 g,肉苁蓉9 g,红花12 g,酸枣仁12 g,炙远志9 g,巴戟天12 g。嘱停用激素类药物,兼服钙片。1月后复诊,腰痛减轻,兼症未解。去杜仲,改巴戟天为6 g;增淮牛膝为15 g,土鳖虫15 g,加红参15 g,炙黄精18 g。服药3月后病症消失,活动自如,兼症尽愈。

按:老年性骨质疏松极为常见,多因天癸将尽,髓失所养而致。多先显阳虚,日久迁延即可耗阴,气血两虚而难行,故诸症丛生。本例即属此类。故治以温补肾阳为主,佐以滋养通运,气津两调。用鹿茸、狗脊为君,使元阳有助;当归、熟地为臣,添补冲任;兼以阳药诸品推动气血,阴药诸品保养阴津;又益以红参、黄精,使气血有养育之源,而诸症尽痊。参之此法,为疗此疾之准绳。

1.2 骨盆部骨质疏松

吴某,女性,19岁。1年前因运动而致盆骨骨伤,经治而愈。近2月来无明显外伤史而出现下腰部及左腿放射痛,行步艰难。至原治骨伤处诊治,经查未见明显异常。又于某院查体,X光报告轻度腰椎及骨盆部骨质疏松。于2011年6月16日来我院就诊。刻诊:左环跳穴压痛较重,喜按,按之痛减,并见腰膝酸软,午后而热,恶风寒,左下肢活动不便且时有抽搐,经来不定,量少,色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兼弦数。辨属元阴虚少,筋骨失养,兼有外风。处方:全当归15 g,赤芍、白药各15 g,生地15 g,制何首乌 12 g,伸筋草 30 g,川牛膝 18 g,续断 12 g,桑寄生 18 g,香附12 g,炙甘草12 g,桑枝18 g,桂枝9 g。配合针刺肾俞、三阴交以补法,环跳、委中用泻法,并腰腿部按摩手法。经2次而痛症消失,后调以汤剂调理,半年后病痊。

1.3 颈椎骨质疏松并增生

李某,女性,45岁。患者从事文秘工作多年,久为颈痛所苦,近2年来觉周身乏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失眠多梦,多烦易怒,于2010年9月12日来我院就诊。刻诊:头颈痛甚,转侧不利,并见头晕目眩,时闻耳鸣如蝉,舌淡苔白,脉细无力。X光片报告颈椎弯曲消失,重度增生;广泛骨质疏松。辨属气血不足,髓质失养而疏,久而积聚增生,以致空窍失养。处方:当归头15 g,杭白芍12 g,川芎12 g,生、熟地各18 g,制何首乌18 g,肉苁蓉 18 g,淮牛膝 12 g,粉葛根12 g,生黄芪18 g,柴胡12 g,茯苓18 g,人参6 g,甘草15 g,知母12 g,枸杞12 g,元参18 g。并配合自练气功导引。经治月余而痛症消失。

按:颈椎病,多实少虚,若气血虚而髓失养,元阴亏而肾中热起,但空枯之骨质聚积而为实,亦可增生。本例患者即属此因。且年值中暮,太阴虚而少阴乱,气血耗而致骨髓亏,故见如上诸症。方中以归、芎、芍、地及参、芪、苓、草八珍之变方以育气血;制何首乌与肉苁蓉、知母、元参而调阴阳,纳柴胡成道遥而和中理气;加杞子、熟地以养血;又因病滞于项颈,用葛根循经入药升发气血,使牛膝引药下行,有欲上先下之妙用。同时,教之以导引养生之法,稳心神之动摇,起性命之源由,使多年缺乏活动的部位增加运动,如户枢而无滞留,全方位的调整其身心功能状态,这对于以后的治疗手段,也是一种新的启发。

1.4 多发性骨质疏松兼风湿性关节痛

陈某,男48岁。患者自幼身常疼痛,近年来,多次骨折,诊断为广泛性骨质疏松。1年前出现两膝疼痛加剧且肿大变形,于2012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兼见乏力,神疲,面色苍白,脉濡数而虚弦,舌细苔黄。辨属阴阳两虚,骨髓失养,复中外邪,痹阻而痛。处方:羌活12 g,秦艽15 g,当归尾15 g,续断18 g,鹿角10 g,生、熟地黄各18 g,仙茅12 g,巴戟天12 g,络石藤 15 g,追地风 10 g,千年健 10 g,黄芪 12 g,葛根 15 g,乳香 12 g,没药 12 g,白术 15 g,五味子 9 g,土鳖虫 15 g。嘱调服鱼肝油。3月后疼痛消失。

按:是案所见不多,但虚实同存之证,实为典型。素禀不足,髓质疏松,本为体虚;肌表不固,风湿相合,又有实证。施治之时,当以标为先,标本同兼。所以方中以秦艽与羌活为君,佐以去风湿、壮筋骨之续断、络石藤等品,以祛外邪;用当归并鹿角为臣,调阴阳,使祛邪有援。并使黄芪、葛根,一收一发,理调气机;土鳖虫、五味有行有止,津血不失;白术、地黄不偏不依而补养;乳香、没药活血行气而止痛。众药合用,补泄标本有度,故沉疾渐愈。

2 结论

骨质疏松之疾,多并痛症。不论虚实,皆阴阳气血之不和。实证,多外邪入侵,积于痹处,临证多见拒按、肿胀、红肿青紫;虚证多由肝肾亏虚,无以生化,骨髓失养,临床多见喜按喜温,无肿胀红紫,兼腰酸乏力等虚象。骨质疏松之痛症,多以虚致,但因体虚而外邪易侵,故亦可兼实。诊疗上应以补养为主,但必需行补同用,气血两调,才不致补过生痰,补而不行,滞塞经络,更重其症。亦应阴阳相调,以免孤独不养,反相累制。更何况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多兼其他症状或疾病,临证时益须审慎权衡,才能准确及时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402289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

按:青少年骨质疏松一般少见。患者素禀不足,证多阴虚,以年少气壮,阳气旺,故多损及血津。治宜补元阴,理冲任,强筋骨。本例发于春夏之交,体虚而感风邪,故又当使以疏透和解之法。然后期调养,则应以滋补为主导方法。方中芍、草相合,酸甘互化,以养阴润筋骨之失荣;归、地同行,冲任可充,而滋血解髓津之枯乏。佐以温肾之品,使推动有基,使之疏理诸药,而运行有路。其中桑寄生、牛膝二物,兼并两效,伸筋草、续断各占一功。又兼补肾俞、三阴交以动源,泻环跳、委中而祛邪,抖、震腰腿可通经络。至于分寸缓疾之度,则需临证活用,方奏良功。

猜你喜欢
熟地牛膝葛根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XIONG Jibo’s medicatio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rthralgia syndrome through data mining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辨证录》熟地用药特点分析
经典名方中牛膝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牛膝研究概述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基于导数差异光谱及PCA分析当归-熟地药对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浅谈葛根在《伤寒论》中的“起阴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