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2012-01-24 11:31刘凤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人际产后

刘凤玲

1 心理治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目的

心理治疗就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其缓解或消除由于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障碍,使其以正常的心理接受治疗与护理。护理的本质是对患者进行关怀与照顾,包括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护理。疾病的痛苦经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伤、无助、自责、内疚、抱怨、甚至悲观厌世等负性情绪,这对疾病的康复以及患者今后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护士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采取有效的途径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心理危机,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2 心理治疗在常见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

2.1 心理治疗在地震伤残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地震是一件灾难性的事件,它的突发性、震撼性可引起当事人强烈的情绪反应,出现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不知所措、害怕、恐惧、悲观、绝望、无助感[1]。可见,对灾后的伤员以心理疏导,减轻其恐惧心理是极其必要的。研究者将心理干预运用到地震伤残人员的护理中,并取得不错效果[2]。该研究收治2700例伤员,其中男1463例,女1237例,年龄1~89岁。心理干预的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干预者必须在短时间内评估个体的危急情况及其反应。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干预:普遍筛查、重点干预、定期随访。评估个体应激程度时要充分考虑其认知和情绪反应,通过讲解灾难的不可避免性,社会各界的帮助、政府的支持等事实纠其不合理思维,提高其心理的应激能力。并为其提供准确的信息。另外还要提供积极的应对方法。对截肢的残疾伤员,更要表示出充分理解、支持和安慰,传递以希望和乐观的精神,指导其适当的休息,利用音乐等娱乐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给其提供宣泄机会,同时给与药物治疗。

该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理救援小组的及时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伤残人员的情感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重拾信心,正确面对灾难的发生。

2.2 心理治疗在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有关癌症患者心理方面的研究已开始了很长时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绝大多数化疗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悲观情绪。因此,心理治疗对癌症化疗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心理治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认知支持,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治疗的态度,改善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对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3]。对肿瘤化疗的认知行为治疗有个别干预和集体干预2种方式,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这两种干预相结合的方式,以充分达到干预的效果[4]。在治疗过程中,干预者使用多种措施,找出影响患者认知行为问题的认知偏差,与患者进行促膝访谈,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心理,从而确定干预方案,帮助其认知重建。另外,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如各种技能训练,完成家庭作业等,均可引导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学会用新的角度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慢慢靠近正确的标准。

2.3 心理治疗在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结果.目前,产后抑郁症的患病率近年报道[5,6]为10% ~17%,均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产后抑郁症已成为国内外产妇心理治疗和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产后抑郁症产生时间的长短、所造成的危害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然而国内对产后抑郁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多集中于那些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上,而对那些在数量上更多、在产后早期就处于产后抑郁状态的高危产妇,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和医疗成本上升。因此,在产后第一周内即开始为产后早期存在抑郁体验的高危产妇提供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7]。

有研究[8]选取40例产后抑郁高危产妇,进行人际心理干预。该研究选择2007年6~11月在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区生产的产妇,实施人际心理护理,对两组产妇均于产后第1、4、8周进行评定。人际心理护理方案是,产后第一个月实施1次/周,1 h/次,共干预8~10次。该方案分为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研究者与产妇建立良好关系,讲明本研究的目的,以征得产妇的同意和积极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向产妇及其家人讲解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危害、发病因素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以引起产妇和家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建立产妇通讯方式数据库,为出院后进行随访提供条件。

第一阶段(第1~3次):系统了解和评价产妇当前和过去的人际交往,列出清单,并列出是哪一类的人际问题和抑郁有关。使其认识抑郁状况存在的事实,鼓励情绪表达,限定一到两个方面作为干预的焦点问题,征得同意后制定干预护理计划,向产妇解释人际护理过程。

中级阶段(第4~6次):确定产妇抑郁发生时的人际问题种类,如悲伤反应,人际角色冲突,角色转变及人际关系缺乏中的哪一种,针对不同人际问题,应用澄清、角色扮演、人际分析、鼓励情绪表达等人际心理干预技巧进行干预。

终止阶段(第7~10次):主要是巩固已取得的进步,评估干预目标,帮助产妇讨论生活中的改变,以及对这些改变的看法;回顾利用已学到的技巧进行预防,同时,去除对研究者产生的依赖,与产妇讨论对人际心理护理结束的感受。

本研究借鉴人际关系理论干预方法,从产后第一周开始对20例产后抑郁产妇进行了32个月的预防性人际心理护理,结果显示人际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状,降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以上足以证明,心理治疗对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3 结论

除上述所述的几个常用领域外,在其他领域如新生儿护理等,心理治疗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效和作用,这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与内涵,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

[1]王爱平,王志伟.地震后灾区伤员心理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15-916.

[2]罗媛玲,舒芳,熊晓玲.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国衫护理杂志,2009,25(2):24-25.

[3]陈良珠,谢忠,冯湛华,等.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免股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29(8):6310-6311.

[4]谢忠,银正民,黄钢,等.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对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302-305.

[5]梅逸静,李福莲,等.认知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17):1359-1360.

[6]丁月荣.认知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6-18.

[7]张新波,盛苏娜,翟书涛.产后抑郁症与社会心理因素.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6):334-336.

[8]吴玉红,阮军,沈贵荣.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人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69-72.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人际产后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