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2-01-24 11:31宋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7期
关键词:双腔尿管导尿管

宋科

留置导尿是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属有损操作,而尿道黏膜损伤导致尿道出血是临床留置导尿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双腔导尿管因其操作简便,易于固定,目前在临床上已取代了单腔导尿管。临床中双腔气囊导尿管引起尿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患者本身的原因,也有护士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的原因,以及尿管本身的原因。现将我院1例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农民工,30岁,外伤致右手中指毁损伤,无手术禁忌,术前遵遗嘱给予双腔气囊留置导尿,见尿液流出后又插入6 cm,给予气囊注入生理盐水10 ml。手术时间3 h,术中共引流出尿液50 ml,术后遵医嘱给予拔出导尿管,拔管前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10 ml,拔出导尿管后即见有鲜红色血液流出,立即给予纱布压迫止血,效果差,遵医嘱给予重置留置导尿,引流出淡黄色尿液800 ml,未见血尿引流出,尿道口仍有少量血性液渗出,遵医嘱给予立芷血1.ku肌内注射。第三日尿道渗血停止。留置导尿一周后给予拔出导尿管,排尿无异常。

2 尿道出血原因分析

2.1 尿管插入过浅 患者采用18号双腔气囊导尿管,尿管的头端有两个开口,分别导尿管开口机气囊开口,气囊距导尿管开口出为2 cm,气囊段总长2 cm,可注入10~30 cm生理盐水或气体(空气)以固定和防止尿液外渗。男性尿道较女性长,插入尿道20~22 cm,见尿液流出后,应再插入7~10 cm。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头端侧孔部分进入膀胱,而气囊仍在尿道或尿道内口处,当注入液体时,就有可能引起气囊较长时间压迫尿道,致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及损伤而发生出血。

2.2 护士操作时动作不到位 男性尿道有三个狭窄,当尿管进入尿道内口是阻力最大,插管时动作过快过猛,容易将尿管盘旋在尿道里,此时注入液体时就有可能气囊压迫尿道,引起尿道损伤。

2.3 患者病情了解不详细 导尿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意识状态、膀胱充盈度、有无泌尿系统及血液疾病。患者导尿膀胱极度充盈,导尿时只见少量尿液引流出就注入液体时,尿管可能在尿道,气囊压迫尿道,引起尿道损伤。

2.4 拔管时气囊未排液体或气体 双腔气囊导尿管为硅胶制成,有较大的韧性,膨大的气囊部分一般不易通过尿道而起到膀胱内固定左右。在拔管时将气囊中的液体或气体抽出即可拔出。但如果未经抽尽气体或液体而强行拔出,膨胀的气囊可使尿道黏膜撕裂而出血。

3 护理

3.1 掌握好插管的深度 掌握男性生殖器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时,见尿液流出后,再继续插入至少7 cm以上,将气囊注入液体或气体时,把尿管轻轻拉至不动即可,注入液体或气体时须缓慢,对患者随时询问其感觉,如有胀痛,可能在尿道里,应重新调整深度。

3.2 加强对护士教育 由护士长或高年资的护士定期集中护士学习,详细讲解泌尿生殖器解剖,尿管的选择及应用,操作技巧,以及留置导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更新观念,扩大基础知识面,提高导尿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操作前要详细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导尿的目的、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黏膜情况、有无泌尿系及血液疾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有关导尿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4 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操作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危险性或并发症,通过本次病例,总结了经验,吸取教训。加强留置导尿的临床教育,可有效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减少患者的痛苦。

猜你喜欢
双腔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