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

2012-01-25 00:05高峰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22期
关键词:卧床股骨饮食

高峰兰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

高峰兰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山西 汾阳 032200

目的:探究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的护理。方法:对30例实行内固定的病例进行总结并提出护理措施,随访1年,结果:术后有3例肺部感染,血压增高的4例,贫血1例,通过治疗全愈,无急性感染,深部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医源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得当,术后有效功能锻炼及出院后随访,指导功能锻炼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手术;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损伤最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加,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我院骨科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为30例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术前给予充分准备,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8岁,跌伤22例,车祸8例,术前并存高血压8例,冠心病1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糖尿病3例,贫血1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突然受伤导致骨折,心理压力大,护士要积极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关心患者,讲解骨折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术后可取得的效果,并介绍同种疾病在我院的治疗情况,同时告诉患者是城镇的有城镇医保,是农村的有农村医保,让病人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恐惧心理及经济负担的压力,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愉快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2.2 术前牵引的护理

2.2.1 皮牵引入院后给予患者皮牵引制动,皮牵引期间,保持牵引力线,符合患者肢轴线,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运情况,若局部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运动障碍以及脉搏细弱,胶布边缘皮肤有无水泡或皮炎发生。

2.2.2 骨牵引 给予骨牵引时,牵引针的两端套上软塞或有胶皮盖的小瓶,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无菌敷料覆盖,以免刺伤皮肤或划破被褥,针孔眼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两次,以防感染。若有牵引针滑动、移位应消毒后予以调整,重量为体重的1/10~1/7,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过度牵引,在牵引5~7日后通过力线拍片,了解骨折对位情况并及时调整。

2.3 牵引时预防并发症 对于牵引病人应注意观察并预防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2.3.1 在胫骨结节骨牵引或皮牵引时,腓总神经位置较浅容易受压,引起下垂,因此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做踝关节活动。

2.3.2 压疮 由于持久牵引和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部位易受压形成压疮,故应用棉垫、软枕、气垫等加以保护。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

2.3.3 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头低脚高位,尤其是抵抗力差,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每日定时利用牵引架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以利肺部扩张。在保持有效牵引的条件下协助病人每日定时变换体位。

2.3.4 血栓性静脉炎 指导病人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并按摩下肢,各关节的全范围活动。

2.4 术前准备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认真做好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在150/90mmHg,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9mmol/L肺部疾病控制等才给予手术,术前一日常规备皮,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2.5 术后护理

2.5.1 术后病情观察的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患者返回病房,给予麻醉后的护理,观察病人有无脉搏增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与健肢对比。切口敷料是否有渗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量的性状、量、颜色,病人疼痛情况,给予止痛泵或镇痛药,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起减轻疼痛的作用。

2.5.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术后患者卧床期间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多饮水,做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活动,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衣裤、被褥,定时翻身,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时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时按摩受压部位和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2.5.3 术后的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因害怕疼痛,担心活动会引起内固定松动而再次骨折,或者认为做了手术骨折就好了,往往卧床不活动,此时应向患者讲解医生采取的内固定是很可靠的,可以早期离床活动,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正确方法,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

2.6 术后的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多吃瘦肉、鱼、鸡、牛奶、含钙高的食物,拟定饮食计划,做到科学搭配、营养合理。并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高血压患者应低脂饮食,可避免血液粘稠度增加,高纤维易消化饮食,水果、蔬菜可保持大便通畅。给高血糖患者及家属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易取的理解、配合,使患者饮食做到定时、定量,有计划合理安排,搭配,以低糖,高蛋白饮食为主。予以丰富的饮食,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和机体恢复。

2.7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内固定情况,配合医生一起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早期正确的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消失后开始指导病人进行足踝部的自主活动,术后次日可坐起,术后第2日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15~20分钟/次。每日两次,以病人能耐受的强度为准则,稳定性骨折术后一周可下床行非负重活动,不稳定性骨折术后4周内进行床上锻炼,4周后下床不负重活动,8周后开始负重活动,拍片骨愈合后弃拐行走。

2.8 随访 随访时间分别是1月、3月、6月、12月,随访内容为内固定物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指导、评估患者功能锻炼情况及心理状态。

3 体会

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多,正确的手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以往多采取牵引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据国外报道非手术疗法死亡率达34.6%,而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死亡率为17.5%,粗隆间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和病人的早期活动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内固定治疗后的内科并发症比非手术治疗少且轻[1]。内固定材料结构坚固,固定牢靠,具有动力性和静力性加压作用,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2]。是骨折早期就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为患者早期下床、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前提保障,结合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以早日康复。

[1]世壁坎贝尔骨科学术学[M].第九版,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31-2147.

[2]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5-370.

R473

A

1007-8517(2012)22-0147-02

2012.09.06)

猜你喜欢
卧床股骨饮食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