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蜣螂有效部位及药理研究进展

2012-01-25 11:51陈振华管咏梅欧水平邹文诠杨明
中成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蜣螂前列腺脂肪酸

陈振华,管咏梅,欧水平,邹文诠,杨明,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3.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04)

蜣螂为鞘翅目金龟子科Scarabaeidae昆虫屎壳螂Catharsius molossusL.的干燥全虫[1-2],而广义上,蜣螂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下的一个并系群,种类繁多。蜣螂虫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别名圣甲虫、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屎壳郎等,历来在中药文献中,蜣螂被列入活血、散瘀、通肠化结、消肿解毒之品,不但可外用,也可内服,近年来还用于抗癌方面。目前国内外关于药用蜣螂及其有效部位研究的报道还比较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动物药资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蜣螂的性状、自然分布、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等情况作一综述。

1 蜣螂的性状

目前药用蜣螂主要分为蜣螂虫Catharsius molossusL.和独角蜣螂虫Allomyrina dichotomaL.两种,均以干燥体入药[3-5]。一般在6~8月间捕捉,放置于煮沸的开水中烫死,烘干后即得入药虫体[6]。

蜣螂虫,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全体呈黑褐色,长约3~4 cm,宽约1.8~3 cm。雄虫头部前方呈扇形,中央有角突,角突长约6 mm。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隆脊,隆脊中部向前曲成钝角形,两侧又各有角突一枚。雌虫外形与雄虫相似,但头部中央无角突,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也不具状角突。后胸约占整个体长一半,被翅覆盖。前翅为革质,呈黑褐色,有7条纹理,纵向平行;后翅为膜质,呈黄棕色。足有3对、质较硬、有臭气[7-8]。

独角蜣螂虫,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药用均为雄虫,全体呈棕色或棕褐色,长约3.5~5 cm,宽约2.4~2.7 cm。头部短小,左右有眼一对,头顶有角状突,向前上方崛起,长约1.7~3 cm,角前部二回分叉。前翅为革质,呈棕色或棕褐色,后翅为膜质,呈黄色或黄棕色。足有3对、质松脆、有臭气[9-10]。

2 自然分布

蜣螂分布十分广泛,除海洋和南极洲以外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 cm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 cm长的巨蜣螂。蜣螂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尤以江苏、浙江、云南等地为多。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以及广西等地区[2]。一般自产自销。蜣螂多栖息于草原和田垦边牛、马等家畜的粪堆下,掘土成穴而居。雌虫产卵以后,雌雄蜣螂共推粪土将虫卵包裹成丸。

3 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

目前国内外对蜣螂的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不能充分阐释其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更缺少一种质量控制的指标性成分对其临床用药提供质量保证,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已有的研究表明蜣螂中含有蜣螂毒素(约占1%),总脂肪酸(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其他脂肪酸,约占8.357%),此外,还含有壳聚糖以及少量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11-13]。

蒋巧梅[14]对蜣螂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蜣螂α1受体阻滞作用有效部位为蜣螂的三氯甲烷提取物、95%及85%乙醇提取物,同时蜣螂的85%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蜣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组分为多肽与氨基酸。兰洲等[15]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蜣螂中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蜣螂中总氨基酸为40.58%,游离氨基酸为2.07%,其中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的含有量较高,占总氨基酸的29.55%。刘立春等[16]对野生蜣螂和人工饲养蜣螂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发现,野生的蜣螂通过人工养殖后,成虫体内的氨基酸含量与野生虫无明显差异,表明人工养殖的虫体可以替代野生虫。

兰洲[17]采用药效学筛选,对蜣螂抗前列腺炎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蜣螂水溶性部位和油脂部位对消痔灵引起的大鼠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前列康片相当,而醇溶性部位几乎没有治疗作用。在对水溶性部位进行氨基酸的成分测定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占35.87%;对油脂部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成分,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同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对油脂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首次从蜣螂中分离鉴定到硬脂酸和胆甾醇2种化合物。

张旭等[18]通过GC-MS分析蜣螂中的油脂类化学成分,发现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自然界中比较少见的十五烷酸、十七烷酸和十五烯酸等奇数碳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量超过50%,而含奇数碳脂肪酸量约为9.83%。奇数碳脂肪酸在抗癌方面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19],因此,蜣螂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有关。这些为蜣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质量保证。

在蜣螂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方面,马家骅等[20-22]依据蜣螂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物质为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小分子多肽,通过表面张力的变化来推测体系中多肽的多寡,进而通过对有效部位制备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表征,并以多肽和氨基酸作为指标,确定稳定、可靠的蜣螂有效部位制备工艺:蜣螂药材粗粉,用3倍量85%乙醇浸泡48 h,后以10倍量85%乙醇、4 mL/(min·kg)的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滤过,浓缩至1∶1,冷藏除脂,通过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先后用水和7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水洗液浓缩干燥,加85%乙醇洗涤2次,洗液与70%乙醇洗脱液合并,浓缩,干燥。此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有效部位中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有效部位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可有效控制有效部位的质量[23]。

4 药理作用

蜣螂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目前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主要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抗前列腺炎以及抗癌等方面。

4.1 抗前列腺增生作用赵兴梅等[24]用丙酸睾丸素造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并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发兔离体膀胱三角肌收缩,观察蜣螂的抗前列腺增生作用。从前列腺湿质量和前列腺指数等指标上观察,蜣螂对丙酸睾丸素引起的小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蜣螂三氯甲烷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发的膀胱三角肌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2 抗前列腺炎兰洲[17]采用张亚强氏造模方法造成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以大鼠前列腺的湿质量系数、干质量系数以及腺腔内细胞增生程度等作为评价指标,观察蜣螂的抗前列腺炎作用。结果表明给药后能减轻前列腺质量,同时腺腔内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纤维母细胞增生程度均可明显减轻,表明蜣螂提取物对消痔灵所致的大鼠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4.3 抗癌作用蜣螂还是作为治疗癌症的昆虫之一,其抗癌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在腿部。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种由1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对W-256肌肉型实体瘤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作用,对P-388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边缘活性[25]。

4.4 抗顽固性溃疡临床实践表明蜣螂具有很好的抗皮肤顽固性溃疡作用。薛守年等[26-27]采用蜣螂同当归、紫草、白芷、甘草、血竭、琥珀等治疗顽固性溃疡100例,结果溃疡全部愈合,表明蜣螂确有良好的抗顽固性溃疡作用。但目前未见有其抗顽固性溃疡作用的物质基础、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4.5 其它方面药理作用国外亦有研究报道蜣螂有效部位具有抗凝血和类纤维蛋白酶作用[28-30],这些研究和报道都提示蜣螂可能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蜣螂中的壳聚糖还能增强动物体内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肝脏的抗毒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抗炎、抗凝血作用等[31-38]。

5 民间应用

蜣螂主治小儿惊风、小儿疳疾、赤白痢、大肠蜕肛、大小便不通、小便血淋、痔泥土出水、疔肿恶疮、无名恶疮,民间应用颇丰。

5.1 治疗无名肿毒相鲁闽等[39]报道蜣螂可治一切无名肿毒。治疗时,取蜣螂2只,火炭1个,共捣成酱状,敷贴于患处。初用时1日2次,次日起即1日1次。

5.2 治疗肛裂出血不止李浩明[40]用蜣螂3只,烧末,另取小龙衣1条煅灰,两者和匀,用少许混合药粉敷于患处,每天2次,3 d即可痊愈。此方法治疗痔疮亦有功效。

5.3 治疗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王学兵等[41]采用蜣螂1只,开水烫死,风干。置瓦上煅后研磨成细末,取适量麻油将其调至糊状。取适量涂于创面,每日换药1次,一般3 d即可治愈。

5.4 治疗脊髓胶质瘤王刚[42]采用蜣螂散(蜣螂为主)和加减阳和汤治疗脊髓胶质瘤,服5剂后疼痛、麻木即基本消失,肢冷转温。且在未服汤剂只服5 g蜣螂散的情况下,疼痛亦逐渐减轻。

6 讨论

蜣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不仅对生态环境有利,更有多种药用价值,在我国民间应用颇广。近几年对蜣螂的药理作用、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所开展,特别是临床发现其在治疗前列腺疾病与抗肿瘤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但是对于蜣螂治疗这些疾病的机理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有必要以临床选方作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蜣螂的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药物作用机理,以及药物代谢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使蜣螂这一动物药能够开发为安全有效的现代成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2-349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9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6-208.

[3]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10.

[4]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南京:江苏农业科技出版社,1981:80-86.

[5]陈建军,刘立春.两种药用蜣螂虫的人工饲养及诱捕技术[J].南京农专学报,2001,17(4):44-48.

[6]李涛.十种动物药材的采集方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4(2):33.

[7]刘立春,顾国华,杨顾新,等.两种药用金龟甲的生物学特性[J].昆虫知识,1994,31(4):219-220.

[8]刘立春,顾国华,杨顾新,等.药用昆虫神农活蜣螂的观察[J].昆虫知识,1995,32(4):214-215.

[9]顾国华,刘立春,杨顾新,等.药用独角仙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观察[J].昆虫知识,1995,32(3):154-156.

[10]吕献康.蜣螂虫的生药学鉴定[J].现代应用药学,1993,10(4):8-11.

[11]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68-2269.

[12]王敦,胡景江,刘铭汤.从臭蜣螂中提取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4,40(5):180-185.

[13]张赤兵.家养和野生蜣螂药材的微量元素测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4):23-24.

[14]蒋巧梅.蜣螂抗前列腺增生症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15]兰洲,王曙,董小萍,等.蜣螂中氨基酸的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8,23(2):232-233.

[16]刘立春,陈小波,陈建军等.药用蜣螂的饲养及成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测定[J].昆虫知识,1998,35(2):99-100.

[17]兰洲.蜣螂抗前列腺炎有效成分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18]张旭,董小萍,邓贇,等.GC-MS分析蜣螂油脂的化学成分[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3):247-248.

[19]吴时敏.功能性油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77-388.

[20]马家骅,谭承佳,衣文娇,等.基于有效组分检测与理化表征相结合的蜣螂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法,2010,35(9):1123-1126.

[21]谭承佳,马家骅,吴利凌,等.蜣螂有效部位的表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4-87.

[22]马家骅,谭承佳,韩丽,等.泡沫分离法用于蜣螂蛋白质分离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8):1223-1225.

[23]马家骅.蜣螂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效部位及其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24]赵兴梅,朱敏,杨明,等.蜣螂抗实验性前列腺增生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37-38.

[25]刘纯益.关于昆虫抗癌物质的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1979,16(4):182.

[26]薛守年,韩庭英.蜣螂愈疡膏贴敷治疗顽固性溃疡[J].河南中医,1998,18(1):24.

[27]薛守年,田运山,韩庭英.复方蜣螂油膏治疗慢性顽固性溃疡100例[J].吉林中医药,1997(6):16.

[28]Ahn M Y,Ryu K S,Lee Y W,et al.Cytotoxicity andL-amino acid oxidase activity of crude insect drugs[J].Arch Pharm Res,2000,23(5):477-481.

[29]Ahn M Y,Hahn B S,Ryu K S,et al.Effects of insect crude drugs on 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system[J].Nat Prod Sci,2002,8(2):66-70.

[30]Ahn M Y,Hahn B S,Ryu K S,et al.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ne protease with fibrinolytic activity from the drug beetles[J].Arch Pharm Res,2005,28(7):816-822.

[31]Bianco I D,Balsinde J,Beltramo D M,et al.Chitosan-induced phospholipase A2 activation and arachidonic acid mobilization in P388D1 macrophages[J].FEBS Lett,2000,466(2):292-294.

[32]Jeon T I,Hwang S G,Park N G,et al.Antioxidative effect of chitosan on chronic carbon tetrachloride induced hepatic injury in rats[J].Toxicology,2003,187(1):67-73.

[33]Cho Y W,Cho Y N,Chung S H,et al.Water-soluble chitin as a wound healing accelerator[J].Biomaterials,1999,20(22):2139-2145.

[34]Khanal D R,Okamoto Y,Miyatake K,et al.Protective effects of phosphated chitin(P-chitin)in a mice model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Carbohyd Polym,2001,44(2):99-106.

[35]Vongchan P,Sajm sang W,Subyen D,et al.Anticoagulant activity of a sulfated chitosan[J].Carbohydrate Res,2002,337(13):1239-1242.

[36]Trautwein E A,Jurgensen U,Erbersdobler H F.Cholesterollowering and gallstone-preventing action of chitosan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in hamsters fed cholesterol-rich diets[J].Nutr Res,1997,17(6):1053-1065.

[37]Yonekura L,Tamura H,Suzuki H.Chitosan and resistant starchrestorezincbioavailability,suppressedbydietary phytate,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in marginally zinc-deficient rats[J].Nutr Res,2003,23(7):933-944.

[38]Lee H W,Parkb Y S,Jung J S,et al.Chitosan oligosaccharide dp2-8 have prebiotic effect on theBifidobacterium bifidiumandLactobacillussp[J].Anaerobe,2002,8(6):319-324.

[39]相鲁闽,陈秀良.蜣螂疗无名肿毒[J].中国民间疗法,2008(2):62.

[40]李浩明.蜣螂的临床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00,9(3):9.

[41]王学兵,杨艳华.蜣螂妙用[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24.

[42]王刚.加减阳和汤合蜣螂散治疗脊髓胶质瘤1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4):38.

猜你喜欢
蜣螂前列腺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衍生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喝一次大酒,重伤一次前列腺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和蜣螂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