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际穴透刺劳宫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治验一则

2012-01-25 17:15李晓翠通讯作者杨继国山东中医药大学005年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济南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0期
关键词:鱼际劳宫中医学

李晓翠 通讯作者:杨继国(.山东中医药大学005年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济南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

小儿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作为主要症状持续或反复3~4周以上者,且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异常[1]。中医学称之为“久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各种原因所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西医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多以抗生素或止咳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此病多为口服中药,但治疗时间比较长且易致患儿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笔者随导师学习期间,采用鱼际穴透刺劳宫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9岁,2011年5月28日初诊。患儿干咳2月余,因感冒致咳嗽,无痰,夜间咳甚,口燥咽干,烦躁多动,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形体偏瘦,喜冷饮,纳可,二便调,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微数。诊断:慢性咳嗽,辨证为肺心阴虚,肺气失肃。曾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不佳,遂求治我科。导师予以针刺治疗,方法如下。

针具的选择: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针灸针,规格0.30×40mm(1.5寸)。

针刺方法:取双侧鱼际穴,消毒后,针尖刺向劳宫穴,进针约1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每间隔5min行针一次,每次行针约30s,留针15min。针刺前,患者咳嗽不断,针刺5min后咳嗽次数骤减。起针后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后连续治疗3次,每日1次,未再复发。

体会

咳嗽之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所病……肺为咳。”《素问·咳论》篇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明确指出了咳的病位在肺且病因为饮寒与外寒合邪。西医学认为,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防御性反射,作用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渗出物以及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防止感染[2]。《活幼心书》曰:“若咳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本案例中患儿因感冒干咳2月余,无痰,夜间咳甚,汗多,属于肺心阴虚,治宜养阴清热为主。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如刘完素认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朱丹溪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不足,心常有余。外邪入侵,易入里化热,日久不愈,正虚邪恋,热伤肺津,阴津受损,阴虚生内热,热灼肺络,或阴虚生燥,而致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夜间咳甚。外感久病入里化热易伤阴,且心火内炽,致使阴液亏少,心神失养,则见烦躁不安,失眠多梦,阴虚失润,不能制阳,故见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细微数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难经·六十八难》曰:“荥主身热”。导师为患儿鱼际穴透刺劳宫穴正是起到清泻心肺虚热,达到润肺、肃肺止咳的作用,从而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1]李雅莉.宣降止咳汤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7):892-893.

[2]商慧云.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柳钢科技,2005,4:49-50.

猜你喜欢
鱼际劳宫中医学
走路握拳头脑健
按压小鱼际治腹泻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常按“保命穴”养肺防病
常按『保命穴』养肺防病
劳宫穴的妙用
慢性咽炎久不愈,常按鱼际穴有效
人人手上都有一个“解压阀”
劳宫穴断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