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落花落果原因与丰产栽培技术

2012-01-25 19:09李国军刘艳丽王广华吴竹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4期
关键词:枣头枣园落果

李国军,刘艳丽,王广华,吴竹梅

(1.国营建平县黑水机械化林场,辽宁 建平 122411;2.朝阳市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枣树(Zizyphusjujuba),鼠李科,枣属,高可达10m,树冠卵形。树皮灰褐色,条裂。枝有长枝、短枝与脱落性小枝之分。长枝红褐色,呈“之”字形弯曲,光滑,有托叶刺或不明显;短枝在2年生以上的长枝上互生;脱落性小枝较纤细,无芽,簇生于短枝上,秋后与叶俱落。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钝尖,边缘有细锯齿,基生三出脉,叶面有光泽,两面无毛。5~6月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核果卵形至长圆形,8~9月果熟,熟时暗红色。果核坚硬,两端尖。

枣树正常栽培技术管理,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1%左右。据调查,铃枣的坐果率为0.13%~0.36%,金丝小枣为0.4%~1.6%,婆枣为1%~2%,朗枣为1.3%,晋枣为1.39%。在辽宁西部地区,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

1 落花落果原因

1.1 枣树自身特性

枣树的花芽一般当年分化、当年形成,花量大,使得营养消耗偏多。在枣树的年生长周期中,花芽分化、枝条生长、开花坐果及幼果发育几乎同时进行,物候期严重重叠,各器官间养分竞争激烈,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尖锐,致使枣树落花、落果严重。

1.2 枣园立地条件

如果枣园的立地条件好,水肥条件充足,集约管理水平高,枣树坐果率相对较高。反之,光照不足,营养缺乏,粗放管理经营,必然导致落花落果加重。

1.3 花期气候条件

枣树开花最适温度为23~25℃,温度超过27℃、小于20℃则影响开花坐果。适宜湿度在70%~80%,空气过于干燥,相对湿度低于40%~50%,都将影响坐果。花期多风,影响花粉发育。低温(20℃以下)和阴雨天气,会出现雨水浸花,柱头分泌物被冲淡或流失,使花粉发芽率降低。

2 丰产栽培技术

2.1 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2.1.1 肥水管理

平地枣园,在春旱时应及时浇水,适时施肥。施肥数量因土壤肥力、树体大小、树势强弱而异。盛果期大树每株年施厩肥50kg,尿素0.5~1.0kg。适当施入磷钾肥。

旱地枣园,主要进行水保工程蓄水、覆盖地膜与中耕除草节水等。施肥主要是结合秋季深翻施基肥、趁雨或雨后追肥、种植绿肥和客压杂草等。

山地枣园,通常土层薄且土质较差,应整修梯田、刨树盘、穴贮肥水或炮震扩穴等方法改良土壤,提高树体营养水平。

2.1.2 整形修剪技术。枣树是喜光树种,合理修剪可以调整枣树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因此,修剪是枣树保花保果中不容忽视的技术措施之一。尤其是枣头的生长与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的物候期重叠,应及时进行抹芽入枣头和二次枝摘心等。

枣树修剪主要以稳定产量,增强树势,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枣树枝组稳定,生长量小,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修剪时应注意疏除轮生枝,交叉枝、重叠枝、并生枝、徒长枝以及过密的主侧枝,保证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对于枝头细长、下垂,逐渐衰老干枯,内膛显著变弱,结果能力下降的枣股,应及时回缩至后部分枝处,集中养分供给,促使所留枝健壮生长,提高结实能力。剪口下遇有二次枝时,可将二次枝从基部剪掉,促其萌发新枣头,维持树体枝势旺盛生长,对于3年生以上的枣头,不用作延长枝时,应及时短截,使其下的二次枝复壮,培养结果枝组,经常对骨干枝上萌生的1~2年生发育枝进行短截,以培养健壮结果枝组,保持壮枝结果,提高结实能力,对于结果枝组衰弱,二次枝大量死亡,骨干枝出现光秃,枣吊细弱,产量下降的树体,要进行重回缩,利用潜伏芽寿命长的特点,促其萌发成枝,提高产量。

2.1.3 防治病虫害。枣树病虫害可造成落花落果。通常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的病害有枣锈病、枣铁皮病等。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尺蠖、金龟子、枣龟甲蜡蚧、枣叶壁虱等。加强病虫害防治,对于增强树势、促进坐果十分重要。

2.2 调节营养分配

2.2.1 花期开甲技术。枣树开甲是一种管理措施,建议在枣树花期使用促花王2号代替开甲,减轻对树体的伤害,在枣树花芽分化期环割涂抹促花王2号促进花芽分化,均衡大小年。

在开花和坐果的关键期进行开甲,可缓解地上部生长和开花坐果间的养分竞争,提高坐果率。枣树开甲时期一般在盛花期及幼果期,辽西地区大约在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首次开甲在距地面20cm处,先刮掉1圈老树皮,露出粉红色韧皮部后,用快刀绕树干上下环切2周,深达木质部,将韧皮组织切下剥去。整个环剥口宽窄要一致,刀口要平滑。剥口宽度以1个月内能完全愈合为度,一般0.5~1.0cm,小树和弱树宜窄,大树和壮树宜宽。

开甲后不要用手或工具触及甲口部位的形成层,以保证甲口能及时愈合,同时应注意防止甲虫危害,一般采用涂药、抹泥、绑缚塑料条等方法进行甲口保护。

2.2.2 生长枝摘心技术。摘心是抑制营养生长,改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同时,改善了光合产物的分配,使养分相对集中于结果部位,从而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枣头摘心的时期一般是等枣头生长到一定节数后进行,一般枣头可留2~6个二次枝进行摘心。摘心强度因品种和树势而异,树势强的可重摘心,梨枣等木质化枣吊结果能力强的品种宜重摘心。二次枝摘心时间是随生长随摘心,摘心程度与其在一次枝上的位置等有关,对于重摘心的枣头,其上二次枝一般生长较长,二次枝可适当留长一些。枣头中下部二次枝可留6~9节,中上部二次枝可留3~5节。另外,枣吊也可随生长随摘心,对于生长势强的枣头上的枣吊,一般留40cm摘心,其他枣吊可留15~20cm摘心。

2.3 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

2.3.1 配置授粉树。多数枣品种能单性结实和自花结实。在生产实践中,单一品种种植的枣区大多能达到较高产量。但异花授粉能显着提高坐果率。尤其是有些品种雄蕊发育不良,花粉退化,则更需要配置授粉树。如金丝小枣附近有绵枣可提高坐果率,婆枣配置斑枣,义乌大枣配置马枣均等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2.3.2 花期放蜂。枣树为典型的虫媒花,花蜜丰富,香味浓。蜜蜂是最好的传粉媒介。枣园放蜂的数量与枣园的面积及每箱蜂的数量和活力有关,一般将蜂箱均匀地放在枣园中,蜂箱间距不超过300m。蜜蜂在11℃开始活动,16~29℃最活跃。如花期风速大、温度低或降雨,蜜蜂活动少,则效果差。另外,枣园放蜂期间,要严禁使用西维因、菊酯类对蜜蜂高毒的农药。

2.3.3 花期喷水和喷施蔗糖溶液。枣的授粉和花粉发芽与温度、湿度有关。我国北方枣区,花期常遇高温、干旱天气,易出现“焦花”现象。因此,花期喷水能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提高坐果率。一般年份喷水2~3次,严重干旱年份可喷3~5次。

2.4 枣树花前喷施生长调节剂

枣树花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提高花期坐果率的有效措施。花期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坐果、防止幼果脱落。在花期未环剥大枣树上,当花前枣吊着生8~9个叶片时用2000~3000mg/L的多效唑全树喷洒,坐果率比对照提高2倍以上;花前或初花期全树喷施2500mg/L矮壮素(CCC),可有效控制枣头生长,坐果率比对照提高2倍以上。但花前使用上述几种植物调节剂的效果也有相反报道,郭裕新认为矮壮素、阿拉、青鲜素等对枣树花期坐果无效。

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

2.4.1 赤霉素(GA3)。用GA3进行花期调控,一般用10~15mg/L的GA3全树喷洒,可提高最终坐果率50%~100%。近年试验发现,在金丝小枣盛花末期用15mg/L GA3,间隔5~7天连喷2次,1个月后调查,坐果率为对照的189%。在未开甲大枣树的盛花期,喷施10~15mg/L GA3,坐果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7%和21%。花期应用一定浓度的GA3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但花期和幼果期多次过量使用GA3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如导致枝条徒长、枣吊增长、坐果过多、过密、枣果畸形、果皮增厚及品质下降等。

生产实践表明,花期使用GA3,坐果可能较多,但幼果期落果严重。主要原因:一是花期使用GA3后形成大量无籽幼果,一旦树体激素水平降低、则不能继续发育而脱落;二是树体坐果太多,超过负载能力而脱落。

2.4.2 2,4-二氯苯氧乙酸(2,4-D)。花期喷施5~10mg/L2,4-D对新乐大枣、郎枣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在盛花初期或盛花期的大枣或小枣树上喷施5~10mg/L的2,4-D,能提高坐果率15.4%~68%。

2.4.3 萘乙酸(NAA)。花期使用10mg/L萘乙酸,可提高金丝小枣坐果率。近年来,试验表明,在金丝小枣盛花末期全树喷施10mg/L浓度以下的萘乙酸,效果不显著;喷施10~15mg/L浓度时显效;喷施15~20mg/L时可提高坐果率15%~20%;喷施20mg/L以上时会抑制幼果膨大,或引起大面积落果。萘乙酸对提高冬枣坐果率的效果不太理想,枣农应用不多。

2.4.4 吲哚乙酸(IAA)和吲哚丁酸(IBA)。在大枣盛花末期用50mg/L IAA和30mg/L IBA分别喷施全树,坐果率分别提高25%~45%和177%。由于IAA性质不太稳定,而IBA价格较高,故均不常用。

猜你喜欢
枣头枣园落果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营养物质不足是麻核桃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
桃子如何防范采摘前落果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延安
枣头及枣吊摘心对红枣结实性状的影响
骏枣枣头摘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