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2012-01-25 19:09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4期
关键词:菌核原种羊肚

关 明

(西宁市塔尔山林场,西宁 810007)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又叫羊肚菜,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目、马鞍菌科(helv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的大型食、药兼用菌。羊肚菌菌盖呈不规则圆形或长圆形,长4~16cm,宽4~6cm,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似羊肚,淡黄褐色,菌柄白色。羊肚菌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效果的活性物质,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羊肚菌位居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首,是价格最为昂贵的野山菌之一。干货在中国市场的平均价格已达到了500元/kg,市场收益可观。

1 生长特性

羊肚菌常生长在杨树、桦树为主的针阔混叶林下腐殖土中,在田边、溪沟及火烧迹地也有发现,一般3~5月雨后大量发生,对海拔高低无特殊要求。菌丝生长最适温度18~25℃。昼夜温差大,林间温度在4~16℃,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羊肚菌适宜在土壤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子实体大量发生时,土壤含水量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2 原种培养基制作

2.1 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维生素B11g,水1000m L。

2.2 制作方法

沸水煮马铃薯30min,取汁。汁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等其他辅料,持续搅拌加热,待琼脂溶尽后装试管,每支灌于1/5处,棉花塞封口。高压蒸汽消毒2h,取出后斜放冷却。

3 原种制作

3.1 母种选择

以刚采摘的新鲜羊肚菌为母种,采用孢子弹射法收集羊肚菌孢子。收集孢子放置于室温下(温度不超过25℃),7日左右,待菌丝爬满培养基后接种。

3.2 原种制作

接种需在无菌的接种箱内操作,接种后将试管放置于温度25℃以内的避光环境内。菌丝10日左右便可长满培养基。

4 栽培种培养基制作

4.1 培养基配方

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4.2 制作方法

料水比1∶1.3,湿度60%左右,搅拌混合后装菌瓶,培养基装至瓶高4/5处,棉花塞住瓶口。蒸汽消毒8~10h,待冷却后取出备用。

5 栽培种制作

5.1 原种选择

选择菌丝生长健康,无杂菌,无变色的原种。羊肚菌菌丝为白色,略微发黄,成熟后产生菌核,菌核为黄褐色,肉眼可见。

5.2 栽培种制作

接种需在无菌、无尘、密闭空间内进行,操作全程中需进行蒸汽消毒。每支原种可接栽培种10~15瓶。栽培种菌瓶放置在温度不超过25℃,避光的房间内,约30天左右,菌丝长满菌瓶,以出现黄褐色菌核为宜。

6 林下栽植方法

6.1 场地选择

选择以杨树或桦树为主的针阔叶林,林分郁闭度0.7以上,林下以疏松肥厚,湿润的腐殖质土为宜。

6.2 栽植方法

10月底进行播种,播种前浅翻林下土壤,然后直接将菌瓶内栽培种播撒至土壤中,播完后,覆盖腐殖土1~3cm,再在上面覆盖2cm的阔树叶。

7 栽后管理

翌年3月中旬,昼夜温度上升至4~16℃时,子实体便可发生。出菇期间,要保持覆土湿润,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据对野生羊肚菌生长状况的观察,这个时期,温差变化过大,低于4℃,高于16℃,子实体很难萌发;初春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否则也会严重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总之,早春保证羊肚菌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的关键。

8 采摘和加工

8.1 采摘

羊肚菌一般丛生,成熟后若不及时采摘,很容易被虫食,所以要及时采收。采摘时用手捏住菌柄,左手摇动连同菌根一起拔出,顺便剪去泥脚,分级放入框内,采收时要注意不要伤到附近的小羊肚菌。每天要及时采收,直至不再有子实体出现。

8.2 加工

羊肚菌采摘后要及时晾干或烘干,否则会被线虫和菌蛆啃咬。干燥后的羊肚菌用密封塑料袋盛装,保持菌体完整,避免碰撞。

[1] 戴玉淑,徐方杰,赵春燕.羊肚菌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3).

[2] 苏海龙.浅谈玛可河林区羊肚菌种植及市场前景[J].青海农林科技,2011(3).

[3] 黄向东,祁正显.羊肚菌的种植与推广[J].中国林业,2011(17).

[4] 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0-349.

[5] 李素玲,尚春树,施安荣,等.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核培养特征的初步观察[J].山西农业科学,1998,26(2):72-75.

猜你喜欢
菌核原种羊肚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