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2012-01-26 14:37邓晓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8期
关键词:进展脑梗死高血压

谭 震 邓晓梅

安徽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新一病区 淮南 232001

进展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上的难治性脑卒中疾病,该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本研究将我院2年多时间内收治的54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组,并与同期收治的非进展性卒中病人52例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02—2011-06期间共收治进展性卒中病人54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以证实。男30例,女24例,年龄47~79岁,平均(68±8)岁,将其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进展性卒中病人52例作为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4~78岁,平均(69±9)岁。

1.2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病人的年龄、体温、病史、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多普勒超声、MRI与CT检查等指标。在最大斑块处,采用公式 (1-残留血管截面积)×100% 来评判颈内动脉狭窄情况[2]。正常者=0;<30%属于轻度狭窄=1;在30%~49%范围内属于中度狭窄=2;>50%属于重度狭窄=3。高血压判断标准为病人曾确诊为高血压或住院期内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至少三次者。

1.3 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对于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54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中存在高血压病者38例,占70.5%,52例对照组中存在高血压26例,占50.4%,2组病例数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高血糖36例,占65.9%,而且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对照组患高血糖19例,占35.7%,2组病例数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高胆固醇42例,而对照组34例,2组相比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感染者11例,占19.7%,对照组感染7例,占12.6%,两者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颈部血管狭窄27例,其中18例为颈动脉,9例为椎动脉,对照组动脉狭窄11例,其中8例为颈动脉,3例为椎动脉,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脑卒中病人主要危险因素对比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4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中存在高血压者占70.5%,52例对照组中存在高血压占50.4%,2组病例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脑卒中急性期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极为必要[3-5]。观察组患高血糖者占65.9%,对照组患高血糖占35.7%,2组病例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病人在超负荷血糖状态下,脑梗死部位的严重缺血、缺氧以及大量葡萄糖进入神经细胞内部,导致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受到干扰,进而造成神经元出现不可逆的损害[6-8]。高血糖发生过程中,缺血脑组织无氧代谢水平提高,出现乳酸堆积现象,血管通透性也随之增大,再灌注损伤程度高,进而使脑组织损伤明显加重[9]。有文献报道显示进展性脑卒中病人并发高血压的比例非常高[10],这与本文研究结果是相符的。观察组有高胆固醇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感染者占19.7%,对照组感染者占12.6%,两者感染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颈部血管狭窄比例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狭窄以及不稳定斑块出现是造成病人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相关研究结果完全相符[11]。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与斑块的形成造成管腔狭窄,进而继发供血部位缺血以及不稳定斑块发生脱落及栓塞是密切相关的。综上所述,高血压、糖尿病、近期感染以及动脉粥样狭窄是诱发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必须积极地给予控制血压、调控血糖、抗凝、降纤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进展性脑卒中病人给予尽早预防、尽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孙鸿志,王淑娟,介曙光 .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21(2):108-109.

[2]殷玲,王玉明 .脑梗死复发因素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8,10(2):110.

[3]易兴阳,潘继豹 .进展性脑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14(3):294.

[4]张秋灵,孙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粘度和血脂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6):80.

[5]丁雪明,唐涌,何龙锦,等 .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2):87.

[6]宋一峰.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44.

[7]秦洁行,苗玲 .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14.

[8]窦志红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5):503.

[9]燕燕,白树风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9(24):4-6.

[10]高卓,朱峰,田国萍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59-160.

[11]江晖,董春华,张园 .引起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1):58-59.

猜你喜欢
进展脑梗死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