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甲强龙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分析

2012-01-26 14:37李国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8期
关键词:甲强龙特发性面神经

李国宾

郑州大学二附院口腔科 郑州 45001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s plasy),是一种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常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营养神经药物,辅以局部理疗,但疗效不理想,患者易遗留后遗症。我科采用大剂量甲强龙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收到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34例患者全部为我院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21~55岁,平均(39.5±4.8)岁。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诊断标准[1]。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Ⅳ~Ⅳ级以上。起病1~7d。将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

1.2 研究方法 2组常规治疗相同,给予维生素B1100mg,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1次/d。并辅以局部理疗。实验组给予静滴甲强龙120mg,1次/d,7d后停用;对照组给予静滴甲强龙80mg,1次/d,7d后停用。静脉给药停止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每周减5mg,直至减完停药。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时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分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采用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B分级评定标准,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估。治愈:H-B分级提高到Ⅰ~Ⅱ级;好转:H-B分级提高≥1级,分级在Ⅱ级以下;无效:H-B分级提高不到1级。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实验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间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急性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性患者略多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者极少见。约30%的患者预后不良,遗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如患侧面肌痉挛、病理性面肌联合运动和鳄鱼泪综合征等,给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急性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为病毒感染或受凉等因素导致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引起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髓鞘脱失,严重者发生轴突变性,从而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治疗急性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目前常用激素减轻面神经水肿,以B族维生素促进面神经髓鞘恢复,辅以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有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改变免疫功能,阻止血中免疫活性细胞和血清中有害因子对面神经的侵犯;还可以减轻急性脱髓鞘病变组织的炎症和水肿,逆转面神经传导阻滞,减轻脱髓鞘的程度,改善脱髓鞘区的面神经功能;减轻细胞膜和微血管的损伤,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甲强龙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甲强龙剂量不同,临床效果有明显差异,说明大剂量应用甲强龙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髓鞘再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除了具有减轻面神经水肿的作用外,还可以抑制面神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增加面神经兴奋性,促进面神经生理功能恢复,同时它对水钠代谢的影响小,不经肝脏代谢而直接对靶细胞产生作用,从药理学角度来看,甲基强的松龙的抗炎作用较强而不良反应相对较轻[2-4]。因此,大剂量应用甲强龙在临床上是安全的。

有研究表明,发病时间少于7d,肌松弛时自发电位不明显,轻用力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可以减少或消失,说明面神经的损伤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5]。因此,在发病的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的甲强龙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1]王纪佐,朱克,陈清棠 .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M].北京: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184.

[2]陈大庆,孙素文,邓江涛,等 .激素疗法在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62-63.

[3]贾建平 .神经病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王玉,陈凤民 .不同类固醇激素应用方式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l2,l5(7):13-15.

[5]叶爱萍 .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贝尔麻痹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53-54.

猜你喜欢
甲强龙特发性面神经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特发性腹痛一例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