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置术后一例并发溶血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2012-01-27 05:16阿翠珍阿永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溶血性脉搏皮质激素

阿翠珍 阿永花

1.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7;2.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在临床表现“安置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术后并发溶血性贫血”比较罕见。由于其发病原因明确,临床上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首选,同时也可以用免疫抑制剂。我科于2010年3月收治一例因“安置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术后并发溶血性贫血”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3岁,曾患冠心病史23年,糖尿病史15年,于2002年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行“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置术”。此次因“反复咳嗽、咳白色粘痰、心悸、气喘三月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与2010-03-06日收住院。来时神志清、精神差,贫血面容,查:T38.4℃,P60次/min(心率不齐)、R15 次/min、BP140/90mmHg;血细胞分析:WBC3.7×10mmol/L,Hb5.6g/L,血 RBC2.18×10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率+起搏器心律,频发房性早博。入院后给与抗感染、营养心肌、监测血压、吸氧、氧流量1.5L/min及完善各项检查。患者入院后高热持续4d,体温波动在38.4~39.3℃之间,配合医生给予物理降温、冬眠疗法,小剂量地塞米松5mg静点,效果欠佳。经院外专家会诊,结合临床检验、检查及病史,与3月9日排除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明确为机械因素人工心脏起搏器引起的获得性溶血,确诊为溶血性贫血(重度)、低蛋白血症。临床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稳定,血色素缓慢上升至 8.3g,WBC4.5×10mmol/L。

2 护理体会

2.1 休息

高热及血红蛋白5.6g/L期间,给予卧床休息,并进行生活照顾以减少体内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荷[1]。同时抬高床头,有利于肺扩张,有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病情稳定后适当活动,待病情好转后逐步增加活动量,起床后稍坐片刻后再下床活动,蹲位过久要缓慢起身。妥善安排各种护理及治疗时间,使病人有充分时间休息,以减少氧的消耗,并教会病人自测脉搏,脉搏≥100次/min,应立即停止活动,需要时协助病人活动。

2.2 病情观察

病重期间每4小时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患者高热期给予酒精擦浴、头置冰袋等物理降温效果欠佳,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静点并配合冬眠疗法。同时观察患者面色、皮肤、粘膜以及自觉症状如心悸、气促、头晕有无改善;贫血、黄疸有无加重;尿色、尿量有无改变。病情稳定后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日3次、及时了解检验结果。

2.3 吸氧

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5L/min,以缓解组织缺氧症状。

2.4 输液

遵医嘱予静脉输液,以稀释血液,使破坏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碎片迅速排出体外,避免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坏死以及肾衰竭。

2.5 成份血及输血浆护理

患者严重贫血,输血是迅速的治疗方法。此患者将红细胞悬液300mL、血浆400mL、人血白蛋白30g分日分次输入。输血时护士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取血时做到“三查八对”。血液取回后,勿剧烈震荡,应立即输入,不要放置过久和加温、加药输入,血液温度超过37℃会造成红细胞变形,破坏而溶血。若发热体温超过38℃时先降温后输血,输血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输入速度宜慢,每小时少于60滴,以防止因心脏负荷过重而诱发心力衰竭。同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迅速做好抢救准备。

2.6 用药护理

①糖皮质激素:静脉输入期间遵医嘱给药,改口服后要坚持有规律按时服药,并遵医嘱逐渐减量至停药,以免发生由于突然停药所致的应激性溃疡及病情反跳。②免疫抑制剂:在服用硫唑嘌呤时,指导患者多饮水,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2.7 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因重度贫血,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故应保持病室清洁,阳光充足,房间温度,室内空气新鲜,并定期消毒。平时减少探视以降低交叉感染机会。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更换内衣,勤理发,以免毛囊皮脂腺管发生阻塞性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内细菌积存和感染的机会,注意肛门卫生,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2.8 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提高身体素质。曾有糖尿病史,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宜消化食物,严格控制主食(面、米)的摄入,防止血糖升高。食欲低者应经常变换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食品。

2.9 心理护理

因起病慢。病程长,病人精神负担重,常产生失望情绪,脾气暴躁,护士应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病人,消除病人的不良心态,减少孤独感,增强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猜你喜欢
溶血性脉搏皮质激素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