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2-01-29 00:31桑圆圆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数字

桑圆圆

校园数字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桑圆圆

一、数字校园的内涵与外延

数字校园就是学校能通过网络以数字信息的方式显示、运行、管理教学及其他一切工作。换言之,数字校园就是学校所有的工作和业务内容都经过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沟通协作办公的一种方法手段。数字校园通过网络化的方式交流传递消息;把教学管理工具和手段数字化了。

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作为载体,通过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提高学校内部的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服务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以此促进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营造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和主体性的学习化环境。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自己的校园网并开展网络教学。一个完整的校园网一般包括硬件、软件、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四个层面。

数字校园的数字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校园内部的网络,包括校园内部的广播、教室的闭路电视,都是学校实施数字化的系统。第二,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数字化,如各类管理软件、文档资料的数字化等。第三,课堂教学手段的数字化,如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课件软件工具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对多种应用系统的改造、丰富、统一协调和应用。

在数字校园中,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校园网建设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群体是教学资源的核心要素,是资源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主体,所以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的视角应该重点关注教师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就是教育资源建设、数字校园建设的导向,如初级教师最需要有效的培训资源;发展期的教师最需要自我展示;资深教师最需要对教育历程的梳理;老教师最需要承认与认同;有较大压力下教师最需要人文关怀;所有在职的教师都需要获得参与学校发展的民主权利。教师群体有着对常态教育深刻的反思,看似职业倦怠的教师其实也在不断追逐着教育的理想境界。

数字校园建设应该是一条龙信息化服务的建设,只有一切以人为本,才能更高效、更便捷地为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教师、职员、学生等)服务。

二、主要成绩

多年来,我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投入,在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不断努力下,数字校园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学校共有3栋教学楼,其中一栋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楼,信息楼中建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我校有一支业务精湛、工作负责的电教队伍,这支队伍在学校的网络及多媒体建设和维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电教组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人员编制到工作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全区其他学校的电教组相比,我校电教组从人员规模和电教设备的精良程度上也不处于劣势。

在学校电教信息中心教师的努力下,学校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交流平台,从网站的服务器管理到软件系统的管理,都由信息中心人员独立维护运行。多年来,学校的网站交流平台实现了学校内部通知的“无纸化”,网站设有多个交流频道和制作精良的论坛,为学校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工作搭建了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

学校教务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如学生学籍电子管理,教师课表电子管理等。其中,学校CMS电子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必备的软件应用系统,多年来区教委信息中心不断加强CMS系统在各中小学的使用,逐年加大对学校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还在各中小学设立了CMS管理员岗位。这些对实现教育教学、学校日常教务办公、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电子管理、毕业升学、科研成果、后勤服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数字化都有推动作用。

以上诸多方面是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学校几年来数字校园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

1.硬件不匹配、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园网的功能应用受阻

虽然学校经历过几次大的网络改造工程,可是还有部分网络设备比较老旧,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濒临淘汰的设备已经成为网络速度的瓶颈。部分重要的服务器已经十分老旧,给学校重要资料的储存带来了安全隐患,因为部分的缺失导致了整体的不稳定。

作为拥有大量计算机的校园网,缺少更科学、可操作、被认可的有效管理手段,校园网时常成为计算机病毒泛滥的温床,还曾出现病毒发作大量占用网络有效带宽导致网络瘫痪、崩溃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工作,而且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工作。

2.硬件资源建设有偏颇,软件资源建设存缺失

计算机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网络建设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就像人体的血管。但是网络建设不等同于数字校园建设。网络应该是数字校园的载体和平台。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普遍现象,在软件应用方面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完善、配套的软件资源建设方案和措施,忽视了数字校园中应用系统、网上资源和信息系统维护人员队伍的建设。

学校多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完备,但利用率不高,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软件建设没有跟上,缺少数字化校园管理软件,造成了硬件设备资源的闲置浪费。学校很多高级别的硬件架构做的是普通网吧级别的应用,很难实现创建面向广大师生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协同工作环境。软件系统运行的性能和安全也捉襟见肘,学校在信息安全、统一流程、权限管理、标准规范等的实施举步维艰;学校信息教师团队不够稳定且缺少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一线教师队伍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也不够贴切实用。

3.资源建设人员与应用人员缺少沟通

资源建设人员与应用人员缺少沟通,资源建设者不了解应用者的需求,应用者认为资源库是拿来用的,建设方面与自己无关。

长期以来,学校的校园网资源库建设、更新工作大多是由网管人员来完成的。由于他们长期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对教学工作了解很少,通常只是为了建库而建库,从而导致了资源可应用性的不足。

4.教师因对数字校园认识不到位、技术不到位、导向不到位,导致其运用资源能力差

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教师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而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很模糊,积极性不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也不熟练,甚至有部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部分年长的教师因为受年龄和身体等因素制约,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较慢,教学观念难以转变,不习惯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有的教师宁愿用挂图、小黑板,也不愿用课件和多媒体设备。教师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即使有再多再好的资源也是形同摆设。

学校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培训虽有,但实效性需要提高。

5.资源共享不够、分享不足

许多教师往往是需要某个资源的时候才努力寻找,用完随即抛弃,然后需要时又来寻找,未能较好地保存和管理好这些资源,也没有共享这些资源。这就极大地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6.投入和收益不匹配,校园网络成为小而全的“信息孤岛”

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投入很多,但没有取得与之相符的效果。这是在动手建设校园信息应用系统之前,缺少科学合理的整体架构设计理念导致的。一直以来,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功能习惯于分开独立建设,业务系统采用的开发技术标准各不相同,没有考虑到本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服务需要和其他部门间进行互通和共享。同时,各系统的开发周期、开发团队和设计规范也各不相同。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学校各项业务系统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校园内部互不兼容的“信息孤岛”,无法把所有用到的业务服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架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听到教师抱怨:为了完成学校某项跨部门的业务经常需要重复多次登录、系统操作烦琐、不同系统间的信息经常不一致,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发挥不出信息化办公系统的最大效益。

四、建设发展建议

1.硬件匹配与管理制度同步关注,使校园网的功能不受阻、不停滞、不落后

客观地讲,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无论是硬件升级,还是操作系统换代都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变化着,作为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由众多计算机应用者构成的校园网络系统要想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网络系统建立有效高速的链接就有必要适时更新自己的硬件设施,从而使自己的网络设备能够满足需要适应发展。

笔者认为,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配齐、配好有责任心、有经验、有技术的网络管理教师固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完善、可行、人文、被广泛认可的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人人遵守、具有制约性和规范性,还要全面。其制度应该把电脑使用中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都想到,并做到尽量完备。同时制度本身还要简单易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使用电脑要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在办公室使用教室用过的U盘之前一定要杀毒。要将那种一遇到故障就找网管教师的现象改为人人自管自机、自我防范、自我维护,把影响电脑使用的病毒和可能导致网络瘫痪的因素扼杀在初期,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网络的管理效率。为了维护我们大家共同的网络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按照规章制度使用电脑。

2.在硬件资源建设的同时关注软件资源建设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非常注重软件建设,如学校CMS电子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必备的软件应用系统,对实现教育教学、学校日常教务办公、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学生学籍档案电子管理、毕业升学、科研成果、后勤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都有推动作用。

软件建设是为了完成教学资源的调度,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服务,为教师提供方便的教学环境和引导环境,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环境,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软件建设包括观念的更新,随着现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运行方式将由原来的安装单机版,变为互联网载体下的服务器与终端方式,其中以云计算、云服务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大大改变我们使用软件的方式,软件的实体运行在服务器端,一般用户只要一个终端机登录就可以使用软件了,省去了软件安装、维护、备份的过程,对终端机的硬件条件要求大大降低。使大量软件的运行成本降低,使软件资源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客户端计算机硬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在数字校园软件建设方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校园中来,为师生的教学与生活更好地服务。

硬件资源是为使用软件资源服务的,我们最直接使用到的是软件,软件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使用者的办公效率。

同数字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相比,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校园网建设的核心部分。

3.加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意识,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库所包含的类别种类众多,内容覆盖广泛。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靠单一的部门或某几位教师所能独力承担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所有学科的教师和相关人士的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合作。片面地认为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领导和电教部门的任务,与各学科教师无关的认识是错误的。各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和特性,只有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收集并进一步筛选出最符合其自身学科需要而且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素材。

从硬件到软件再到信息资源,它们的建设需要学校所有部门的协作。学校各部门的每个成员各守一摊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需求,今后学校上下各部门都应该鼓励大家协作。数字校园的建设需要所有学科相关人士的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合作。

4.加大培训,促进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树立明确的导向,建立信息系统的使用与奖励机制

解决办法就是加大培训,促进应用。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去,反复实践,不断完善,达到精益求精。我们应加大对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积极引导教师运用简便的多媒体课件编辑制作工具来广泛地调用教学资源,发挥培训的积极作用。教师的需求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在教学中积极地尝试应用信息资源,才能建设和发展好我们的教学资源库。要顺利地落实制度就要做到人文关怀,教师的电脑使用水平不同、年龄不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就要加大对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从实际的应用出发,网管教师在日常维修故障电脑时也要尽量向教师说明故障原因,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故障的方法。慢慢地教师积攒了一定经验后就可以完全做到人人自管自机,至少自己可以解决小问题而不影响正常工作,这样也提高了网管教师的工作效率,建造一个稳定、健康、高效的网络环境。随着“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始,我们看到对教师的课程开设大多从实际出发,包括从日常软件应用、课件制作到网络信息安全等知识。从教师需求出发的培训课程最受他们的欢迎,在课堂上大家听得都很认真,课后还有部分教师留下提问,这样的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其运用资源库的水平。

许多教师使用校园信息系统积极性不高,教学观念难以转变,学校领导部门应该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奖励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多使用学校信息系统的教师,让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成为可能,让被动的应用变为主动的应用,用初期适当的奖励措施激励教师。让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习惯,以促进校园数字化的建设及应用。

5.鼓励资源共享、分享,建立方便快捷的共享机制

为了扩大资源库建设成果的效益,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应当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共享优秀成果。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校园”现有的网络设备,把教室、办公室的计算机及资源库的服务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再通过城域网与其他兄弟学校共享资源,使资源的传递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6.采取整体架构观和运行模式,使信息化的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败体现在建设者是否具备整体的架构观,是否以深入实际调查和多方面开展研究为建设规划的基础,重点应该落在开发建设基础软件应用系统平台上。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应该是分层体系架构,其底层架构可以提供完善的统一身份认证并提供集中在一起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的服务业务,其上层架构为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服务,将各个应用系统模块集成起来管理,构建成所有应用服务之间互通、数据共享的整体业务系统,建立一个覆盖所有校园业务应用系统的校园综合信息窗口,集中展现各种业务应用软件的功能。统一标准和操作的接口使得数字化校园的业务应用操作起来更加规范,开放人性的系统让使用者更加得心应手。

正如各学校都在用的CMS系统,希望未来能够实现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等管理功能,可以对教师课表的编排、网上备课、电子教案、课件管理、论文管理、试题库、学生成绩管理等实现网上管理、网上办公。再加上前面说到的CMS系统已经具有的档案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等功能,把这些功能整合到一起将会使整个系统十分完善。CMS的研发和改进目标应该是对以上信息资源实行整合,统一资源管理、统一用户管理。使整个办公、教育教学管理更高效、更便捷,所有数据之间无缝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展望,如果区教委信息中心把各校的CMS系统功能集中在一台核心服务器上,实现统一管理,各中小学无需自己买硬件搭建服务器,无需腾地方准备机房,只需要联网进入自己学校的CMS页面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办公,这样一定会降低数字校园建设资金的门槛,不必斥资,就可让更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享受到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在数字校园的建设中,项目的决策者、技术开发人员、网络管理人员,两耳须闻窗外事。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最基层的项目,需要了解整个学校信息化进程。校园信息化最恐惧的是独木不成林,成为小而全的“信息孤岛”。一所学校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把数字校园这个系统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在建设数字校园过程中需要的是网络互联中各个环节的参与协作。

商用技术的发展超乎我们的预期,博客和微博的用户数量翻倍,几乎赶上电子邮件,淘宝等电子商务交易量巨大,QQ飞信和开心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Google的云服务预计无缝覆盖生命需求的各领域,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数字校园的发展环境。而一个小小的类U盘网络设备就是一条无线3G宽带的接入端,让我们随时随地与世界互联。我们的数字校园更不应该变成“信息孤岛”。

五、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难易有二重性。容易到有如此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案供我们选择,但是,要说哪所学校建设的数字校园就是最成功的、最经典的应用案例也很难。因为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在网络中传播。作为身处校园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准备。借助网络的力量,地球已经变成了“村子”。我们要好好利用当今的科技成果服务我们的教育事业。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 陈建斌.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点和策略[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96-98.

[2] 董晓春.高等院校校园网设计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3,2:82-84.

[3] 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01-105.

桑圆圆,本科,中教二级。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稿件说明:本文获《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万讯杯•我与教育装备”征文一等奖。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校园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