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十度”

2012-01-29 00:31周荣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0期
关键词:知识点思维数学

周荣智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十度”

周荣智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由于其在组织课堂、推进教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实际上,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也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教育机智的教学艺术。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做到有效提问,应该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形式,使得两者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课堂提问“十度”。

一、增强情境的可感度,注意问题的趣味性

针对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讲故事、小活动、多媒体、小竞赛等手段,创设出小学生熟悉的、亲切的、感兴趣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些妙趣横生、新颖别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观察、思考、讨论,为教师发问做好预设,为学生质疑奠定基础。

二、调控声音的清晰度,注意受众的覆盖面

数学语言简洁、精准、严谨,逻辑性强。教师提问,目的要明确,语言要清楚,既要把握数学语言的特点,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还要让全班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楚、听明白。比如,教师提问时可以先在讲台上说一遍,再走到教室后部重复一遍,既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听到,又给学生思考问题留下适当的时间。

三、注重表情的亲近度,注意学生的情绪智力

小学期间,亲师现象比较普遍,小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敏感,容易受到教师情绪影响。教师的语气语调、体态表情以及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认知过程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采用温柔的语气、明确的词汇、微笑的脸庞、亲近的距离的方式来提问,学生就会感到轻松、愉悦、亲切,就可以放松心情、增强信心、启动心智、激扬智慧;相反,如果教师表现出厌烦、责难、训斥,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因为厌恶教师而放弃学习。

四、优化提问的频度,注意课堂的节奏

课堂提问要服务于教学进程,要把握提问时机、优化提问频度、掌握候答时间。在教学中,需要或者可以提问的内容很多,但是频繁的课堂提问,会让学生疲于应对,没有思考的时间;提问次数过少,教师不清楚教学效果,学生也抓不住教学重点。所以,教学过程中,提问频度也值得关注,需要精心设计。譬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时候,提问可以设置密集一些,在讲需要思考的教学难点重点时,提问频度可以小一些,留下时间让学生思考、消化。

五、重视问题的难度,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

问题是启迪思考、促进认知水平发展的有力工具。课堂提问不仅需要一些简单的问题,也需要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思维。问题的难度要适当,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要照顾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要考虑降低难度的教学方法。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程度都比较高,教师要准确把握各个知识点的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把握问题的深度,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的提问很简单,学生不动脑筋就能回答,那他们会觉得没有挑战,这样的提问也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些时候,学生的回答只停留在表面,无法看出思维过程是否正确,这时也需要教师追问,通过增加问题的深度,扩展答案,推动学生更深一步思考。

七、巧设问题的梯度,注意学生理解过程

课堂提问要巧妙设计问题的梯度,逐步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问题的种类很多,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如果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那么梯度的设计就非常重要。人类认识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由表面到内部。问题的提出也要按照这个顺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问题的梯度可以从知识的复杂程度、思维负担多少、抽象程度高低等角度来展开设计。

八、增加问题的跨度,注意优质的知识结构

由于数学知识的体系非常完备,知识结构的搭建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提问,把不同年级、不同章节、不同单元、不同领域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使它们发生本质意义上的联系,从而深化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为了增加问题的跨度,问题设计时可以从同一知识点的渐进学习过程、一个知识点的学科关系图、单元知识的概念图等角度来入手,提高问题的概括性、抽象性、代表性。

九、选择问题的角度,注意提问的形式

问题的种类很多,其内容、性质和特点各有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情境设问,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2)明知故问,检查学生的知识储备。(3)分解细问,降低学生思维难度。(4)层层追问,探查学生思维过程。(5)探讨询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因素,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设计出不同功效的问题。

十、重视问题的开放度,注意思维的创造性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开放性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问题的开放性,主要是指问题的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化、结论不确定,一般需要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方法和过程等才能解决。在教学中应用开放性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重新发现,培养他们的数学归纳、类比、联想、猜想、构造等能力,进而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十一、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手段和途径,也是一门教学科学,更是一门教育艺术。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只有形成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程度,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2012-03-31

周荣智,本科,小教高级。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城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知识点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