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2-01-29 02:06石玉强闫效鹏杨丽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7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民军事

石玉强 闫效鹏 杨丽华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81

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思考

石玉强1闫效鹏2杨丽华2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81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可以有效缓解军事训练资源供给矛盾,大幅度提高军事训练保障能力。本文针对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基本设想和对策。

军民融合;军事训练资源;保障体系

所谓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就是政府和军队站在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将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有机融入国民经济建设与民用资源建设体系中去,统筹规划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和民用资源建设,从结构布局和要素配置上达成平战期间均能相互支援、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通过系统整合提高资源的投入效益,还可以通过军民资源建设的融合,进一步提高民族的国防意识和我国的综合国防实力。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1)这是军事训练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军事训练是为作战奠定基础的。现代战争已经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更是国家整个体系的对抗。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构建也是为国家将来在遭遇战争由平时能迅速转为战时创造体制性条件。(2)仅仅依靠军事系统自身的训练保障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军事训练保障的需要。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投入大、技术含量高、涉及专业门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军队自身的力量构建大而全的保障体系不仅不经济,而且也不现实。(3)外延式拓展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建设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相对无限增长的军事训练资源需求来说,军费的投入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因此,一味地拓展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建设势必导致“撒胡椒面”的情况出现,低层次重复建设同类军事训练保障资源的情况将继续大量存在,这样不利于提高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建设的质量。同时,外延式拓展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又会出现和地方争资源的情况发生,军地之间矛盾也会随之出现。可见,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既利国利民,也利军利战。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不是空中楼阁和闭门造车。一方面,诸多军事训练保障与民用资源建设具有同质性,这为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提供了可能。抛开保障资源的使用属性看,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和很多民用资源具有同质性。例如,机场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通信设施的建设等,这些资源既可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也可以用于军事训练。这就为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资源体系建设有着扎实的现实基础。军民融合发展在我国不同领域已经探索了多年,如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领导人就提出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问题:邓小平在1982年确立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思想;2000年,江泽民提出“寓军于民”的方针。这些思想问世后,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为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资源保障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之路。

2 推动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军队内部军事训练资源的整合问题,更有军地资源配置及利益的分配问题。这些问题不克服,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就难以进行下去。因此,要构建这一体系,首先要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观念的转变是军地双方均要面对和克服的首要问题。由于受长期保障模式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无论军队还是地方,都可能会对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体系的构建认识不统一或者不深刻。主要表现在,从军队方面看,自我保障模式和观念根深蒂固,尽量构建小而全、大而全的资源保障体系可以保证在军事训练中有充分的自主权和支配权,认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中军方使用资源协调难度大,因此积极性不高。而地方有些同志会认为,军事训练保障是军队自身的问题,军队有专门的经费和力量,地方搞好经济建设就可以了,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会影响地方经济建设,也会因此产生不积极的情况。

(2)利益的博弈仍然是制约军地共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资源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构建,势必涉及相关各方的具体利益。军民融合式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相关各方资源重新配置、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从大局讲,都是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但也不能忽视各个层次、各参与方的具体利益。各利益相关方也会根据自身从这一体系构建中的得益情况而采取某种态度。可以说,这一问题解决得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将来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参加的深度。因此,在构建这一体系过程中,能否较为恰当地处理好各方利益,既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确保这一体系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3)国家安全对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资源保障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不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军地融合,意味着军队的有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或者行动将多了一个泄密的渠道。因此,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对信息安全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基本设想

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具有多个子系统。从军事训练保障的需要看,设想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交通运输与投送系统

交通运输与兵力和物资的投送无疑会对军事训练和未来作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达顺畅的交通运送也是战斗力快速生成的重要因素。交通建设投入巨大,影响深远。因此,依托国家交通网,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空中全方位立体交通运输投送系统非常必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筹划这些交通运输线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军方的需要,以备军事训练和未来战时能及时为军事行动提供有利条件。

3.2 网络信息资源系统

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当今的训练,也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未来战争无网而不胜,充分利用网络获取各类信息,是提高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以后,地方网络和信息资源建设快速发展,军队完全可以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方这一优势,提高自身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与作战能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提高训练效益。

3.3 训练场地保障系统

军事训练场地投入巨大,建设周期长,对军事训练效果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的价格不断攀升,完全征地建设训练场地已不现实。因此,在继续加强部队现有军事训练场地建设的同时,应根据训练的需要,可以由部队和地方共同建设一批军民可以共用的场地,也可以用一定的方式租赁地方的一些场地进行训练,形成专业场地与临时场地共存的军事训练场地保障系统。

3.4 训练物资储备与保障系统

军事训练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器材,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是天文数字。各类物资的储备与保障也有着各种特殊的专业要求。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未必都能满足所需物资储备的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地方物流系统的优势,构建这一系统也很有必要,主要包括油料、各类武器装备所需的零部件等。

3.5 医疗卫生系统

治疗和防止各类疾病,是部队日常生活和军事训练中重要的内容。由于军事训练过程中条件所限,不可能总是配备完善的医疗条件。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医疗系统资源为军事训练所用,是确保官兵身体健康、保持部队训练和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平时的医疗卫生工作和应急医疗保障工作。

3.6 服务保障系统

通过构建服务保障子系统,主要是为军事训练提供必要的日常生活服务,包括训练用房、金融服务、餐饮与商业服务等项目,保证军事训练吃、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让军方专心于军事训练,为军人提供便捷的服务。

当然,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不仅只包括这几个方面,还可以有更多的方面,如人才的共用等方面,也可以是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构成部分。对于该系统的构成,应该根据军事训练和未来作战的需要设计更多的子系统。

4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主要对策

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既可以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也可以从一个区域开始尝试探索。但无论从哪个层面,都至少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对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宣传与教育。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军的大事,是强国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类思想问题,充分利用舆论工具,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力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利用已取得的成功经验说服各类人员,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负责同志,让大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2)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构建这一体系,必须要有整体的规划和长远的考虑,因此,不能是民间行为,只能是政府行为。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具有一定权威的协调机构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这一巨大工程的顺利进行。

(3)出台与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政策本身就是一种导向,军民融合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保证。作为一个复杂的利益系统和工作运行系统,没有完善配套的政策做保证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必须根据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的特点,特别是本着有利于军地双方共同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原则,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相关政策,特别是涉及各方利益的经费补偿政策和涉及军事安全的保密制度,为这一系统的可持续运行提供制度和政策的保证。

(4)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推动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资源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是一项探索中的事业,涉及军民双方各种利益和多种部门,也是一项军队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先局部试点,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5)建立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建设效益评估机制。无论是整体上的筹划,还是局部的试点,在规划建设的初期,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既避免一窝蜂地赶时髦,也避免因失去控制而不了了之。建立严密科学的评估机制,还可以避免浪费,及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引导建设沿着设定的目标健康发展。

[1] 兰峰.“军民融合”创新篇—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进程[J].中国军转民,2008,9:12-16.

[2] 李利.军民融合 寓军于民 扎实推进国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J].华北民兵,2008,9.

[3] 魏岳江,史伟光.对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初步探讨[J].国防科技工业,2008,8:28-31.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of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syncretized military with civilian purposes

Shi Yuqiang, Yan Xiaopeng, Yang Lihua
Shijiazhuang army command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81, China

It can relax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ability by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of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syncretized military with civilian purposes. 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main problem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of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syncretized military with civilian purposes, then advanced basic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s of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syncretized military with civilian purposes.

syncretize military with civilian purposes; military training and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进入21世纪以来,军事训练中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以大系统观为指导,着眼军事训练保障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并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平战兼顾的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是有效解决军事训练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

1 军民融合式军事训练保障资源体系构建的迫切性和可行性

2011-12-05

石玉强,博士,副教授,上校。闫效鹏,讲师,中校。杨丽华,硕士,讲师,上尉。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军民军事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