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段式研究的乐趣
——语文教师课文美读的角度之四

2012-01-29 02:11余映潮
中学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石拱桥抒情总分

余映潮

下面是对一篇很美的课文的段落层次分析: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第一层:描写概况)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第二层:描述美感)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第一层:写“有些人家”)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第二层:写“还有些人家”)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第一层:概写)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第二层:细写)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第一层:写一般状况)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第二层:写特别情况)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第一层:场景描写)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第二层:环境描写)

秋天到了,纺织姑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第一层:写情境)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第二层:写意境)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篇文章共七个自然段,呈分总式结构。

“分说”的六个自然段,竟然全都是“两层式”的结构,且写法各异,角度丰富,组合精致,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像这样的分析,就是“段式分析”。

“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展开方式。“段式分析”,是对文章的“段”进行思路、结构、层次、脉络乃至手法的分析与提炼,它着眼于“段”的形式之美研究、“段”的展开方式之研究,从而让我们从“段落教学”的角度发现大量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

“段式研究”的作用主要有:

就教师而言,能够提高自己深读教材、精读教材、美读教材的能力,能够学会用“提炼”的眼光与手法去发现并分析语言表达的现象或规律,也能够帮助自己积累非常有用的读写训练材料。从更高的层次而言,还可以激发教师个人做一做“小专题”研究的兴趣。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可以用经教师发现、提炼过的这些精致的语言表达现象,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能力训练,进行内容概括能力训练,进行思路分析能力训练,进行段式仿写能力训练,进行有序表达的口语训练与思维能力训练;更可以组织起读写结合、段式学用的课堂活动。

“段式研究”是语文教师教材阅读中的一处 “冷门”,语文教师一般不研究“段式”,不少的教师还没有进行过段式的分析与研究。这无论对于教师的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还是教师教学资源的积累,都是一种损失。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享受一下段式研究的乐趣。

我们可以对单个段落的段式结构进行研究。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选自《白杨礼赞》)

这样的段落的形式,是先写景(或“物”),再抒情(或“议论”)。

即景抒情是文章的一种构思形式,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写段模式。在写景抒情段中,景为情设,情为景发,情景相依,物我相融,内容丰富,表达完整。

我们可以对多个段落的表达规律进行提炼。如: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选自《春》)

路——都市大动脉;立交桥——动脉栓塞通。岂止是动脉栓塞通呢,人们还说它是:

——跨越时间的桥。

——节油养车的桥。

——保障安全的桥。

——美化环境的桥。

(选自《北京立交桥》)

上面的例文中都有一种常用段式——排比段。

文章中的排比段主要由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小段连缀而成。在写作中,排比段有时会用在文章的收束之处。于是:

此时的排比段就有了一种文面之美。

此时的排比段就有了一种节奏之美。

此时的排比段就有了一种抒情之美。

此时的排比段就有了一种力度之美。

我们可以对同一段式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如《中国石拱桥》中的“总分式说明段”:

第一种形式:总分例证式——分说的部分由 “例证”组成。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一段写石拱桥的形态。第一层为总说,第二层为分说,总说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之一,分说部分则举出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这种特征。全段的总说很概括,分说很生动,结构严密,层次清楚,线索明晰。

第二种形式:总分要点式——分说的部分由 “要点”组成。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这一段说明了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总说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分说的内容分别用(一)(二)(三)(四)领起,写了四个要点。全段的层次特别清楚,全段的内容特别便于理解。

第三种形式:总分主次式——分说的部分有明显的“主次”标志。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一段写中国石拱桥光辉成就的原因。“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就是全文的总说句,后面 “答”的层次极为分明——“首先”、“其次”、“再次”就是语言标志。正是由于这些关键词的强调,本段说明的思路便极为清晰——由“主要”说到“次要”。

第四种形式:总分阶段式——分说的部分标示出了有明确的时间“阶段”。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这一段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建筑历史及其新的发展。总说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是概说,其后的内容是细说。细说的内容呈鲜明的时间式结构,将很宽广的时间范围“划分”为几个阶段,由远及近,同样让人觉得层次清晰明了。

一篇课文中能够有四种形式的“总分”结构让我们学习运用,这实在是让人赞叹。

我们还可以从文体表达的角度进行段式研究,如提炼“说明文段式20种”,还可以进行规模更加宏大而内容非常细腻的段式“大全”的研究等。

段式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运用。

如果我们沉浸在享受段式研究的乐趣中,还可以更进一层,不仅仅从结构上而且从手法上研究“段式”,我们会更有美妙的收获。如:

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中优美的抒情段式:

1.呼告式抒情段。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儿什么,北大。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婷婷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16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2.比喻式抒情段。

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

3.排比式抒情段。

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个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4.反诘式抒情段。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大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

一篇课文里面,竟有如此丰美的抒情段式!它们语言美,情感美,手法美,结构美,形态美,给人神思飞扬、尽情抒发之感,不论于读于写,都是很好的训练材料。

猜你喜欢
石拱桥抒情总分
点赞中国为抒情女高音而作
江西“乱石拱桥”曾引全国效仿
读出民族自豪感来
会抒情的灰绿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抒情和说理,“宗唐”和“宗宋”
家乡的石拱桥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