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精彩
——例说“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思维培养”

2012-01-29 03:37桑芝华
中学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者鲁迅文本

桑芝华

《周易·系辞》:“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就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标志。个性化解读的形态至少有三类:

①“增解”——补充性建构,即“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保尔·利科尔)。这是顺应作者原意和文本思路所做的延展,是对作品本意的加深和拓宽。

②“批解”——匡正性建构,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这是反思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旨,对原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实证的、思辨的、审美的批判。

③“异解”——差别性建构,即“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这是改变作者的视角,转移作品的重点,生发出不同的主旨和别样的情思。

从初中到高中,陶渊明有多篇诗文被选入教材,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每次探讨如何看待他的弃官归田时,学生的答案总是出奇的一致,大力赞扬陶渊明厌恶官场,淡泊名利,喜欢自然。

对这种课堂上的同一声音,我认为我们教者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学生,这其中有我们教者应该进行反思的地方。说到底,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我们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师唯参考书、唯我”“平面而非立体的教学”的贻害。

这种课堂上的同一声音,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那作为教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珍视不同的声音。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切不可加以遏止,要对他们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加以认可甚至鼓励,珍视他们通过文本获得的独特体验,提倡多元化阅读,从而使他们敢说、会说、乐说。

2.倾听不同的声音。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真正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民主对话”,及时地汲取学生传输的信息。

3.筛选不同的声音。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吗?有研究的必要吗?老师要迅速地做出“筛选、判断”,如果真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离题十万八千里的话题,教师马上可以一笔带过,话锋一转步入正题;但如果学生的发问有研究的价值,那么就要进一步深入,让此话题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这一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认识后,在再次教学 《归田园居》一文时,我就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并且特别鼓励学生要对前人已有的认识表现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见解,希望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如此一来,学生对答案的探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我启发点拨下,同学们非常自信自己的观点,积极发言,议论纷纷,学生的思想闪烁出创造性的火花,继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有了与课本、与教参、与传统“不同的声音”。

这种“声音”认为:陶渊明厌恶官场,离开仕途,不顾一县之百姓,拍拍屁股走人,是一种逃避主义,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消极避世。再好的社会也不可能没有黑暗面,不可能没有应酬,怕官场怕应酬,就美其名曰“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淡泊名利不是一个错误,但导致生活潦倒、衣食无着,这也不值得赞扬。正当的追求名利,这本身不是错,如何通过正当途径,合法地追求利益,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他的离开官场不能只是赞扬声一片,对他的淡泊名利也要一分为二的看。

再如《祝福》一文的主题探讨,学生解读一般是两种:一是《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二是《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在我对文本解读可以有“不同的声音”的鼓励下,一种新的解读出现了:鲁迅的《彷徨》是在《呐喊》之后的一部小说集,因为多次的呐喊不见回音,《祝福》这篇小说侧重于抒发多次的奋力前行不见光明的焦虑和绝望情绪。

说实话,对这种解读,我在课堂上一时还真下不了结论,自己也觉得这种观点好像是一个错误的“偏解”,我认为这个学生有点太主观化了。课后,我查阅了不少资料,竟然发现这个学生的解读是很有道理的,发现这个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研读是很深的。

我们对《祝福》主旨的传统理解都是将鲁迅视作为一个伟大的战斗者和伟大的启蒙者来定向透视《祝福》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而不是将鲁迅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文学家,没有从文学创作动机的角度把 《祝福》当做一篇小说来解读。

反复研究《祝福》就可发现,自己深感罪恶深重,迷信思想毒害已渗透了灵魂,对现实的世界已彻底绝望的祥林嫂,已是没有希望醒来的,满嘴“可恶”“谬种”的鲁四老爷,更已无法疗救,难道四婶、柳妈还有救吗?没有救!面对这样的鲁镇,奋力呐喊的意义和希望在哪里?有谁能唤醒酣睡在腐朽伦理世界里的鲁镇众生吗?没有!这是绝望的世界,绝望的众生!

再结合 《彷徨》创作前后鲁迅思想感情发展的历程,便能清晰地感受到《祝福》蕴含着的巨大痛苦和空前绝望的情绪:“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鲁迅创作《彷徨》时的痛苦冲动;而居于《彷徨》篇首的《祝福》,又是作者彷徨和绝望情感最激烈的宣泄:“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然而都不实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祝福》刚发表之后,鲁迅在给友人李秉中的信中这样说,“毒气”和“鬼气”,即是他心中真实的绝望心情。

由此看来,该学生的见解不但不是“误解谬论”,反而是一个“真知灼见”!

如此“不同的声音”多一些又何妨!

只有我们在教学中提倡“不同的声音”,鼓励、引导“异解思维”的产生,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课堂上才会有更多的“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完全对”“老师,我有补充”的声音!我们要为如此“不一样的声音”喝彩!

猜你喜欢
教者鲁迅文本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鲁迅,好可爱一爹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