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探析

2012-01-29 05:12梁爱文
职教通讯 2012年13期
关键词:院系学习型党组织

梁爱文

机制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探析

梁爱文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高职院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承担着示范带头、引领潮流的历史责任。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需要从强化学习动力机制、健全学习促学机制、革新学习实践机制、构建学习长效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机制创新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中承担着示范带头、引领潮流的历史责任。

一、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先导——强化学习动力机制

(一)高职院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需要

高职院校是知识分子党员聚集之地,也是各种新思维、新理论、新知识的发源之地。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知识层次较高、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等优势,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运用,率先探究创建学习型政党的有效做法和各种机制。同时,高职院校党组织也要积极传播自己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先进做法和经验,通过向社会各领域输送高素质党员,将先进的学习理念注入其他各类党组织之中,为其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动力。

(二)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高职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特征是创新性和超越性,通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永葆高校党组织的活力。[1]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及党员个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掌握高校各项工作的运行规律,从而使学习型党组织成为推进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高职院校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前,高职院校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情况,严重削弱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严重损害师生员工的利益,破坏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增强党员干部和师生的学习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教师学生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构建和谐高职院校、加强党对高职院校工作的领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激发高职院校党员潜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需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把组织意志转换为共产党员自觉行为的人本管理模式,通过挖掘每一位党员的潜能,使他们感悟到学习和工作本身就是党员自身价值的体现,使学生党员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谋生,使教工党员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和自身人格完善。这种意志的转换不是党组织的行政命令,而是通过一种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产生潜在说服力,使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均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促进党员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健全学习促学机制

(一)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高职院校学习运行机制主要是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的,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及自觉性。这种学习机制能够引导个人在各自的专业和领域方面有计划地探求新知识,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这种学习机制与组织学习相比,其学习气氛和竞争氛围不够浓厚,在学习的时空上,也没有把实现个体价值与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这就需要以竞争为动力,营造一个学习竞争环境,提高激励的有效动因,激发个体和团体的学习潜能,促使其保持长久的学习发展态势。[2]个体和团体只有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才能激发自身活力,克服原有的惰性,促进个人不断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1.在党组织中树立竞争的理念。每个党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竞争力。

2.倡导竞争精神。党组织成员要有先锋示范的品质,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等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

3.培养竞争的团队精神。党组织要大力培养团队精神,让每个党员认识到:要想解决一个重大课题,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只有把个体独立思考与集体合作研究结合起来,使个体意志和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找到最佳的契合点,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新作用。

(二)精细规范、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

考评机制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效落实和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

1.抓好个人述学。利用民主生活会、半年和年终工作总结、考核班子和干部等时机,采取登台亮相讲和书面材料报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自下而上汇报学习情况,主要讲清所学内容、收获体会、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

2.抓好组织考学。本着贴近实际、便于评估、易于操作的原则,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对考评内容、考评标准、考评时机和考评方法等逐一进行量化,采取查、问、看、考等多种方式,考核检查学习情况,并建立学习档案,真实记录每名同志参加考核的情况,适时对检查考评结果进行公示、通报和讲评。

3.抓好群众评学。定期组织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学习落实和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既对学习考勤次数、心得体会篇数、理论考核分数等显性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又对学到知识是否转化、思想境界是否提高、能力素质是否提升等隐性指标进行定性评估,确保评估内容与结果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4.抓好考评奖惩。把检查考评结果作为正负激励的重要参考,切实把检查考评结果与评先推优等挂钩,并作为职务选拔和升迁的重要依据,营造“学习有甜头、学好有奔头、利益在里头”的舆论导向。

(三)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激励机制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靠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驱动,也离不开组织本身的奖惩激励机制的推动。[3]对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表现突出的成员给予奖励,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这种心理感受将推动他们更加热爱学习,追求进步。这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愈大则引力愈强,奖励不限于物质,也包括心理社会方面的如尊重需要、精神鼓励、社会舆论的赞扬等。[4]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应机制的内容,真正让学习由“软指标”变为“硬杠杠”,使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真正动起来、学起来、比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多学少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等问题,以此不断推动高职院校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三、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革新学习实践机制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在实践上。

(一)重塑学习理念,建立共同愿景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时代,终身学习理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5]不论是个人学习还是团体学习,都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引导高职院校党员树立起“学习不是任务,而是生命之所需”“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学习意识。

2.确立团队学习的理念。在进入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学习方式已经由个人学习变成组织化、社会化的学习,只有通过共享式、互动式、开放性的学习培训,才能实现信息共享、知识互补、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党员,特别是教师党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不断克服单兵作战的习惯。

3.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只有每名党员真正把生命的意义注入学习理念中,把自主学习的理念深植于心中,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自然的习惯,才能使原来的“学习的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无论是教师党员还是学生党员,都要善于学习,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6]

4.确立自我超越的理念。高职院校党组织,尤其是学校党委,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跳出中国看高职教育,要明确发展定位,选准赶超目标,找准存在差距,逐步实现自我超越,最终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共同愿景。

(二)精心设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针对性

高职院校要把党员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在了解党员当前最缺什么、想学什么、学什么有用上下功夫,体现时代性、差异性及目的性,力求经过长期努力,实现由眼前到长远、由浅显到深入、由具体问题到相应理论、由个性到共性的逐步转变,使党员干部逐步领悟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拓展与目标需求相统一的学习内容,充分激发每个党员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习活力。

1.要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2.要在党性锻炼上见实效。要在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在事业中培育健康情趣,坚持和弘扬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保持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3.要在扩大视野上求突破。随着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破解。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经济、社会、国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优化结构,开阔视野。

4.要在战略思维上再提升。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把学校的未来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审视,放到世界职业教育格局中去定位,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强调动态、本质、全面地看待问题,科学判断形势,合理规划发展,突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特色。

(三)创新学习方式与载体,增强学习实效性

1.各级党组织应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使党员学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1)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既有个人思考的深度,又有集体智慧的广度,有利于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2)传统方法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使学习更加形象直观,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3)学习与活动相结合,使学习为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4)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各级党组织可根据需要,采用邀请校外专家领导进校作报告,组织党员干部走出校门参观考察、进修培训等方式开展学习,以有效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5)理论学习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在学习中,应注意引导党员干部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进行思考,并开展相应的调查,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积极探索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2.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资源,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载体,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院系两级班子工作会、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载体,在组织生活中学。(2)利用党校、人文社科类系部、设在高校的各层次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主渠道,整合培训资源,举办各层次人才培训班,在培训辅导中学。(3)发挥工会、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组织密切联系基层党员的优势,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习。(4)发挥学校实习、实践基地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5)拓展校外学习平台,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优势互补,互帮互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学习载体,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党校、网上论坛、视频对话等,形成互动型、开放式的网上学习格局。[8]

(四)立足高职院校实际,提高学习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勇于并善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能力,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高职院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以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进一步建设。

党员干部要结合工作去学习,带着问题去研究,以谋求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衡量学习绩效的标准。

四、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保证——构建学习长效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学习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建设就是要形成党的组织和党员自己学习党的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保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的制度体系。[9]

(一)提高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建设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重在建设,重视建设的力度。

1.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院系两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制度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坚定理想信念。

2.以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院系两级干部队伍制度建设。要实行学习领导责任制度,确保各个层次的学习落到实处,从而完善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3.以学习制度建设为重点,为院系两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保障。

(二)提升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的执行力

制度不等于机制,机制是制度体系的总和。院系两级要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制度建设,并让其发挥作用。有了制度,执行力就成为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

1.重视相关学习制度的建设。院系两级科学的学习制度是推进党员干部学习的基础,是提升党组织学习质量的保障,也是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力的关键。

2.强调学习制度的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把握院情、系情,知晓院系两级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政策,不断提高执行力,把工作做到实处。

3.完善和创新学习制度。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在学习考勤制度、学习组织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和学习监督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究,使学习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三)增强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力

所谓学习力就是指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总和。[9]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长效机制要建设好与贯彻好,关键是看院系两级党组织的学习力。

1.增强院系两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的学习动力。要通过教育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学习的内在动力,使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培养院系两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毅力。培养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毅力,就是要使党组织和党员深刻感受到学习是伴随终生的幸福事,变“痛苦学”为“快乐学”,形成一股学习的韧劲和钻劲。

3.提升院系两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能力。要使高职院校党组织和党员亲身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大有收获的好事,变“学了什么”为“学会了什么”。高职院校要引导党组织和党员通过学习、消化和吸收,提高再创新能力;也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到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推动院系两级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建设的智慧和能力。

[1]张玉新.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8):32.

[2]李浩.促学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保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1.

[3]罗加宏,罗建华.从机制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1):127.

[4]孔昭林.实用行政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5]郭爱枝.对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36.

[6]屈川.西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27.

[7]王鸿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6):15.

[8]王山.建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注重“三性”[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7):55.

[9]张才君,徐子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3.

An Analysis of Creating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Visual Angle

Liang Ai-wen

It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building Marxism learning party to build Part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to become a learning party.Vocational college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ocialism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akes on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way and the trend.Building a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explor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such asstrengthening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mechanisms, and improving studying and promoting learning mechanism, innovatinglearning and the practical mechanisms, constructing the long- term learning mechanism.

vocational colleges;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s;mechanism innovation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1C161)

梁爱文,男,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宏观经济。

G717

A

1674-7747(2012)13-0016-05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院系学习型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