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的治疗探析

2012-01-29 12:58刘岚秋
中外医疗 2012年36期
关键词:眼肌肌麻痹永久性

刘岚秋

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通化1340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2002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31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对其术后产生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斜视、眼肌麻痹、复视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术后现象的发生率为白内障手术的1%。31例患者中,一共有男21例,女11例,其年龄区间为59~94岁,平均年龄为72岁。患者中共有高度近视眼患者3例。以上患者都是在白内障的手术后的第1天出现斜眼、复视等症状,并且持续的时间为10 d~3个月不等,另外有2例患者产生了永久性改变。

1.2 麻醉和手术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对白内障患者进行麻醉时选用的是2 mL的2%利多卡因、2 mL的0.75%布比卡因混合而成的麻醉药球。经检验麻醉效果良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以及出血现象。手术采用的是术中上直肌牵引及常规白内障手术方法。

1.3 临床表现

在术后的第1天患者即产生了复视现象,即在使用单眼进行注视的时候,事物的图像是清晰的,但是如果双眼同时注视,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感或者重影现象,经检查患者的眼球向受累肌方向的活动灵活性不足,一般存在5~25°的斜视。检查斜视和复视的具体方法为:采用红玻璃实验以及检33 cm映光法来观测眼位。另外,为了排除其他疾病干扰的可能性,应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

2 结果

2.1 斜视、复视出现时间

在白内障术后的第1天即眼罩摘除之后,患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视和斜视现象。在对该现象进行跟踪观察后发现,患者斜眼和复视的情况持续时间为:有19例患者持续时间在4 d~0.5个月,有10例患者的持续时间为1~3个月,另外还存在2例永久性改变患者。

2.2 眼肌麻痹情况

经检验发现,大部分患者的眼部麻痹现象为下直肌麻痹,其中共有12例患者为下直肌麻痹,8例患者眼部麻痹为外直肌麻痹,6例患者为上直肌麻痹,2例患者为内直肌麻痹,另外有3例患者表现为混合性麻痹。此外,还有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眼睑下垂现象。

3 讨论

导致白内障术后患者形成斜视的原因比较复杂的,有的是由于在白内障患病前就具有斜视问题,而白内障的病症掩盖了这一现象,在术后得以重新发现;而有的患者是由于白内障导致的视觉长期损伤而形成继发废用性斜视;另外,还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在麻醉的过程中受到外伤导致的。据统计在白内障手术后,产生的斜视现象大多数为复视性的斜视,也就是说是由于患者的眼肌运动受到影响而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国外的有关学者[1]做了相关实验,证明当对人的眼部肌肉进行注射麻醉后,眼部周围的肌纤维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变性,而不同年龄患者对于这种变性的反应是不同的,年轻人的肌纤维在受损的情况下可以再生,但是如果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就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纤维疤痕组织变性。该研究中发现患者的眼部麻痹和斜视现象后,对相关患者采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的注射药物为B1,B12以及适量的能量合剂ATP。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年纪较轻的患者注射后的恢复较快,年纪大的患者恢复较慢。出现永久性复视的另外患者的年纪一位为94岁,一位为82岁。

在该次实验中,选取的案例都是由于眼部肌肉问题导致的斜视、复视现象,并且在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和内科的检查后,可以排除身体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可能性。结果显示患者由于,白内障术后的眼肌麻痹多数是暂时性的,部分患者症状迁延而出现永久性并发症。

受累眼肌多为垂直肌,以下直肌为常见,麻痹的部位与注射方法有关,球后注射是眼眶下缘颖外侧进针至肌锥或眶尖,可影响到任何一根肌肉引起中毒反应。也可直接损伤下直肌,上、下球旁注射时,则可影响或直接损伤上、下直肌和斜肌;另外牵引线进针时亦可直接造成眼肌损伤。该研究中患者均为术后第1天发现斜视、复视,不同程度的眼肌运动障碍,以球后注射麻醉剂为主,出现下直肌发病率为较高。经药物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为此认为眼肌麻痹与药物的肌毒性作用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不排除直接损伤眼肌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和防止白内障手术后并发斜视和复视的发生,许多医生采取了眼部表面麻痹的方法,同时有的学者[2]提出Tendons膜下浸润麻醉方法,进行眼前段和后段的手术,应用这样的麻醉技术来减少球后注射麻醉剂引起的球后出血和术后麻醉导致的肌肉麻痹的危险。对于白内障术后并发的斜视可以早期药物治疗,采用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能量合剂ATP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达到治愈。对部分未愈病人可以配戴三棱镜或手术矫正眼位缓解症状。白内障手术后导致的斜视和复视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早期发现,积极治疗,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1] 周栋,周建强.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探讨[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4(2):110-112.

[2] 李耀庭,段松岚,黎小妮.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94-95.

猜你喜欢
眼肌肌麻痹永久性
226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
北京黑猪FUBP3和USP43基因多态性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发生眼肌麻痹的相关因素研究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俄成功研制“永久性”核反应堆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眼肌麻痹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