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2012-02-09 09:09
重庆与世界 2012年9期
关键词:工业化重庆工业

重庆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8月20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转型升级、做强做大”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重点,形成符合重庆实际、具有内陆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努力开创重庆工业发展新局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出席会议。

张德江首先阐述了世界、中国和重庆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推进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分析了重庆工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他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工业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抓住工业发展,就抓住了重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重庆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重庆市情和发展阶段,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加强战略性谋划和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张德江强调,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夯实工业化发展基础。要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把传统产业做优做强做大。二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立足本地资源,依托现有基础,创新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突破。要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三是大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要优化产业布局,深化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产业配套支撑体系,形成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科学合理的产业区域格局。四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切实增强科技对工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五是大力推进融合发展,增强产业

时政 Political Affairs发展协调性。要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六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指导,突出重点,建立完善绿色发展机制,切实提高绿色发展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张德江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发展环境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政策、智力、市场、政务环境。要切实加强对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完善科学决策,形成统筹指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调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做好人才保障,统筹人力资源,强化高端人才集聚,加强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市场秩序,改善市场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消费环境。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和企业积极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规范行政行为,加快职能转变,切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企业安心、放心、顺心地发展。各区县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奋起直追,为开创重庆工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苗圩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围绕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重庆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重庆工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与重庆的合作和对接,做好统筹规划、协调服务,在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方面为重庆推进新型工业化给予更大支持。

黄奇帆就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和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化工、材料、能源、消费品7个行业振兴规划作说明。他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紧跟科技进步趋势,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集群发展、环境配套、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做强做大“6+1”支柱体系,重点打造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30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要着力提高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各级各部门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要素、人力资源、政策等各类保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正其主持会议。副市长童小平宣读了《市政府关于2011年度重庆工业企业50强和重庆工业10强区县等先进单位的通报》。涪陵区、璧山县、北部新区管委会、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隆鑫集团、广达集团重庆达丰公司的负责人在会上交流发言。

(稿件来源:重庆日报)

猜你喜欢
工业化重庆工业
重庆客APP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