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浅探——以大石桥市图书馆为例

2012-02-15 09:33张玉红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献工作文献图书馆

张玉红

(大石桥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100)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和数据库建设也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是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地方社会沿革发展历史、推动地方社会继往开来延续发展的重要的参考信息源。过去,作为县区级基层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地方文献工作通常成为县区图书馆业务的盲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可谓方兴未艾。笔者立足实际,结合大石桥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现状,就县区级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如何利用地方文献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1 大石桥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现状

大石桥市位于辽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矿产资源丰富的古老小镇。有距今28万年的金牛山古猿人遗址;有享誉海内外的迷镇山娘娘庙;还有30多种矿产资源,尤其以菱镁矿和铁矿著称。任何城市都有历史,有历史就有文献,大石桥市也是如此。溯其渊源,大石桥市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文献数不胜数。大桥市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包括人文、地理、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的手稿、口述、专著、县市志等多种资料。

1.1 地方史志

1.1.1 地方志是一方区域修史之志,是某个地域专门性的原始记录文件。包括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类型。大石桥市图书馆收藏的综合性的地方志从《营口县志》到《大石桥市志》(大石桥市的前身是营口县),收藏的比较完整、连贯。收藏的专业性地方志有〈中国东北甲虫志〉和土壤动物区系生态地理研究等多个门类。

1.1.2 文史资料是由地方政府文史资料委员会征集、撰写、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的一种地方史料。其中《中共营口县党史大事记》以营口县革命活动为主线,重点反映了中共营口县委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记述了1946~1989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营口县的革命历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等。这是研究大石桥市革命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1.2 宗、族谱

宗谱是与地方史志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一种地方文献。数量非常之大,种类繁多,它记载着祖先的功过是非。宗谱的内容比较丰富,除了一般有关家庭的世系、家训传记外,还有专题部分(如杂记和文摘)储存着较多的地方文献信息。家谱对人口研究大有价值。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到本家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的增减数量、原因、家族的兴衰过程,人口的社会结构,职业文化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寿命等。这些文献除去夸耀与虚构的内容外,确有不少可参考之处。因为在记载某个人物的历史时必然会记载当时社会的原始情况,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3 艺术类作品

艺术类的文献形式多样。大石桥图书馆收藏的品种主要有书画集、书法绘画作品,音乐方面的作词、作曲、音乐理论等。虽然艺术类作品收藏难度较大,但其鉴赏价值较高。本馆通过举办书画展览等多种渠道收藏了大量书画作品,包括国家级画家周宝军的松柏图,国家级书法家王永刚的对联等大师级作品。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成为大石桥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一大特色。

1.4 其他地方文献

此类文献的作用不可小视。比如大石桥市2012年修缮迷镇山娘娘庙时,有关人士来本馆查阅有关娘娘庙三肖娘娘的民间口述,我们及时查找了有关资料,为他们提供了准确的文字依据。地方文献是地域民族文化的记忆,可为当地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情报依据。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的收藏机构,有着责无旁贷责任。为了更好地扩大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大石桥市图书馆先后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倡议,积极号召向图书馆捐赠图书并与大石桥市文联作家协会建立共建单位。市作家协会有辽宁省省级会员和营口市市级会员共80多人,这些会员们工作在大石桥市的各条战线,通过作家协会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他们的作品发表信息,每当作者发表或出版作品,都将无偿地赠送图书馆两册以上供图书馆收藏,这在作家协会已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多年来,共收集作家们的作品500多册,这不仅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也提升了大石桥市的文化艺术氛围。

大石桥市的矿产资源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素有《中国镁都》之称。大石桥市共有大大小小的矿产企业600多家。矿产企业内部报刊是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要内容。塑造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熟的标志,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与国际接轨的众多矿产企业更注重、更需要建立企业文化。以创办企业报纸、期刊作为宣传企业的理念的园地,增进决策者与企业员工的沟通,每一个企业内部刊物都能体现出企业自身的价值。在大石桥市具有一定规模或较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刊物,这些刊物汇集起来实际上就是大石桥市的经济发展史。因此,企业刊物成为我们收集的重点,也形成了大石桥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一大特色。

2 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文献资源只有在利用的过程中才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建立和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前提条件。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可以使到馆读者方便快捷地检索查询地区文化资源,促进地区文化信息的交流与发展,而且在对外宣传、吸收投资、开发旅游、扩大名特产品销路等方面亦有广告效应。此外,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在地方文化建设,尤其是抢救失传濒危文化资源方面也可以切实发挥传承和保护作用。

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价值利用的最大化,大石桥市图书馆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成立专门机构,组建专业队伍

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专业队伍是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基础。本馆选调有丰富文献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专门部门,起草制定地方文献标引规则。该规则对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文献著录标引工作细则、文献编制体例等都作了规定,从而为文献著录标引工作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2 规范数据库数据的标引

2.2.1 书目数据库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汉语主体词表》标引。对于特殊文献,如同一文献的多个主题的文献,尽量采取组配方式生成分类号,以便充分发挥电脑多途径检索的优势。

2.2.2 采用“集群化管理”数据著录文献。在进行地方文献书目数据著录时,本馆规定提要项要详细,以便充分揭示文献内容。因此,加大提要项字段的说明力度。著录要点是:一要写出为什么应是地方文献,二是什么样的地方文献,三要写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四要将书中珍贵照片、资料、地图等标注出来。对书目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以便提高读者利用书目检索时的检中率。

2.3 突出地方文献特色化

设立专题数据库,不仅能突出特色,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为地方文献创造现代化的管理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完备的、多角度的检索服务。对已有的地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评述,使之转化为二三次文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同时,搞好专题咨询服务,提高特色服务的档次。针对对地方文献开发一系列的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甚至进一步形成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总结报告等,这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社会知识工程,涉及一个区域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我们图书馆人坚持不懈的工作。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那么公共图书馆就是这个灵魂最好的居所,因为图书馆丰富的地方文献,记载着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性格。发挥地方文献在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基层图书馆大有用武之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图书馆责无旁贷。

[1] 谢秀明.探索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路——深圳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实践谈[J].图书馆论坛,2005(4).

[2] 陈立铭.县区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探要[J].图书馆学刊,2009(5).

[3] 付宝华.公共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为旅游经济服务探究[J].图书馆学刊,2010(2).

[4] 田文英.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与社会服务功能[J].图书馆学刊,2010(5).

猜你喜欢
文献工作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关于加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