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前山路正长

2012-03-01 08:29贾庆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美的环节笔者

贾庆华

随着教改的深入,从2009年始学校开展了“发展性”课堂的教学改革,很多教师投入教改探索的潮流,真所谓“万类霜天竞自由”。但新生事物总有不足之处,要想在课堂模式上创新,必须具备充足的教育理论,在课堂上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反思推动实践,促进课堂教学。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好比爬山一样,需要起早,更需要披荆斩棘。正所谓:“未到秋日空断肠,早起前山路正长。”

一、设计依据

1.理论依据

情境化教学理念是美国先提出来的,在21世纪的中国,尤其是初中的政治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因为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焕发课堂的勃勃生机;能够激发、唤起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個性,促进发展。它要求教师创设丰富多彩、感染性强的体验环境,做到以“境”激情,借“境”生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主动体验的课堂氛围;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社会、贴近时代,使课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气息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2.事实依据

2010年12月5-6日,在万宝中学召开的大庆市教材、教法研讨会上,市教研员提到情境化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12月中旬在鸡西召开的首届“烛光杯”说课大赛上,所有的说课都涉及情境化教学,笔者也是从此时开始深思情境化教学的深层次问题。我们政治教师采取的众多教学方法实际上都是情境化教学。例如:利用课件的导课、模拟法庭、游戏活动、讲有趣的故事都属于情境化教学。那么,能否设计一个统一的情境使它贯穿于整节课中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实践。

二、实际运用

2010年12月下旬,笔者在学校上了一节复习公开课。在这节课中,笔者把情境化教学理念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刚开始,笔者设计了一只鸭子,并给它取名——孬鸭。通过鸭子的经历把“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出,最后加以解决。但在最后准备讲课时,考虑到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觉得鸭子作为全课的中心人物太幼稚了,最后,把鸭子改成初三女生“王小美”。在“联系实际,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设计了与广州亚运会有关的问题,最后把“王小美”的出生地改成广州。本节课中设计的问题都与“王小美”有关。

导课:

女生王小美是在广州出生的一位女孩,她出生在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里。时光飞逝,王小美成为一名初中生。由于她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纪律,热心班级工作,很快加入了共青团。然而上了初二后,王小美发生了变化,上学经常迟到,经常将教材遗忘在家里。课代表收作业,她经常交不上。

王小美的这些变化,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找她谈了几次话,但作用不大。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毛病与日俱增,直到有一天,王小美发现身边没有了朋友,而且,同学们喜欢在背后议论她。这使她开始苦恼:“这是为什么呢?”王小美找到思品老师,老师说:“你能不能自己找到答案呢?”王小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作为王小美的同学,请你帮一帮她!

在“联系实际,突破重点”环节设计如下问题:

1.结合王小美的故事,谈谈如何做才是对自己负责。

2.一次,王小美把数学作业遗忘在家里了,她答应课代表第二天拿来。结果,第二天,她并没把作业带来。请你结合这个例子,谈谈王小美怎样做才是对他人负责。

3.结合王小美的例子,谈谈怎样做才是对集体负责

4.王小美看到许多人报名参加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她也想参加。她能报名吗?为什么?

5.王小美能为广州亚运会做些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导课展开,体现了情境化教学整体性的理念,但在其他环节明显与设计理念严重脱节。

三、反思不足

复习课有五大环节。其中,第一环节是自主复习,明确结构;第二环节是交流展示,点拨释疑;第三环节是夯实基础,突破考点。

在这三个环节中,设计的问题与导课中提到的“王小美”没有一点联系,使这节课有一种横刀拦断的感觉。但在第四环节处处与导课有联系,当课件中提到导课时,学生又一片茫然,教师只好又把导课给学生们重新看一遍。这是本节最大的不足,也是教师设计时对情境化教学整体性理解不足、设计不周全造成的,更是因不注重细节造成的。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能改变课堂;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笔者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改变,更加努力,用“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句话激励自己。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美的环节笔者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老师,别走……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