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19例

2012-03-06 03:27
中国药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 金华 322000)

近几年来,随着大量有创性操作的介入,长期住院和频繁使用抗生素的增多,革兰阳性菌在院内感染的比例逐渐上升,医院感染肺炎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第1位[1]。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检测网共12家医院检测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55.9%[2]。该菌在医院内可呈散发或爆发流行,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病死率也高。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感染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为此,笔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MASA肺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住重症监护室(ICU)的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19例,年龄均不小于60岁;临床痰培养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有X线胸部摄片提示肺部感染。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75±11)岁;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心血管疾病3例,外伤术后3例,肺大泡切除术后1例;其中肾功能不全1例,肝功能不全1例。

1.2 方法

采用利奈唑胺(商品名:斯沃,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10E20Z37),每次600 mg,静脉滴注,每12 h 1次,每天2次,疗程7~16 d。观察记录疗程中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前、疗程中及结束后行痰培养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药前、疗程中及结束后行X线胸部摄片检查;检测血常规、血乳酸、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评定。痊愈:体温明显下降,血象基本正常,X线胸片正常或明显改善,感染菌完全或部分清除,精神状态完全恢复,完全脱机;显效:体温有所下降,血象基本正常或明显下降,X线胸片明显改善,感染菌部分清除,精神状态完全恢复,脱机或呼吸机参数明显降低;进步:体温有所下降或原水平,血象有所下降或原水平,X线胸片有改善或不变,感染菌部分清除或未清除,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呼吸机参数不变或有所降低;无效:发热不退或升高,血象不变或继续升高,X线胸片恶化,感染菌未清除,精神状态不变或恶化,呼吸机参数不变或升高。以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总有效。细菌学疗效分为: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5级。不良反应根据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和可能无关、无关5级,根据前3项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9 例患者中痊愈 9 例(47.37%),显效 5 例(26.32%),进步4 例(21.05%),无效 1 例(5.27%),临床总有效率为 73.68%。治疗期间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2.2 实验室指标

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s)

表1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P <0.01。

指标 治疗前(n=19) 治疗后(n=18)1周白细胞(×109/L)乳酸(mmol/L)21.59 ± 8.93 4.77 ± 2.23 14.85 ± 10.72*3.27 ± 3.59*结束后8.19 ±5.61**1.26 ±8.80**

2.3 细菌学疗效

19例患者治疗后,17例痰菌转阴,达到清除,2例未清除,细菌清除率为89.47%。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由用药前的153×109/L降至78×109/L,但没有出现出血的症状,被认为与利奈唑胺使用肯定有关。出现胃纳减退、恶心1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考虑可能与用药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2%。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显示,患者通过利奈唑胺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胸部摄片都得到明显改善,细菌清除率也升高。同时,血白细胞及乳酸水平,同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明,利奈唑胺能很好清除MRSA,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机体的氧代谢改善及组织灌注均有好转,且患者对利奈唑胺有较好的耐受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国外研究报道,1 046例临床试验患者中,利奈唑胺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恶心、呕吐、失眠、便秘、皮疹和头晕等;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异常、尿素氮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症等[3],偶见可逆性的骨髓抑制[4]。本试验结果显示,不良反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与病例较少、用药时间较短有关。

利奈唑胺(linezolid)为第一个人工合成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广谱的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特别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有良好抗菌作用。利奈唑胺可与50核糖体亚基P位点结合,抑制fMet-tRNA与P位点的结合,抑制70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及肽键形成过程中肽链由A位向P位的易位,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作用[5]。由于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和方式,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故具有优越性。利奈唑胺还具有强大的组织和体液穿透性,能迅速达到感染部位,尤其是在肺上皮细胞衬液中穿透率高达100%[6]。此外,利奈唑胺在给药后24 h内肺上皮细胞衬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利奈唑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90,这也是利奈唑胺对MRSA所致的肺部感染疗效显著的另一原因[7]。利奈唑胺具有肝、肾双通道排泄的特点,利奈唑胺60%可由肝脏代谢,30%由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轻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入住ICU的老年患者而言,常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且免疫力低下,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肝肾功能不全,利奈唑胺更是治疗老年MRSA肺炎的上佳选择。对于那些尚无病原学确切依据,但存在MRSA感染高危因素的老年重症患者,早期应经验性选择覆盖MRSA的抗菌药物。利奈唑胺作为全新一代的抗MRSA药物,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考虑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1]胡必杰.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时间对病原构成影响的回归性队列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2):116.

[2]汪 复.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

[3]French G.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linezolid[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3,51(2):45-53.

[4]Green SL,Maddox JC,Huttenbach ED,et al.Linezolid and reversible myelosuppression[J].JAMA,2001,285(10):1 291.

[5]Skia J,Stefani KW.Linezolid-novel antibiotic for the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linfections[J].Wiad Lek,2006,59(9/10):727-731.

[6]Boselli E.Pharmacokinetics and intrapulmonary concentrations of linezolid administered to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J].Crit Care Med,2005,33(7):1 529-1 533.

[7]Conte JE Jr.Intra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of linezolid[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5):1 475-1 480.

猜你喜欢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题西林壁
蓝光漂白使葡萄球菌黄素降解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那一抹金黄色
西林教案160年祭(外一首)
金黄色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