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地级市的“70后”

2012-03-09 02:03■胡
决策 2012年12期
关键词:现任市委书记党政

■胡 骏

从公开发布的简历资料来看,从共青团工作切入是他们晋升的主要路径之一。22人中有共青团经历的是15人,约占70%,其中,直接从共青团省委书记或副书记岗位转入的有13人。

10月1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代会上,廖飞当选为黔东南自治州州长。出生于1972年10月的廖飞,是最近一位担任地市级市长的“70后”。放眼全国,在最近两年省市县乡四级大换届中,有22位“70后”年轻干部出任地级市党政“一把手”,其中担任地级市市长(正厅级)的有13人。

人们都深知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身上的责任与影响力,他们的出现与人们对这个岗位上的大多数人的形象有差别,他们能否担当起这个担子?为什么是他们?他们的未来走向如何?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人们探究的热点。

他们的路径

梳理这22位“70后”地级市党政“一把手”的简历会发现,他们参加工作后用20年左右的时间走上现任岗位,晋升路径与一般人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曾对地级市市委书记做过分析研究,走上这个岗位,一般要经历省直机关部门正职、市委副书记等若干个关键岗位,用时在30年左右,初任市委书记平均年龄为50岁。这其中的较年轻者,大约20%左右,大都是来自于共青团系统,或者上级领导机关下派平调任职,也有部分高校或大企业的平调任职,这些“70后”市长的路径也大致如此。

从共青团工作切入是主要路径之一。22人中有共青团经历的有15人,约占70%,其中,直接从共青团省委书记或副书记岗位转入的有13人。比如,原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陈东,现担任揭阳市市长;原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张思亮,现任黑河市市长;原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孙爱军,现任菏泽市市长;原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陈昌旭,现任毕节市市长;原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丁晓强,现任咸宁市市长。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共青团系统晋升时,也常有短暂地方党政机关任职、交替晋升的过程。

在上级机关提拔后平调到下级机关任职也是重要路径。毋庸置疑的是,相比于在基层一个级别要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级别较高的上级机关,费时就少得多,这使得一些优秀人才在较年轻时就能走到较高的行政级别。一旦有机会,他们平调到下级机关任职就超越了同龄人。现任浙江衢州市委书记陈新,曾任中央办公厅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到副局级秘书、正局级秘书,挂职宁波市委副书记,后任职宁波市委副书记,2012年3月,调到衢州担任市长职务,2012年5月,任衢州市委书记,他的升迁就是典型路径;还有现任南宁市市长周红波,作为目前省会城市中唯一一位“70后”市长,他的晋升路径也大致如此。

在企业任职到相应级别后转入党政机关也是一个渠道。在中央加大企业与党政机关交流后,一批在企业中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在组织遴选之后进入党政机关担任要职。傅振邦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国三峡总公司工作,从湖北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上,调到襄阳市任市委常委、副市长,2012年8月任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与他类似的是江西省新余市市长刘捷,2008年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调任湖南省商务厅厅长,2011年12月跨省调动来到江西新余市。湖北省孝感市市长滕刚,2011年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调任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从此走上政坛,现任湖北省孝感市市长。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央和地方的用人政策与环境的变化。首先,2009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加大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培养年轻干部的力度;2010年,中央和地方60多位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又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和年轻化。其次,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干部队伍建设举措的力度。湖北省2011年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大量年轻官员出现在湖北政坛,标志性的是已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70后”汪鸿雁,还有备受媒体关注的神农架林区区长周森锋。22位地级市党政一把手中,有3位“70后”市长来自于湖北省,分别是咸宁市长丁小强、随州市长傅振邦、孝感市长腾刚。

晋升的基础

笔者在梳理这些“70后”地级市党政正职时,发现一个现象,尽管媒体十分关注他们,但是没有遭遇“80后”县官们那样的“习惯性猜疑”。人们对“70后”市长更多的是观察和对未来的预测,这与他们的岗位和他们的素质都有关。

地级市党政正职属中高层领导,这个岗位是在高层省部级与基层县处级之间的关键性重要岗位,但不像县委书记、县长直接面对群众,而更多的是对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大局的掌控,这就使他们能立足发展大局来思考和推进本地区发展。因此,这个岗位对知识基础、对视野的要求甚高。前年一份研究资料表明,只有不到30%的市委书记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的,七成以上是从省直以上部门起步的,但他们都有很好的学历。这些作为高级干部后备力量的“70后”,人们对他们学历和视野的要求就更高。

从公开发布的简历来看,这些主政一方的“70后”,80%都有很不错的学习经历,大多出身名校,有的还是博士。如贵州黔东南州州长廖飞,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菏泽市长孙爱军,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本科,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业外贸专业硕士、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还获得美国杜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南宁市长周红波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咸宁市长丁小强毕业于武汉大学,随州市长傅振邦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时,这群“70后”中相当一部分还有高校工作经历,如孙爱军、丁小强,这使得他们的高知背景深厚。

从任职时间上来看,这些“70后”地级市党政正职,80%出生在1970与1971年,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亲历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这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有极大影响。尤其在他们逐步走上领导岗位后,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与贯彻,对他们影响深远,因此,他们大都勇于开拓创新,自觉推进科学发展。如现任新疆阿勒泰地委书记刘剑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用绿色发展理念拓宽矿产资源城市的发展思路;而在黑龙江,打造“中俄风情之都”,成为黑河市市长张恩亮的梦想与追求。

压力与前景

全国现有332个市地州盟(不包括4个直辖市的区),平均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400万,而4个直辖市的各区虽然面积不大,但都地位独特。因此,地级市的党政正职责任重大,影响同样也重大。2011年,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地州盟)党政正职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对市委书记、市长实行重点管理,而这些“70后”党政正职,除上海奉贤区委书记时光辉外,都是最近两年里在加强管理中上任的,机会与机遇弥足珍贵。

同时,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从工作上看,他们首先要对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负责,既要认清本地发展的优势劣势,又要对工业化、城镇化等经济规律善于利用,因地制宜推进科学发展;其次要对社会稳定负责,改革进入深水区,各方面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协调困难,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都发生在市县,稳定的“第一责任”承担起来不易;其三是对一个地方老百姓负责,要顺民心聚民意、谋民利求民富、保民生解民难,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其四要对党的建设负责,一个地方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干部,要通过抓党建、抓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面对这样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70后”市长们首要的是要转好型,尽快按新岗位要求来塑造自己。近七成从共青团岗位转过来的,首先要从较务虚的工作转向务实,踏踏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从企业转岗过来的,首先要摈弃单纯追求经济指

标的观念,或者说是抛弃长期形成的逐利偏好,要讲经济,更要讲政治,和谐社会建设有自身的规律。有高校和科研岗位背景的,要注重向社会学习,要习惯在不确定的诸多变量中寻求最优选择,学会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谋求地区发展。

当然,这些一路走过来的佼佼者,由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使他们难以避免一些短板。首先是他们基层经历相对较少,在低层岗位待得时间短,这就导致他们对社会低层了解比较少,在未来决策中兼顾各阶层利益时缺少直观感受,同时,也与基层群众缺少了自然的联系纽带,与老百姓缺乏共同艰苦奋斗后形成的感情。因此,如何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切实把群众放在心上,是他们必过的一关。其次是他们过去面临的复杂局面和尖锐矛盾还不算多,一旦面对几百万人的不同诉求,面对不同时期产生的各种矛盾,他们从身体到心理都要经历一番洗礼。

现在,全国有6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地级市党政正职只有600多人,只占千分之一。5万多各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这些地级市党政正职也只有百分之一。而这些“70后”,又是这600多人中的3%,所以,能在这个年龄段走上现任岗位,是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也是他们人生难得的际遇,也让人们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前景充满美好期待。

有资料表明,省委书记中七成有市委书记任职经历,这在近两年还有加强的趋势,十八大的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中,6人有省委书记任职经历,另外一位也担任过地级市市委书记。而一份资料表明,省委书记在初任市委书记时的平均年龄为41岁,他们正赶上这个节拍。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31个省市换届中产生的13位“65后”省委常委,关注一下十八大上当选的9位“60后”中央委员,他们的经历也有相当的相似性。因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其中意志坚定的优秀者,还有可能走上更高岗位,并进而影响到中国未来的政局走向。”

今年7月,中组部举办的一次市委书记培训班上,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说:“大家从走上这个岗位起,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对几百万人甚至是上千万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领导干部,你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这些人民,你的决策和政绩要被这些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永远评说。这都是要载入市志史书的。”因此,尽管这些“70后”有着很好的仕途预期,但我们希望他们做政治家而不做政客,希望“70后”的地级市党政正职能实实在在做出自己的政绩,磨练提高自己,期许他们对社会有更大贡献。

尽管这些“70后”有着很好的仕途预期,但我们希望他们做政治家而不做政客。

(作者系本刊特约观察员)

猜你喜欢
现任市委书记党政
郭良坤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十八大后被“串”起来的落马市委书记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市委书记、市长来我们老区村办公了!”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
A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