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2-03-27 01:26马艳梅
河北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功能性我院心理

马艳梅

功能性消化不良时一种广泛发生于人群中的消化科疾病,患者虽不易被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但临床上常具有消化不良、腹胀、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选取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探讨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并得到了十分不错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均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经超声、CT检查均无发现肝、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查看病史,无其他慢性病、遗传病等病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9.8岁;病程3~48个月;试验组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8岁;病程2~53个月。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式有:(1)药物干预:由于患者具有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我们采用吗丁啉等促进患者消化功能的药物来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胃排空[2],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病痛以达到控制患者不良情绪的目的。(2)相关健康知识宣讲:我院要求主治的临床医生要耐心讲解,相关医护人员要和患者多交流多沟通,使患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一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减少患者的的困惑。(3)心理干预:我们不仅要求相关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给予安慰、关心和鼓励,并且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要比往日更加关心,照顾患者,多和患者交流,积极开导,消除患者的消极思想。(4)行为干预:我院提倡并实施了一些文体活动如散步、游泳、唱歌等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5)饮食护理:功能性消化患者的饮食往往是最值得我们医护人员关注的一项内容。所以,我们通过控制患者的饮食,使患者多吃清淡和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如藕(有学者指出,藕不仅具有通气,安心养神的效果更对脾和胃功能的保健具有积极作用[3]),稀饭、蔬菜、水果等以利于患者的消化通气,减轻患者的饮食消化不适症状。所以饮食护理是我们此次实验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护理干预内容。

1.3 症状评定方法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法,根据我国的常规标准,将SAS>50者诊断为焦虑症状阳性,将SDS评分>53者诊断为抑郁症状阳性[4],对2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分,对2组患者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过后,根据SAS和SDS评分法对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SAS、SDS评分对比n=60,分,±s

表1 2组SAS、SDS评分对比n=60,分,±s

注:与试验组比较,*P <0.05

?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达20%~30%。患者常有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常由于消化不良而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导致消瘦,对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常由于消化功能障碍,食欲不佳,加上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并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胃肠功能,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通过此次实验,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试图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起到较大的帮助。据有关报道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胃排空延迟,胃窦、幽门、小肠运动不协调有着极大的关联,小肠的异常运动,胃及胆囊功能的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大的影响[5]。所以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使用了吗丁啉等增加胃动力的药物来控制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减轻患者病痛,从而影响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次,我们还十分注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心理层面上的干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宣讲,使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不适症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消除患者内心的困惑和不必要的担忧。相关医护人员时常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发现异常及时开导,并且配合患者家属,更加细心照顾和鼓励患者,使患者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最后,我们还加强了患者的情绪宣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散步,打乒乓球,唱歌等文体活动使患者得到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释放内心压力的机会。

经过治疗,我们发现试验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实验,我们看出: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自然,平和地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1 李瑜元.功能性肠道病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治疗.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7,25:105.

2 王化虹,刘建湘,迟雁.新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标准-罗马Ⅲ标准简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451-1453.

3 孙玉凤.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紧张.河北中医,2008,30:667-669.

4 瞿金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2009,18:1823-1824.

5 卢学龙,陈小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73-76.

猜你喜欢
功能性我院心理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心理感受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