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十字路口的断想

2012-04-01 20:48李琳
大众标准化 2012年10期
关键词:李琳红绿灯信号灯

□李琳

红绿灯十字路口的断想

□李琳

咦,今天这里的交通怎么会如此畅通?

我每天上下班都会途经太原市王村南街与体育路交叉口,由于体育路从今年3月份就开始修路,因此十字路口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临近竣工期的缘故,护栏时不时地开放,由于没有交通信号灯,大大小小的车辆为了想“行个方便”,往往是见缝就插,互不相让,所以这里常常拥堵不堪,空气里也总是充斥着滴滴嘟嘟的喇叭声,叫人听得好不聒噪!

今天为何一改拥堵常态,一下子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哦,行至近前发现,原来是在十字路口中央设了个临时的红绿灯。这“临时”的定义是有根据的。第一,高度不够,通常交通灯都会设置得比较高,便于车辆在远处即可识别;第二,信号灯的底座有4个轮子,应该是可以随时移动的,但为了将其暂时固定,有关人员特意在其4个角上垫上了砖头(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高度)。

虽说这临时的红绿灯与新修的平整而宽阔的柏油马路颇有些不相称,甚至还显得有几分寒酸,但是却真的不能小瞧它。正是有了它,缓解了这里的燃眉之急,交通不再杂乱无章;有了它,这里的车辆和行人不再抱怨,不再有这样那样的摩擦;有了它,这里的环境不再嘈杂……

就是这小小的,不起眼的红绿灯让我感觉到,其实在一些情况下,品质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适合就是最好的。在秩序面前品质可以退而求其次。有时候一味地追求完美会成为一种负累。就像上面的情况,虽说没有用上最先进的信号灯,但是为了保证交通畅通,权宜之际,用上了简易信号灯。这乍看上去,虽然显得不那么完美,但是却达到了井然有序的状态,就说明是好的。

这好比专门供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在年轻人看来或许字体大得都有些“显愣”,机身轻得好像玩具手机,功能更是少得可怜。其“品质”确实不敢让人恭维,但却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还是那句话,最适宜的就是“质量”最好的。

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就曾经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这一观点。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

这一定义有2个方面的含义,即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人们使用产品,总对产品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往往受到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变化,会使人们对同一产品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要求的满足程度,反映在对产品的性能、经济特性、服务特性、环境特性和心理特性等方面。因此,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并不要求技术特性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诸如:性能、成本、数量、交货期、服务等因素的最佳组合,即所谓的最适当。

从质量专家的观点看来,可以印证:质量的好坏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实质上就是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所以说,不必刻意地追求最好,只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李琳红绿灯信号灯
李琳:当好“三员”带头干 脱贫攻坚勇担当
交通信号灯
红绿灯前
神奇的红绿灯
信号灯为什么选这三个颜色?
会说话的红绿灯
安装在路面的交通信号灯
红绿灯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