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2-04-01 22:20汪建军郭启琼王社英
长江蔬菜 2012年10期
关键词:石阡县蔬菜基地蔬菜

汪建军,郭启琼,王社英

(1.贵州省石阡县农牧科技局,555100;2.石阡县汤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汪建军1,郭启琼2,王社英1

(1.贵州省石阡县农牧科技局,555100;2.石阡县汤山镇农业服务中心)

为改变石阡县蔬菜种植模式,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分析了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以及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石阡县今后应从改变思想观念、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改变经营模式、确保产品安全、扩大销售市场、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优势,积极引进有实力的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并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蔬菜生产加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产业发展对策

蔬菜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食品,是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蔬菜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由大众化向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石阡县蔬菜生产为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种植效益不高。近年来,石阡县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优势来培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石阡县蔬菜种植面积5 706.7 hm2,产量8.54万t。2011年4月2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转发贵州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52号)文件中,石阡县被列为杭瑞高速公路沿线夏秋喜凉蔬菜产业带19个重点县(市)之一。石阡县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优势,积极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培育本地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蔬菜生产加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1 石阡县蔬菜生产现状

1.1 商品蔬菜基地面积逐步扩大

为在蔬菜生产上有一个大突破,2009年石阡县县政府成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石府办发[2009]101号),拿出20万元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石阡县县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引进了福建客商,成立了贵州先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坝镇建蔬菜基地20 hm2,产品除销售本地市场外,还销往上海、福建、广东等地。近年来,在省、地、县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石阡县商品蔬菜基地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在中坝镇河东建立商品蔬菜基地13.3 hm2,汤山镇万安村和香树园村各建立商品蔬菜基地6.7 hm2;2010年在中坝镇河东建立商品蔬菜基地66.7 hm2;2011年在中坝镇河东、白沙镇瑟琶沟、龙塘镇大屯、石固乡桂花、花桥镇冷水坝建立5个66.7 hm2商品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辣椒、生姜、白菜、蚕豆、黄瓜、豇豆、糯玉米等。基地主要采取“公司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市场”的模式运作,基地建设上档次、上规模,经济效益好,示范作用明显。

1.2 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

2008年,在省地业务部门和石阡县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县农业局在中坝镇河东村建设蔬菜大棚20个,面积6 670 m2;在大沙坝乡龙硐村建设蔬菜大棚6个,面积2 000 m2。近年来,汤山、大沙坝、中坝3个乡(镇)农户自行建设蔬菜大棚10余个,面积0.3 hm2。由于蔬菜大棚面积有限,并且缺乏技术支撑,能够供应市场的反季节蔬菜量很少。2009年县政府投资100余万元在中坝镇河东村建设库容为100 t的冷库1座和田间喷灌设施13.3 hm2;在汤山镇农贸市场为企业开设销售窗口;划拨土地为企业修建办公楼及厂房。近年来,本县还为蔬菜基地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台。2008年石阡县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对上市蔬菜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2010年中坝镇河东70 hm2蔬菜基地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地,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产品。

1.3 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壮大

目前,全县有蔬菜生产企业4家,即贵州先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天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阡县谊兴农林有限公司、石阡县和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有专业合作组织3个,即龙塘镇丁场屯蔬茶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石阡县本庄镇庄乐村果蔬专业合作社、中坝镇蔬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拓宽了生产、管理和销售网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促进了本地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近年来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外面学到了发展蔬菜生产的技术,回乡发展蔬菜生产,蔬菜种植大户崛起。据统计,石阡县种植面积在3.3 hm2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有10余户。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的高标准种植模式和生产经营,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1.4 加大培训力度,种植技术不断提高

近年来,石阡县为了提高技术人员及蔬菜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派出技术人员到贵州省农科院、西南大学等单位学习,参加省、地业务部门的技术培训,到外地参观学习。全县每年举办的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20期以上,参加农户达2 000人次以上;同时,技术人员狠抓技术普及推广和试验示范,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培训农民。通过学习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技术,以及先进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高效经营模式,石阡县种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不断提升,逐步推进石阡县蔬菜生产从无序到有序,并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 石阡县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观念落后,严重阻碍了商品蔬菜的发展

目前,石阡县的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思想观念相对较为落后,商品意识淡薄,种植的蔬菜主要是满足自食的需要,余下为数不多的蔬菜才拿到市场上出售,数量少、品种杂、质量差;大多数属于季节性蔬菜生产,分散、随意的种植习惯和经营格局以及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难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供销渠道,占据相对固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难与大市场、大流通相对接,使蔬菜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投入少

石阡县对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在交通运输、市场建设、蔬菜储藏加工等方面相对落后。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差,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靠天收的瓶颈未得到改变,直接导致蔬菜减产或绝收,农民种菜积极性也随之下降。虽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蔬菜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但缺乏政府经费的投入,仅靠蔬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的自觉意识种植,要做大做强全县蔬菜产业极为困难。

2.3 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本县蔬菜生产中新技术、新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还较低,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尚属传统型、经验型,单产水平较低。由于农民的信息不甚灵通,且怕担风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设施在石阡县难以及时推广应用,影响了蔬菜生产水平的提高。另外,石阡县农牧科技局经作站以及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因此,本县蔬菜种植技术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都相对较差。

2.4 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

蔬菜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但本县蔬菜生产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缺乏总体供求信息的引导,靠市场反馈难以奏效,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同时菜农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过剩情况,不仅影响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3 石阡县发展蔬菜生产的对策

3.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蔬菜生产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突破小农思想的束缚,破除“种粮是主业、种菜是副业”的思想,树立“种菜好致富”的理念,激发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投身蔬菜生产的原动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蔬菜生产,以外地的先进经验启发农民、以本地致富典型引导农民、以扶持政策鼓舞农民、以政府的投入激励农民,使其摒弃怕担风险、信心不足等消极畏难情绪。各级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的所需、所盼、所急、所忧,不断完善和出台有关小额信贷、生产发展、销售流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3.2 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推进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种植

应建立一批高标准、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将现在的分散种植改为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生产,使蔬菜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蔬菜基地的经济、社会效益。要依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商品蔬菜流向,确定蔬菜基地生产的骨干品种,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向市场提供大批量商品蔬菜,形成特色。

3.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

在推广服务、加强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下功夫,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科技人才集成和生产者素质的提高,保持占有市场的活力,实现良好的生产效益。一是充实技术队伍,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二是加大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力度。三是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和引进。四是高度重视良种的推广应用,加速蔬菜品种的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

3.4 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服务组织,构建完整的蔬菜产业链

培育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稳定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产品价值的有效载体,是带动蔬菜生产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快引进、扶持和培育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石阡县蔬菜发展的关键。通过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外开拓市场,建立稳固可靠的营销网络;对内组织生产、筹措资金、协调关系、规范行为;采取“公司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形式,把分散的菜农组织起来,统一管理和经营蔬菜生产,化解蔬菜生产经营中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3.5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保证蔬菜产品安全

石阡县农业生产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无公害蔬菜产业刚起步,蔬菜生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需求。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合成物的控制,建立健全蔬菜检测体系,使蔬菜产品达到优质、无公害的标准和要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3.6 建立信息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

市场是连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桥梁。要因地制宜建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集散市场,便于蔬菜产品集散及转运。建立市场信息网络,配备功能齐全、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及时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以及快速、准确的科技信息。健全中介服务组织,搞好产销信息服务,促进规模化经营。

3.7 加大政策扶持,确保蔬菜生产稳定发展

蔬菜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又是一个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约的弱质产业,因此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要结合石阡县实际,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对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按照种植面积给予补助,对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等。要广辟投资渠道,统筹县内涉农资金,实行资金集中捆绑。要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以财政资金作引导,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为补充。当前迫切需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在产销信息服务、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促进蔬菜生产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hiqian County

WANG Jianjun1,GUO Qiqiong2,WANG Sheying1
(1.Shiqian County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Bureau,Guizhou 555100; 2.Tangsha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Shiqian County)

In order to change the vegetable cultivation mode and improve the vegetable planting benefit in Shiqian count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Shiqian county,and pointed out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as follows:changing planting concept,strengthening base construction,improv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changing operation model,ensuring product safety,expanding sales market,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The paper also put forward that we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Shiqian county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local advantages,introducing the strong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encouraging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taking part in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process.

Shiqian county;Statu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vegetable industry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0.030

汪建军(1971-),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果蔬技术推广与服务,E-mail:gzsqwjj@126.com

2012-01-13

猜你喜欢
石阡县蔬菜基地蔬菜
奇怪的蔬菜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蔬菜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