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文化的主导作用

2012-04-07 12:53陈留根
关键词: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道德

陈留根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前者对后者是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这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根本,全面主导社会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学文化也是应有之义。

一、马克思主义主导大学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内容。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为基础,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了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也毋庸置疑地主导着它的性质与发展,为它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规定大学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之上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我国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学文化有本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本身具有社会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里,会形成不同的大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大学文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而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思想上层建筑中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大学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大学这种文化组织的精神存在形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里的特殊表现;从上层建筑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规定着大学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大学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或其他社会形态的大学,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原因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规定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指导思想不同,它是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和精神动力的思想,价值取向明确。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呈现出这样的价值特征。建国之初,《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国高等学校应根据共同纲领的第41条和第47条的规定,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这就规定了大学的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党所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口号,正确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义”[2]。可以看出,虽然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文化为政治服务的色彩,但它所蕴含的教育要面向社会实际、面向生产实践的思想,强调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的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也规定了大学文化的价值追求。

(三)马克思主义主导大学文化的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规定、引导着我国的大学文化,使大学文化成为先进文化。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大学文化主体践行马克思主义,遵循大学教育规律,服务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等等,都是大学文化先进性的体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在发展着,这给马克思主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大学文化指明发展的方向。比如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二为方向”,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等思想,都为各个不同阶段的大学文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丰富和发展了大学文化的内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3]。大学文化既要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要保证方向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大学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它为大学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大学文化的主题

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决定了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统领大学文化主体的思想和行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主导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

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思想观念系统,是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观念体系的总和”[4],在大学文化中居于支配地位,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在我国,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规定大学文化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先进与落后之别,要想使大学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和先进的理想信念。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胡锦涛指出:“正确的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5]一个人是如此,一所大学也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当代中国唯一能够正确解决中国前途命运的理论,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对人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新人时,明确指出,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且把有理想和有纪律看作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更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决定了中国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我们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体现在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精神文化还是其他形式的文化,都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导,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精神力量,是大学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邓小平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毫无疑问,这一理想信念,显然不是一般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在当代中国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着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文化的主体是生活、工作于大学之中的一切大学人。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大学文化的存在形式,要保证大学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建设中,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引大学人共同前进的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7]我们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走过弯路的,中国的大学文化建设也是走过弯路的。正是由于我们在前进过程中有过经验,也有过教训,我们才更加明白保持正确前进方向的重要性。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竖起了引导中国前进发展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人同样具有导向意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大学人健康发展。人在其存在的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人也不例外。大学人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只有和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相一致,才能变为现实。如果离开社会的共同理想,单纯从某一个大学人的角度出发去追求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这样的理想和价值是注定不能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各民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标,如果大学人在日常行动中不与这一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就不可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定位,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自然也就不会成功,这显然不利于大学人自身的健康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我们有效应对错误思潮的挑战。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时期,西方一些社会思潮趁着我国改革开放时机大肆涌入,对一部分大学人的理想信念形成了冲击。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些人对我国的现行政策不能正确理解,认为中国在搞资本主义;一些人认为只要能够发展社会财富,能够使生产力得到提高,没有必要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些人由于受到资本主义腐朽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切向钱看,追求极端个人主义和即时享乐主义,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扭曲。这些错误观念也会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面对这种严峻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领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大学文化精神

大学文化像任何文化一样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是大学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无处不在,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精神的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育贯穿大学文化的始终。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强调的问题。毛泽东在1935年就曾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8]1939年他又对民族精神进行了初步的概括,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9]在邓小平的倡导之下,198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要求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的灵魂,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爱戴之情,就不可能指望他能够对社会对民族的发展起多大的作用,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及其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关于民族精神,江泽民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做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0]这些内容也是大学文化能够形成的基点。民族精神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但它的本质内涵无疑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融为一体的,爱国就是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连的。”[11]大学文化无疑应当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精神内涵。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文化永葆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大学文化来说也是这样。只有大学人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当作自己应该提倡、推崇、遵循和践行的重要价值理念,大学文化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才能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一,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术性,学术性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离开创新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大学文化也就无从谈起。其二,大学文化和别的社会文化一样,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体系,它需要对其不适合大学人需要的内容加以改革,同时需要加强同其他社会文化,包括外国优秀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对它们当中于自身有用的东西加以借鉴,从而在改革和借鉴中实现创新,实现自身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在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但深深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体现在大学文化内容的各个方面。

一是民族精神体现在以大学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各种文化形式之中。文化的传承即是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内在动力,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深深地烙上民族精神的痕迹,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学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形式中都有体现。

二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大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大学文化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作为新知识新思想的首先接受者的大学人,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改革和创新欲望更加强烈,日常行为更具有时代性。这不但体现在大学精神文化和大学行为文化之上,还体现在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之中,大学人根据时势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创造出新的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大学环境;在大学学术文化和网络文化中,改革创新精神更是需要得到充分彰显的领域。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文化的道德基础

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有道德”是“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有很强的道德教育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大学文化的道德基础。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文化指明了道德价值取向

荣辱观是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体现和表达,是推动人们形成价值认同,把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的心理机制,也是人们实现从价值观念到价值实践、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转化的内在动力[1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反映,其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大学文化指明了道德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道德文化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荣辱观的载体是人,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会有不同的荣辱观。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荣辱观是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体现着这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核心文化精神。因而,一个社会的荣辱观,存在和表现于这个社会的文化;一个人接受荣辱观,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文化[1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大学的大学文化道德教育无疑要反映和体现这一性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文化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荣辱观作为经济基础的产物,不同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道德内容。在私有制社会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根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决定着其核心道德观必然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利益关系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人民群众当家做了主人,不同阶层和集团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而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核心道德观,其具体表现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有其具体的内涵,“八荣八耻”是它基本内涵的具体体现。这些内容构成了大学文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面。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文化指明了道德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大学文化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教育和熏陶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为时,应当遵循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培养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人提供了道德评判标准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人明确指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道德规范。大学人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大学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观,首先必须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一个明确的规范体系,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道德规范,通过“八荣八耻”的表达,让大学人明白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道德的是非标准是什么,旗帜鲜明,一目了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人提供辨别社会主义道德观和非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评判标准。荣辱观是社会经济的产物,它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都有不同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标准;在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不同群体间,道德评价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在众多的道德标准和评价体系里,总有一个各群体趋同的、由国家和社会制度认可的道德评价标准体系,我们称之为主流道德评价体系”[14]。在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它明确表达了对国家、对人民等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即国家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人民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科学荣辱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劳动荣辱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待人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义利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法纪荣辱观,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生活荣辱观,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8.

[2] 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7.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4] 王少安,周玉清.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3.

[5] 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N].1999-5-5(1).

[6]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7]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7.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23.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559.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975—1997):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02.

[12] 唐凯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N].光明日报,2007-8-14(9).

[13] 袁贵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5):19-22.

[14] 钟信芳.大学应努力践行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24.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道德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