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全体理事会在威海召开

2012-04-07 14:38文子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报理事会学报

刊中报

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全体理事会在威海召开

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全体理事会议于2012年6月19日——21日在山东威海召开,来自中央电大、江西电大、浙江电大、重庆电大、内蒙古电大、天津电大、山西电大、陕西电大、广东电大、河北电大、山东电大、西安电大、安徽电大、江苏电大、四川电大、北京电大、河南电大、海南电大、上海电大、黑龙江电大、湖北电大和湖北恩施州电大的3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协会理事长、中央电大原副校长孙绿怡,中央电大党委副书记张少刚出席会议。会议由秘书长尹伟中主持。

理事长孙绿怡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明确了协会的性质和主要任务,总结了本届理事会的工作。孙绿怡强调,本届理事会确立了服务电大开放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宗旨,着力推进学科研究;对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建树做出了贡献;助力现代远程教育的队伍建设,推出了电大学者;加强新闻宣传,开通了面向社会的窗口;贴近学生,为进一步做好学习支持服务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理事会下一步的工作,孙绿怡建议,要坚持协会的宗旨,服务开放大学建设;要办好学报,提高学术品位,支持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要办好校报,成为服务学生、面向社会的窗口,体现大学文化;要与时俱进,善于利用新媒体,发挥新媒体优势。

在全体会上,江苏电大马良生、陕西电大张君宽、河北电大宋悦和四川电大田党瑞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办报、办刊的相关信息与实践探索的体会与经验。中央电大科研处处长孙福万对征集“国家开放大学论丛”《学术探索与系统变革》一书稿件作了说明。

在分组会上,各理事单位的代表充分交流了各地办刊、办报的相关信息与经验。大家认为,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各地电大学报、校报的内容质量得到了提高,报刊形式、版式有了较大改善,为本校及电大系统提供了教学、学术支持,对电大系统的科研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形成了能吃苦、能战斗的专业化队伍。大家认为,办好学报、校报,今后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包括避免各地电大学报的同质化,进一步开发学术资源,建好特色专栏,处理好提高学报质量和服务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等。

会议选举了新一届常务理事会,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共十名:尹伟中、田党瑞、冯雪飞、冯琳、宋悦、杨荣星、张小可、张少刚、张君宽、曹凤余(以姓氏笔画为序)。经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张少刚任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冯雪飞、冯琳、宋悦和张君宽任副理事长。经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孙绿怡担任第五届常务理事会顾问。尹伟中任秘书长,曹凤余任副秘书长。

会议期间,秘书处就2007年12月——2012年6月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财务收支情况向各位理事做了汇报。

新任理事长张少刚代表新一届常务理事会讲话。他希望大家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电大系统报刊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适应中国开放大学发展的学报和校报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战略转型期作为学报、校报和科研的任务。他强调指出,学报和校报在电大发展中具有相当的推动力、影响力,全国电大三十多份学报和二十多份校报,要形成互动,建立文化高速公路,发挥各自的优势,既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在全国电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希望编辑记者协会的理事们认真研究一下下一阶段中国电大编辑记者协会的工作。协会的工作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应该建立激励机制,组织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多做一些促进电大报刊发展和促进电大事业发展的工作。

中央电大科研处处长孙福万、科研处管理部主任陈守刚,新闻宣传办《中央电大时讯》编辑部主任何菁应邀出席。

我校学报常务副主编张玉秀教授作为理事参加了会议。

(文 子)

猜你喜欢
校报理事会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理事会理事
致敬学报40年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