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野下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

2012-04-07 22:35李钟麟谢丹桔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气质

李钟麟谢丹桔

(湖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南 永州 425100;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女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之一。自从阶级对立的产生,女性的地位就每况日下,不仅受到经济剥削,还受到政治的压迫、文化的奴役,阶级的、宗教的、家庭内部的、种族的、民族的、性别等各种压迫。她们被排挤在社会体制之外,是社会中被异化了的一类人。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

利;因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

[1]P7马克思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也提出:“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2]P571由此可见,女性的解放问题与人类走向全面发展道路是密不可分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专注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来解决女性问题,她们认为女性的解放不仅是政治文化的解放,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解放。

一女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意识形态

霍克海默曾对西方哲学史作出过如下概括:“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坚持认为妇女不是完全成熟和有责任感的存在……男人是完美的存在,女人则是受挫的男人,低劣的男人。”[3]P239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人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人不就女人的本身来解释女人,而是以他自己为主相对而论女人的,女人不是天然进化发展形成的一种人类。对男人来说,女人所表现在他们眼中的只是一个性感的动物,她就是‘性’,其他什么也不是……男人是主要的,女人是附属品而已。”

通常人们都认为女性哺乳与养育孩子的能力和由她们承担照顾孩子之间具有自然而然的联系,认为女性承担母职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正是这种理所当然,使女性在对母职这一角色上心理和意识形态上的认同感增加。女性的这种意识形态会通过许多途径起作用:(1)习惯的用自然差异来看待和解释社会的性别问题,包括家庭内外的性别劳动分工,认为这种分工是由生理差异的结果,把家庭看作是自然的而不是文化的创造结果。(2)在看待女性的工作上,认为只是对丈夫或家庭收入的补充,因而对女性所受到的歧视、低酬劳、较高不就业率的现象认为是正常的。(3)女性在选择所从事的工作中,大多都以从事职员、服务人员、教师、护士、售货员等工作类型为主,这些工作是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延伸。更加强化了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角色的刻板形象。(4)女性在对孩子的照料中,把母职的意识形态模式和心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使女性更具有女性气质,男性更具有男性气质。

(二)经济、文化背景

女性问题的产生源自于阶级的产生。恩格斯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4]女性是第一个受压迫的阶级,社会通过人类异性恋、家庭和婚姻制度、通过法律和文化制度,构成了妇女受压迫的基础,对妇女的压迫也是阶级体制的开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基础在于物质条件的改变影响到人们的家庭关系结构。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种文化或父权制或价值观都把压迫妇女作为基本要求。”[5]P209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妇女受压迫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男人和女人都处于被剥削地位,都受资本主义的剥削;(2)家务奴隶制与工资奴隶制在特性与本质上是相同的,工作的妇女作为工人而受剥削,不工作的妇女作为未付工资的奴隶受剥削。

二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女性解放道路

(一)家务劳动社会化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本斯顿在《妇女解放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思想,即让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把原来在家中大部分由女性承担的属于私人劳动的工作转到公共经济中来,由社会共同承担。比如,对孩子的责任不再单独由各自的父母承担,而是由全社会承担,像吃饭由公共食堂提供等。这样做的好处是让那些原本由女性主要承担的且不被重视的劳动,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能够给予女性应得的尊重,而不再把女性看作是受人供养的人。由于女性可以不必再承受劳务劳动和工作的双重负担,不再以矛盾的心情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分配自己的精力,因此她们的生活会变轻松,心情会愉悦,心理健康善也会极大改善。女性可以更专注于更广泛的领域内工作并取得成功,男性也可以加入到从事社会化的家务劳动中。这样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发展领域。

(二)家务劳动工资化

另两位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科斯塔和詹姆斯在她们合著的《妇女与社区的颠覆》中提出了家务劳动工资化的观点,即应该给女性的家务劳动支付工资。这个工资是由国家或政府、雇主,而不是丈夫、父亲这样的个人支付。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对家务性质的了解,加强人们对家务劳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承认了女性是生产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让女性的政治活动合法化。然而这些设想一经提出,就面对了许多质疑。例如,如何对家务劳动进行准确的计酬;计酬后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更加趋向商品化;计酬后女性将被名正言顺的留在家中全心全意服务,这不仅没给女性带来自由和解放,而是剥夺了女性的自由等等。

(三)消除性别分工

哈特曼认为,要从根本的解释女性的不平等问题首先要消灭性别分工,他认为是性别分工导致女性无论在工厂还是在家庭中都处于劣势,而女性在家庭中和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加强的。“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从属地位加剧了她们在家庭内的从属性,在家里的从属性又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从属地位。”[7]P74因此,只有消除了性别的分工,才能解决女性的不平等问题。

(四)与资本主义父权制作斗争

父权制是指男人之间用来统治女人的一整套社会关系。然而,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已由过去的直接控制转向现代的间接控制,即主要通过一夫一妻制婚姻、女性负责生育和抚育孩子、女性承担家务劳动、女性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等社会体制来实施这种控制。父权制又主要在家庭和人类自身的繁衍两个领域起作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女性在家庭中承担家务劳动和扮演母亲角色使父权制结构得以稳定;女性照顾社会的男人与孩子,为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再生产新工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所得工资比男性少,女性为资本家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提供补充;而女性的角色又使她们作为消费者让社会保持稳定。因此,一些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要改变女性受压迫的地位,就必须同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作斗争。

三女性解放的标志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女性受压迫的形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对自身所受压迫也缺乏足够的认知。“男女平等”、妇女节日等淡化了女性思维中被压迫的观念,她们对自身相对自由的生活而感到满足,然而精神上的被异化才是最可怕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桑德拉.巴特基认为:“妇女性异化采取的形式导致了妇女与她们的精神智力相异化,这也许比性行为的异化危害更大。”[6]P316妇女所受的压迫中,意识形态的作用远远比经济、政治方面更强大、更持久。因此,女性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应该是精神上的解放。那怎样才算女性得到解放呢?即女性解放的标志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提出全人类的解放标准,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笔者认为女性作为“全人类”中的一份子,其解放标准同样应该是:女性全面、自由的发展。

首先,女性可以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事务不等于女性解放。因为女性走向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不一定是完全自愿和自主的。可曾记得全国上下提出“男女平等”?倡导男女都一样,男人能干的活女性也能干。这种女性解放不仅没能让女性达到真正自由,反而给女性增加了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

第二,实现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也不等于女性解放。法律上规定各行各业应该男女平等,不得在用工、招工等方面歧视女性。而事实上,因为女性与男性的生理及身体结构的差异,女性在进行社会生产劳动时,本身就不可能和男性完全平等。她们生育需要产假,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如男性,这些客观事实使女性在找工作时会面对门槛高于男性。这种法律上实现的解放只能让女性所受的歧视越来越隐性化。

第三,不改变已有的女性气质,也不等于女性解放。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出现正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女性要推翻男性建立在其性别优势基础上的生命观、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就必须在女性的身体原则上重建新的世界观、生命观、政治秩序和价值观。

四女性气质的根源

现在社会科技文化高速发展,对待女性问题已经和过去赤裸裸的剥削和歧视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三八妇女节的产生、女性地位的提升都在很多方面消减了女性对自身解放问题的真实认识。甚至让女性认为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主人,女性已经撑起了半边天。而事实上,只要以男性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变,女性就谈不上真正解放。透过政治和经济因素,更深层的原因是女性气质。一种由女性气质掩盖下的隐性歧视。这种女性气质的产生,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

(一)女性气质是由社会建构

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般生产方式、文学作品、一般意识形态、社会审美评价等都会对性别意识形态的产生发生影响。而意识形态离不开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物质条件。自从男性掌握了主要生产工具和资本,女性在经济、物质上就处于被压迫和被统治地位。男性在经济和物质上的优势地位决定他们在政治和文化上也同样处于优势。他们为了巩固自身优势,必然会建构对男性有利的政治文化。通过文化的影响,使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深入人心,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再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加强,产生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充斥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产生影响。这种印象是:女性的角色都与家庭联系有关,女性的形象都与柔美有关,女性是胆怯、软弱、犹豫不决的,有强烈依赖心理。通过对女性的浪漫化,加深女性气质的道德价值。

(二)教育强化了女性气质

教育在意识形态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校园文化对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影响。在实际教育中,通常要求女孩比男孩更讲究卫生,更注重清洁;鼓励女孩比男孩更加温顺、顺从;教材中更是加强性别刻板模式。这些使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到性别关系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小就习得成人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2)校园性别组织对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的影响。通常在教师中,男性在学校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如中学校长一般都由男性担任,男性的收入普遍高于女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教师所教科目的性别刻板印象也影响男孩与女孩对于科目的选择。学生在学校中每天必须面对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划分,学生也逐渐表现出性别差异。这种教育体制的结构影响下的性别劳动分工特征与家庭中的性别劳动分工很类似。(3)职业教育、性别化课程教育及职业培训强化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在职业教育中,通常对职业进行选择时,男孩会主要选择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筑、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课程和职业;而女孩则主要选择服务、家政、文员、语言学类的课程和职业。(4)马克思曾提出知识并不是中立的,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建构起来的观点。那么知识不是独立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环境中,性别劳动分工包含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中,并公开具有性别歧视,把理性、知识等同于男性气质,把逻辑的、科学的、理性的、技术的、数学计算与男性气质相连,把文学的、感性的与女性气质相连。意识形态之间形成截然对立。

(三)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

广告、影视作品及大量的读物中同样充斥着女性的刻板形象。她们大多浪漫、唯美、温顺、顾家。媒介不仅在思想上传播刻板的女性气质,还在形体上强化女性形象。比如拥有S曲线的女性更迷人,生育后和平胸的女性应该注重丰胸,女性拥有幸福的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女性更应做好妈妈的角色等等。大众媒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就是统治阶级需要什么样的女性,或者说统治阶级更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大众媒介就会传播怎样的信息。历史上对于女性美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有区别,就连同一个国家同一地域不同时期也会有区别。比如唐朝杨贵妃时期就以胖为美,而现代社会的广告媒介中到处充斥着S曲线、减肥、丰胸。

五对女性气质的重塑

女性主义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方面提出了对女性的解放方法。女性气质不仅包含这些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在美的概念上不迎合男人,包括打破女性已有的思维定势。女性解放也不是要使女性变成男性,更不是让女性去束缚男性。女性真正解放是以女性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女性只有重塑已有的女性气质。

对于改变女性形象,香奈尔女士曾做出过贡献,她设计的女装扔掉了束胸和繁琐的缀饰,突出了简洁和实用性,这从穿着上对女性身体无疑是一种解放。美的概念是一种潮流,总会过去,总会被替代,但任何一种美,都会被记住,会在后面留下痕迹。北京女作家陈染说过:“真正的现代女性不会用通常的准则和标准来判断自身的价值,真正的现代女性不以获得多少男人的爱作为自信心的基础。”[8]女性争取真正的解放,必须要从教育、培训及大众媒介、家庭意识中改变传统的女性形象。

(一)女性应正确认识自身

这里我想举一个黑格尔关于主奴关系的例子。在主人和奴隶关系中,主人不必时时提醒自己是主人,而奴隶却绝不能忘记自己是奴隶的身份和地位。这就像传统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一样,男性时时强调我是男人,而女性却难以忘记自己的性别,时时都有我是女人的感觉。这种结果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男性和女性同时努力争取同一件事,男性成功了,男性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女性失败了,会自我安慰说:我是女人;但反过来,如果女性成功了,女性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失败的男性反而却有受挫感,觉得伤害了他为男性的尊严。所以,女性在正确认识自身时,不是强调我是女人的柔弱特性,而是强化女人也是自然人,也有一切男人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二)女性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已

在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对于女性的评价总是以女性的外貎占主要地位的,甚至有俗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指的是女性不需要拥有多少文化知识,只要长像出众就可以了。20世纪以来,女性在受教育的权力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女性在诸如科技、航天航空等高尖端领域都出现了佼佼者,女性的学历也不断提升。但伴随着女硕士、女博士的增加,也出现了不少舆论:高学历的女博士等于李莫愁,等于大龄剩女,等于生活不幸福等等。也有许多知识女性自身也认为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思想都非常不利于女性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无论任何时代,知识的力量的体现都是无穷尽的。女性拥有知识就好比战士拥有了铠甲,他可以保护女性在生活这场战役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我认为女性应该拥有的知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知识,还应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素养,以及对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掌握。无论社会如何物欲横流,唯有知识陪伴终生,物欲给人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精神上的幸福才是永恒的。

(三)女性应该建立自强自立的人生价值观

女性的气质应该是女性最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真正的女性气质的前提是要有崇高的生活理想。女性的命运不应决定于男性,而应取决于她自己的努力,她的内在力量以及她的才能发挥的程度。女性本人越重视自己的天资、才能,与男子的精神心理交往的能力,她的美和女性气质就越灿烂夺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论妇女[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文明批判[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Alison M. Jaggar.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M].New Jersey:The Harvester Press, 1983.

[7]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A].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C].北京:三联书店,1997.

[8]陈染.超性别意识与我的创作[J].钟山,1994,(6).

猜你喜欢
气质
让鹰城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可盐可甜可仙 早春穿蕾丝秒变气质小仙女
又到了拼气质的季节,你穿对了吗?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音乐,让城市更有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毛泽东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