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文学课结缘的硕果
——评潘利锋教授《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学生翻译实践篇》

2012-04-07 22:35蒋坚松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译作英美建构主义

蒋坚松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文学课结缘的硕果
——评潘利锋教授《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学生翻译实践篇》

蒋坚松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建构主义项目式教学上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内外很少有人将它用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潘利锋教授捷足先登,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环节结合在一起,把理论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并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指导学生拓展动手能力,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

建构主义;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课程教学实践

在湖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十七次年会上,我收到了湖南科技学院潘利锋教授主编的新作《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学生翻译实践篇》两册。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读了这两册书,同时从潘教授那里了解到它们产生的过程,感到意义非凡,令人耳目一新。在功利性越来越强、浮躁之风日胜的当下,做学问、求真理已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这两部译作集中体现的那种不计得失、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弥足珍贵,展示了潘利锋教授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理念,给英美诗歌乃至英美文学教学诸多启示和借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用于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即以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项目为学习的依托,既注重过程又注重产出,鼓励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分析、内省、理解并最终按要求完成任务,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建构主义项目式教学上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内外很少有人将它用于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潘利锋教授捷足先登,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可贵的成果。

一 体验式的诗歌学习

建构主义项目式教学强调学习者在协作式、互动式教学中通过体验、内省自主构建知识,发展能力。诗歌是英美文学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溟漠恍惚之境。”[2]对于英语非本族语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英美诗歌的欣赏和翻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何指导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在目的语中将诗歌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文化和价值,有效地传达出来,一直是潘利锋教授不断思索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不囿于学术界广为认可的权威译文的影响,他在选稿时侧重那些尚未译出或未正式出版的诗篇。这无疑留给了学生更多锻炼和拓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欣赏和翻译诗歌的能力。在这种体验式的诗歌学习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反复诵读、不断咀嚼后方得其中真意的奥妙。

译事难,译诗歌更难。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占著,似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这两本书中所涉及的诗歌难易不等,长短不一,时代不同,风格各异。翻译这些诗歌并结集出版,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在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时间,花费了大量心血之后,他们交出了一份让人欣喜和满意的答卷。书中内容均由学生自主翻译和编写,书稿在潘利锋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编委会修订而成。此外,这两册书在内容的编排上,分出了人物篇、情感篇、田园自然风光篇、哲理篇,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在每一首译诗后,都附有该诗译者对这首诗的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们自己在阅读和翻译诗歌的过程的所感、所思和所想,付之于笔端,有画龙点睛之妙,有助于其他学习者把握这些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上述所有这些工作,无不显示出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学生全过程、全身心的积极参与。

二 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能力的过程,反过来,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潘利锋教授深刻理解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他始终追求把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理论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并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指导学生发展动手能力,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

潘教授提出,充分认识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掌握它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学习一定的诗歌理论知识,是进行英美诗歌教学的必要环节。比如,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曲》的句子:听见的乐声虽好,但若听不见/却更美;所以,吹吧,柔情的风笛;/不是奏给耳朵听,而是更甜,/它给灵魂奏出无声的乐曲;/ 树下的美少年呵,你无法中断/ 你的歌,那树木也落下了叶子;/鲁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 虽然够接近——但不必心酸;/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这貌似平淡的对古瓮上图案的写实,实际上是大巧若拙的意象创造。它把古瓮上的图案写活了,把诗人对古瓮的迷恋写得既形象又生动,有力地寄托着作者的浪漫情怀。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认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丰富内涵,是准确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前提。

为了在目的语中再现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其中,掌握翻译的标准是一个重点。郑振铎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一文中论及翻译方法时指出:“(一)译文必须能完全传达出原作的意思;(二)译作的风格与态度必须与原作性质是一样的;(三)译文必须含有原文中所有的流利。”[3]郑振铎之后又有不少提法,像赵景深的“宁顺而勿信”,鲁迅的“宁信而勿顺”,傅雷的“形似”与“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等。所有这些提法并没有完全摆脱“信达雅”这一标准。潘利锋教授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这些主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更看重傅雷的“形似”、“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他认为,一部译作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该译作所谓的固定价值,而常常取决于欣赏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心理和某些功利性目的。一部忠实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文的思想、字面意义、语言风格的译作,对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来说是一部有价值的译作,而对消遣的人来说,可能价值不大。对希望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中学生来说,改译、简化的译作可能更受欢迎。翻译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作的标准应是灵活的、多元化的。

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具有熟练使用原语和目的语的能力,深入学习和了解不同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才能保证译作的质量。然而,没有实践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缺少实际的翻译训练,最终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毫无益处。因此,潘利锋教授强调强化诗歌翻译实践。

在2007级学生的“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课程结束时,潘教授没有像往常那样进行阶段性考试,而是分发了 150多首英美诗歌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当作业交上来时,不少学生的译作让他感到惊喜。一个叫曾艳的学生翻译了19世纪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驻足等候死神》,这篇译作让他看到了学生对于诗歌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理解力,更加增强了他将这种教学方法坚持下去的信心。

原作: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Emily Dickinson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

And Immortality

We slowly drove — 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

We passed the School, where Children strove

At Recess — in the Ring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

Or rather — He passed Us.

The Dews drew quivering and chill

For only Gossamer, my Gown (is made only gossamer)

My Tippet — only Tulle

We paused before a House that seemed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was scarcely visible

The Cornice — in the Ground

Since then — 'tis Centuries — and yet

Feels shorter than the Day

I first surmised the Horses' Heads

Were toward Eternity

译文:

因为我不能驻足等候死神

他亲切停车接我

马车仅载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行

他并不匆忙,我们缓慢前行

为了表示礼貌与谦恭

我抛弃劳作

也忘了闲暇

我们路过学堂,孩子们在嬉戏

那是正值课间休息

我们经过硕谷田园

我们掠过夕阳西下

或是,他经过我们

露水不禁使我们寒颤

因为我的外袍只是薄纱

我的披肩只是绢网

我们停车于一座房前

它犹如地面隆起的伤疤

屋檐隐隐约约

飞檐隐没地下

那以来已是数世纪

却斯短于一昼

我初次猜想马儿前进的方向

应是——永恒

译诗除个别地方(如第4节开头)显得不够流畅之外,译文基本上无可挑剔。翻译之外,译者还对这首诗做出了如下点评:本诗是一首以死亡为题材的意象诗,诗中学堂、田园和夕阳分别象征着诗人的童年、中年和晚年。在艾米丽·狄金森的笔下,死神可亲近,死亡的降临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止,相反是朝向永恒。[4]这基本上体现了狄金森诗歌的三点主要意蕴。第一,超验主义观点。跟当时英美浪漫主义诗人和超验主义作家一样,她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个神秘的结合物,而且自然向人展示有关人类和宇宙的征象。第二,反超验主义观点。她认为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固有的“斥逐感”,自然对人的生活和利益是默然的、无动于衷的。第三,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折中。她承认,她在自然幻化的景象中感受到一种胸怀激荡、一种欢娱。《因为我不能驻足等候死神》这首小诗也是上述三种观点的综合,就好像她的内心世界一样,是一个纷繁多样的矛盾统一体:既赞叹自然之美,又畏惧她变幻无常;脚站在生的土地上,眼却望着死的彼岸;既感到死的不安和痛苦,又在“马儿前进”的幻觉中感受到“永恒”的欢娱,近于把生机盎然的马儿写成了对死亡的礼赞。学生的这篇译作让潘利锋教授看到,部分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欣赏和翻译的能力不能低估,而必须充分肯定、鼓励和积极挖掘。在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经过无数次的翻译、讨论、修改和再修改之后,潘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终于迎来了这两本集子的问世,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成果产出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三 角色转换教学相长

随着消费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诗歌和诗歌翻译,是并无实际价值的可有可无的东西,他们对于“英美诗歌阅读和欣赏”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潘利锋教授意识到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成为该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潘教授根据建构主义项目式教学的理念和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在诗歌翻译练习中,他认为教师除了选择材料和检查翻译速度、准确性之外,其他一般都安排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又合理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翻译能力参差不齐,英汉语的理解、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为数不少。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他在教学中将课堂授课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将个人独立翻译和小组的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小组讨论的内容除了连贯性话语分析外,还有译文评析、改错、校阅等。小组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有机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识别正误的能力。

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组织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大胆尝试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主导者”变成“组织者”和“引导者”,注重帮助学生分析原文的语言手段以及在话语中的组合,帮助学生辨别所描述的环境和目的,判明隐喻、典故、暗引的潜在意义,帮助学生将已判明的原文内容译成目的语,不断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在英美诗歌欣赏和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潘教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远远超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工作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丰富和深化了知识,启迪了思维,尝试了用现代教学理念去建立文学课的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结 语

潘利锋教授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美诗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出版译诗集)为驱动,以提高诗歌阅读、鉴赏、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构建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协作式、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评判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改方向,也为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和潘利锋教授多年的交往中,我了解他热情坦诚、与人为善的性格,也体会到他对教书育人工作的一片赤诚。他心怀对教学工作和诗歌的热爱,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坚持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他多次说到他所主持的省级精品课程—“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 ”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环节方面,要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得。我认为大学老师所开的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的,还应该是审美的。一门课程的开设,也不能只用分数来衡量,更要让学生发展能力,提高修养,这样才能使他们受益终生。我相信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同,使更多的学生分享到学习的喜悦和收获。

[1]Jonassen,D.H.Objectivism versus constructivism:we need a new philosophical paradigm?[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39(3),1991.

[2]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919.

[3]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72.

[4]潘利锋.英美诗歌阅读与欣赏——学生翻译与实践篇Ⅱ[Z].内部交流,2011:2.

G642

A

1673-2219(2012)03-0148-03

2012-03-01

蒋坚松(1942-),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导师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译作英美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what用法大搜索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