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玉米粗缩病偏重发生原因及防治探索

2012-04-09 03:43郭慧卿
湖北植保 2012年1期
关键词:玉米田开封市飞虱

郭慧卿

(河南省开封市植保植检站 475000)

2006年以来,玉米粗缩病(MRDV)在开封市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据2007年~2011年调查,一般病田病株率10%~3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40%~60%,特别2011年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影响,灰飞虱及跳甲在部分玉米田发生较重,造成玉米粗缩病在开封市大面积流行。使该病防治困难,一旦发病,绝大部分单株几乎没有产量,给开封市的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如何控制其危害,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防治试验研究,基本探明了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生产探索出一套简单易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危害特点

大面积调查发现,玉米感染粗缩病后,叶片短硬僵直,叶色深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或紧抱在一起像牛鞭状。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株高严重矮化,大部分仅为健株的1/2以下,无雌穗或雌穗无粒;病株中有80%~90%的玉米植株基本没有产量或绝产。

2 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2.1 不同的茬口发生差别较大

大田调查中发现,发生较重的地块为大蒜茬、洋葱茬、油菜茬玉米田,小麦茬玉米田发生相对较轻。综合多点调查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品种、管理、环境等条件下,发病较重的地块灰飞虱发生密度明显偏高。如:2008年~2011年6月下旬调查大蒜茬灰飞虱的虫口密度是小麦茬的 3倍~10倍、洋葱茬是小麦茬的4倍~6倍、油菜茬是小麦茬的3倍~5倍。因此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是导致玉米粗缩病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2 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

据调查:开封市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以滑丰6号、浚单22、郑单958发生较重,济单7号、豫玉22、奥瑞金、金玉1号等相对较轻。表明不同的品种对该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2.3 播期的早晚和播种模式对病害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开封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高峰期在 6月中旬~7月中旬,调查中发现,相同的条件下,麦田灰飞虱的发生危害、迁移到玉米田的时间越长,病害越重。如开封市玉米的播种模式一是春播玉米,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10%左右,一般是在4月下旬5月上旬,集中种植,这类田块,若不邻大蒜、洋葱、油菜等地块,病害发生较轻;二是麦套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60%~70%,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套种,这类地块普遍发生较重,而且是套种的时间越早发生越重;三是麦收后的抢茬播种,占总面积的10%~30%,这类地块在6月的上中旬播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

2.4 田间管理措施与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

具体表现在一是上茬作物田间管理好,路边、田间杂草少的玉米田病害发生较轻,反之则发病重,二是生长旺盛,田间墒情较好的地块发病较轻。

3 综合防治方法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必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在加强监测和预报的同时,重点是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3.1 加强监测和预报,适时指导大面积防治

在病害常发地区有重点的定点、定期调查小麦、田间杂草和玉米的粗缩病病株率和严重度。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种前,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和带毒率、小麦和杂草的病株率,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防治。

3.2 选用抗病品种

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抗病性强的良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常年重发区尽量减少发病较重滑丰6号、浚单22、郑单958的种植,选择抗性相对较好的济单7号、豫玉22、奥瑞金、金玉1号等的种植。

3.3 调整茬口和播期,减少危害

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尽量不在灰飞虱较重的大蒜茬、洋葱茬、油菜茬种植玉米。在病害重发地区,应调整播期,尽量缩短玉米与小麦的共生期,使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

3.4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虫源、避开危害

及时清除路边、田间杂草,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对发病较轻的病株,及时剪去上部紧缩的叶片,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促进玉米心叶的抽出和生长。

3.5 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小麦收获后,麦套玉米田及已经出苗的玉米田,及时用艾美乐70%WG3~5g/667m2或金好年EC40~60ml/667m2,25%扑虱灵 WP50g/667m2或44%丙溴磷EC30~60ml/667m2加1.8%的阿维菌素20ml~30ml加水30kg~40kg均匀喷雾防治。喷雾不但要喷玉米田,包括地块周围的杂草、沟渠地都要喷到。试验证明,只要在麦收后对需要用药的地块,及时喷打1次~2次药,防治田间发生的灰飞虱,对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将起到显著的效果。

田间已经发生玉米粗缩病的,一定要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要及时拔出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作牲畜饲料用,不要把病株丢在地头,成为病毒的传染源。同时及时喷药防治,根据我们多点试验和大面积推广结果证明:在玉米粗缩病的发病初期,采用20%吗啉胍·乙酮WP或40%克毒宝SPX或8%菌克毒克水剂AS,加上述防治灰飞虱的药剂加锌肥均匀喷雾,一般发生地块间隔7d~10d连喷2次,也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1]潘军、郭凤英、陈举林等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06.03.

[2]中国农作物病虫害.1979.01.

猜你喜欢
玉米田开封市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开封市
广东稻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敏感性测定
开封市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