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经济棋局中的韩国

2012-04-09 18:56詹小洪
新民周刊 2012年44期
关键词:韩三国贸易额三国

詹小洪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分量不仅在东北亚,在整个亚洲和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据国际货币组织资料,2011年,中、日、韩三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1.7%。三国经济总量(年GDP)占亚洲的七成,占全球的20.5%。如果以韩国GDP为100的话,日本为525,中国则为653。

韩国、中国、日本三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从钢铁、船舶、显示器、DRAM芯片等来看,三国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5%至90%。

美国《财富》(Fortune)2010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分别有10个和46个,而日本企业有71个。

中、日、韩三国都依赖出口,三国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愈演愈烈,相对发达的日本和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竞争优势明显,而中国的竞争优势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今年5月13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今年年底前就三国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如果三国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那么这将全面开放拥有15亿人口的东北亚市场,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到14万亿美元。东北亚地区一旦形成一个零关税市场,将成为继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集团。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三国在经济上又是合作与竞争并存。

韩国总是认为,韩国经济是夹在日本与中国之间的“三明治”,意为比日本落后,但比中国发达。韩国与中国的合作成分多于竞争,可以说,韩国是从中国高速增长中获益最多的国家。

中韩建交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额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3%。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场,目前,韓国对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25%。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韩美、韩日贸易额的总和。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近十来年,韩国每年从中国获取的顺差为数百亿美元。韩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如手机、汽车、钢铁、化工、半导体、IT等。

中韩双边贸易额呈现持续增长之势,但贸易摩擦也随之产生。特别是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顺差,使韩国对中国农产品进入韩国市场加强了限制。

韩国与日本,经济上则是追赶与竞争成分居多。

如果说,最近20年来,日本经过了“泡沫经济破灭的20年”,是“失去的20年”,那么韩国就是“追赶的20年”。 这20年来,日本与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1倍缩小到5.3倍;人均国民收入从4倍缩小至2倍。尤其是自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韩、日这两个东亚世仇国家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韩国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取得不俗业绩,连全球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其经济增长率都呈正,达0.2%。反观日本,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5%。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2%;日本为-0.7%,韩国为3.6%。

战后几十年,韩国可以说是“学习日本、模仿日本、赶超日本”。20年前,即使三星、现代这样的韩国大公司在日本人眼中也只能算是“二流企业”。但今非昔比了。

今年8月23日,英国品牌评价咨询公司公布说,在对全球企业品牌价值进行评价的结果中,韩国三星上升到第6位,公司品牌价值为38.1亿美元。而日本企业的大哥大——丰田的品牌价值仅排在第15位。

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在全球市场蓬勃发展,以8月10日收盘价为准,半导体、显示器、炼油、建设、钢铁、造船等6个主要出口行业的韩国大企业的市价总值超越了日本同行企业。

猜你喜欢
韩三国贸易额三国
中日韩三国住宅照明联合调查研究系列之二:中日韩住宅照明设备及能耗现状调查
中美韩三国女子高校校训比较及其启示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