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乏力原因的探讨

2012-04-10 15:48陈仁波张志强李鹤盖风春盖国忠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无力高血压病病患者

陈仁波 张志强 李鹤 盖风春 盖国忠

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病,其患病率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中国当前高血压病患病人数已达2亿,而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占高血压病人的60~70%[1]。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研究已经很多,但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专科专病提出的诸多临床疑难问题中,明确提出“中药控制老年高血压乏力症状效果不佳”。为弄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乏力的原因,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实际调查提出如下几点想法。

1 乏力可能由高血压病自身引起

高血压病初期,机体基本无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但是如果治疗不当,病变持续发展,在高血压病的后期,就可能发生内脏器官循环不良的变化,主要累及心、脑、肾三大脏器。若这些脏器发生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且逐渐加重时,就会出现相应的心、脑、肾功能失代偿。如高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引起心脏的左心室排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量减少,两者联合就会导致心律紊乱、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尤其是左侧心力衰竭。由高血压引起的左侧心力衰竭就表现为疲劳、气喘、心悸、咳嗽等,平时活动量不大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可以看出,如果高血压病史较长,或者血压控制不好,出现心脏的并发症,尤其是左侧心力衰竭以后,就会出现乏力或疲劳的症状。

2 乏力可能由其他共患疾病引起

老年人患病情况复杂,很少有单一病种的患者。若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可能引起乏力的疾病,也会出现乏力的症状。如糖尿病,这是最常导致乏力的疾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失常、高能磷酸键减少、负氮平衡、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原因,易疲乏、虚弱无力,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状。

3 乏力可能与失眠相关

高血压病与失眠在危及人体健康方面是互为助力、相互促进的。高血压会造成失眠,而高血压引起的失眠会进一步促进血压的升高。高质量的睡眠是促进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平稳康复的重要保证[4]。临床中也发现,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主诉中大都有失眠症状。长期失眠、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可使人感到疲乏无力。

4 乏力可能与体质因素相关

体质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往往决定着对某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对疾病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有一定的决定作用。研究发现[5],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而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若出现痰湿困脾,脾的运化失职,则肌肉萎缩不用而出现乏力;气虚无力运行血液,无以充养四肢百骸,也会出现肢体无力的表现。

5 乏力可能与精神因素相关

血压的高低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性格暴躁、激动、生气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因为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时,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调,出现血管收缩的状态,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笔者在对老年高血压乏力患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很多会提及在生气后乏力更明显。

6 乏力可能与服用降压药物相关

笔者曾对24位老年高血压病乏力患者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血压在140/90 mmHg以上,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并排除患有其他可能引起乏力的疾病,如慢性肾炎、重症肌无力、白血病、感冒等。通过对访谈对象近一个月服用的所有药物进行统计,发现服用可能会引起乏力不良反应药物的人有18位(占75%),具体药物有:硝苯地平控制片、复方利血平片、福辛普利钠、氢氯噻嗪片、辛伐他汀分散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缬沙坦等。18位访谈对象都曾服用过上述药物的一种至三种不等。这说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乏力的原因也跟服用药物有关,为便于避免因药物因素引起乏力,现将上述药物与乏力相关的不良反应详述如下。

硝苯地平控制片:引起的不良反应是短暂和轻微的,通常发生在治疗开始阶段,会引起头晕、无力、嗜睡等反应;复方利血平片:会引起乏力表现;福辛普利钠:可引起头晕、疲劳等副作用;氢氯噻嗪片:不良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出现极度疲乏无力的表现;辛伐他汀分散片:有不到1%的机率会出现疲乏无力;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服药初期可能出现轻度乏力、头晕的不良反应;依那普利:可能会出现疲乏、乏力的表现;贝那普利:发生率约为20%,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大于1%的可能性会出现疲倦的不良反应;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少数会有倦怠的表现;缬沙坦:发生率<1%,会出现虚弱无力的不良反应。

7 中医对高血压病乏力的认识

高血压病属于现代医学病名,中医通常将其归为“眩晕”、“头痛”之属,对其病因的脏腑辨证,认识比较统一,皆倾向于肝、脾、肾、心四脏[2]。乏力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属于症状的范畴,但是作为症状也有其出现的机理,文献[3]认为可以将乏力分为倦怠、不耐劳作、身心疲惫、技巧不能四种类型,依次与脾、肝、心、肾有关,且病情由轻转重。可以看出,二者在脏腑定位上基本一致。中医认识疾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异同。例如,患者既然属痰湿困脾,就可能出现高血压兼乏力的表现。因此,若想提高中药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伴乏力的临床疗效,还要考虑到高血压病和乏力出现的共同病机,比如肝脏,因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不会出现乏力的表现。若肝阴不足,肝阳偏亢,阴不足无以濡养肢体之筋膜则乏力,阳偏亢导致亢逆无所制则血压升高。

8 结语

笔者认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乏力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可能与高血压病自身的发展、其他共患疾病、体质因素、精神因素、服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等有关。从中医角度看,更要从深层次认识二者出现的共同病机。因此,要想提高中药控制老年高血压乏力的治疗效果,在配药组方时,不仅要考虑到高血压病和乏力在脏腑定位上的共同病机,也要从精神、体质和服用西药的角度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玉英.浅谈老年高血压[J].当代医学,2011,17(3):61-62.

[2] 陶有青,杨传华.高血压病之中医病机辨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40-241.

[3] 王永炎,张启明,赵宜军,等.对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理解与解释[J].环球中医药,2009,2(3):161-163.

[4] 王彭辉,刘玉华,刘勇,等.高血压患者失眠原因与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z1):116-117.

[5] 朱燕波,王琦,邓棋卫,等.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40-45.

猜你喜欢
无力高血压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瑞风车加速无力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斯柯达昊锐车加速无力
雷克萨斯GX460车加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