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刍议

2012-04-11 08:57崔文博
海河水利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工程

崔文博,杨 洁

(1.华北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70;2.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 300170)

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工程施工任务,并通过对项目有效的实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获取更多的工程项目,不但需要过硬的技术实力,更需要良好的社会声誉,工程质量是社会声誉的最佳体现,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也为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前提。结合近几年的现场质量管理经验,对如何做好项目质量管理作以下浅论,以供探讨。

1 科学合理的质量规划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工程质量规划是项目质量管理中重要一环,是施工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和具体表现,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开工前能否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规划将直接影响项目质量管理的成败。质量管理规划主要有:质量目标、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

(1)要有明确的工程质量目标。如何确定质量目标是质量规划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招标文件、现场查勘情况、主要项目的施工要求等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例如,某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优良”,就要结合现场实际分析,确定哪些分部工程必须达到优良、哪些分部工程能够达到优良、哪些分部工程达到合格,再往下一层划分需要达到优良的分部工程、单元工程有什么项目,哪些单元工程必须达到优良,哪些单元工程能够达到优良,哪些单元工程达到合格,达到优良的单元工程个数的百分比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只有明确了这些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严格控制,才能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2)要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分工明确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显要特征,它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工作的标准程序,可以追溯不合格品的来源,这样质量保证工作才有章可循。相反,一个不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就会杂乱无章,无据可依。所以,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质量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

(3)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质量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序的开展。因此,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也是质量规划的重要内容。

2 抓好关键施工过程的控制

质量目标的实现与否,关键是过程控制。施工过程分为一般施工过程和关键施工过程。一般施工过程施工难度小,质量易于控制;关键施工过程由于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质量不易保证。因此,做好过程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目标的关键就是抓好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首先要有具体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项目负责人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特点、技术特点、难点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并组织会审和征求“专家”意见,绝对不能找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找施工书籍直接摘抄、东拼西凑,或者将技术指标直接拿来稍做改动作为施工组织设计,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实施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意义,更谈不上控制质量。第二,施工方案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除了按照质量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复查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对关键过程工作的复核,杜绝因施工引发的质量事故发生。第三,严格落实三检制。“三检制”体现了全员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已经成为现场质量管理控制的主要措施,如果初检、复检走过场,形成质检员“一检制”,甚至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完全推到监理身上的 “零自检制”,必然导致工序质量的不合格,质量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说起。第四,加强材料管理。对进场材料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复检,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把好材料质量关。第五,积极促进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工程项目,不但能够加快进度,降低成本,更能提高工程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保证。

3 做好“人”的控制

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影响工程质量是由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决定的。这里所指的“人”是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管理的全体人员。“人”作为影响工程质量中最重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人的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两个方面。管理人员的一个疏忽就能把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应用于工程,操作工人的一个大意就很可能造成一起质量事故,因此必须抓好人的管理。

3.1 项目负责人是质量管理的关键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领导者,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就是领导团队优质高效地完成全部工作。项目负责人不仅要管好人、财、物,工程的协调和工程进度,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工程质量的控制,为企业赢得广泛的声誉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必须抓好项目负责人的管理。

3.2 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主要靠管理人员来实现。现场质量控制的优劣来源于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第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意识;第二,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质量控制能力;第三,充分放权,明确责权利,正确运用激励制度,充分调动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综合运用系统理论、行为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团队建设方法,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质量管理队伍。

3.3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控制

操作工人是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控制。首先,加强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牢固树立 “质量第一”“下道工序是顾客”“用数据说话”的观念,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其次,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要高。施工人员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因此,在工人招录时应加强对技术能力的考察,同时适时组织技能大赛、业务练兵和质量教育,以全面提高其工作技能和遵规守纪意识。最后,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4 对经济效益的正确认识

目前,建筑市场不规范现象令人堪忧,一些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违规操作,以次充好,降低工程质量。但是经济利益的取得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需要通过合理途径取得。这个合理途径无外乎两个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和对工期的合理优化。

4.1 加强成本控制

第一,开工前组织专业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成本计划和费用管理标准,明确成本目标;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进度对影响成本的各个因素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减少消耗和支出,及时掌握各费用、实际发生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及时分析和反馈,纠正浪费和不合理支出;第三,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第四,项目完成后,企业要对项目部进行成本考核和奖惩,有效促进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

4.2 合理控制工期

第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紧迫程度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削峰填谷,有条不紊,实现各工序的合理有序搭接。第二,合理调配设备和材料资源。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和预期进展对各种资源配置经过综合考虑后予以优化配置,确保既不因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进度,也不因进度安排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全面指导施工,不能由于施工方法的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第四,充分运用统计技术进行进度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和结果,并提出多种应变计划,避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造成的停工损失。第五,重视网络计划的应用。网络计划具有调整的功能。因此,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图,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随时纠偏,减少因某项工作工期延误对总体工作的影响。

总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才能在施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