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中足球竞赛的比较分析

2012-04-12 04:44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足球联赛足球比赛球队

秦 旸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武汉 430079)

中日高中足球竞赛的比较分析

秦 旸

(武汉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武汉 43007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中、日高中足球竞赛为研究对象,从发展过程、管理结构、比赛模式以及竞技能力四个方面对两国高中足球竞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相比,我国高中足球竞赛起步晚、进展慢;隶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组织保守;形式单一,规模偏小;球队无鲜明技战术特色,竞技水平较低。建议加强校园足球的组织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将校园足球纳入国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渐使之成为培养体系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提高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校园足球文化。

中国;日本;高中;足球竞赛

良好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是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亚洲足球强国日本将学校作为足球青训的主体,另一足球强国韩国则完全将足球青训纳入教育系统中。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除了传统的专业体校、足球学校以及专业化的俱乐部梯队培养体系以外,校园领域的青少年足球培养还处在初级起步阶段,业余足球与学校足球并没有成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体育职业化进程矛盾凸显,问题不断,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校园足球理应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将足球引进校园,并在校园内发展壮大,这是我国足球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崭新的方向。积极开展校园足球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体系,可以解决青少年足球人才基数与出路的根本问题,可以保证青少年足球人才的良性循环,构建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合理结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日两国高中足球竞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关于我国高中足球竞赛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研读分析。

(2)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电子邮件等形式调查我国高中足球竞赛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中足球竞赛发展的现存问题与制约因素。

(3)比较分析法:采用多因素比较方法对中、日两国高中足球竞赛进行不同层面的对比分析。

2 中日高中足球竞赛的比较分析

2.1 中日高中足球竞赛发展过程比较

中国高中足球比赛始于1970年,是我国重要的中学生体育赛事之一,旨在推动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在校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普及和足球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学生足球比赛包括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以及全国高中生足球联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是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下属竞赛项目,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始于2004年,是中体协足球分会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全国性中学生足球赛事;全国高中足球联赛则开展不足10年。从总体发展进程来看,我国高中足球竞赛开展时间较短,发展缓慢,前期时断时续但逐步趋向稳定。

日本高中足球比赛早在1916年就开始举办,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促就了日本高中足球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日本高中生球员培养体系已与日本职业联盟、大学球队接轨,成为了与各职业俱乐部青年队并驾齐驱的日本足球后备人才的生力军。在日本,与高中生有关的比赛有与各俱乐部青年队之间的对抗赛、全国高中锦标赛、全国高中联赛 (日本高中足球的主体)等,虽然目前参加比赛的球队已达到4 080支[1],但要求加入全国高中体育联盟的学校还在不断增加。

2.2 中日高中足球竞赛管理结构比较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下属的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的足球专项分会,是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的分支机构之一。中体协足球分会会员分布在全国六个大区[2],现有全国84所中学会员。我国高中足球比赛是由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各个省市的教育部门及其下属学校承办的中学生足球赛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高中足球比赛竞技色彩弱,教育色彩浓,高中足球比赛只是作为体育健康的一个促进因素,是中学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并非培养和发掘竞技足球人才的摇篮。我国高中足球比赛的组织管理完全隶属于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以及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具有相当浓厚的政府行政管理的色彩。

日本高中足球比赛的发展经历了从国家直接参与管理到逐步放开、积极吸引社会因素参与的过程,目前的日本高中足球比赛是日本足球协会直接管理的足球赛事之一。日本足球协会每年下拨大量经费给积极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而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到中学足球运动发展的浪潮之中。一方面学校从足协以及社会得到的赞助完全可以应对球队日常的训练开销,另一方面高中足球联赛的人才输出可以给学校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学校全力支持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日本足协从1976年起开始实施青少年强化训练规划,把全国划分为9个区域,凡年龄在12、14、17岁年龄段的球队都可以组队参加本赛区的选拔赛,从中发现人才,重点培养。发展至今,日本已把全国高中足球划分为17个大区,锦标赛性质的训练制度改为比赛为辅、打基础、讲技术等进修研讨为主的开展模式[3]。

2.3 中日高中足球竞赛模式与规模比较

我国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分为省预赛、全国预赛和全国决赛三个阶段;高中足球联赛实行的是省内预赛和全国总决赛两部分;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实行的是小组单循环淘汰制。我国高中足球队伍较少,因此基本都是采用场次较少、时间集中的赛会制的比赛形式。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实行的同样是赛会制,不过由于其参赛队伍多、比赛规模大,所以其赛会制的选拔层次多、跨度大,比赛连续性强。

中国高中足球比赛的参赛球队数量随着比赛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常年坚持训练比赛的球队数量稳定在100支[4],估算参与足球训练的学生人数为2 000人左右。2008年我国高中足球联赛总决赛的参赛球队仅为20支。由于没有举办省内预赛,使得各省市的其他高中球队并没有机会参与到全国高中足球总决赛中,也就直接造成高中足球参赛队伍少、比赛场次不多、参与比赛的中学生人数减少的局面。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截止到2009年,我国高中学校数量为14 607所,学生人数为24 342 783人,与庞大的学生基数相比,我国高中足球的发展现状显然具有巨大的空间。

日本的高中足球联赛2007赛季报名的球队达到4 080支,参加东京决赛阶段比赛最少的时候有32支球队 (1982年)、最多的达到52支 (1990年),目前维持在48支参赛球队[5]。如果每支球队以20人为一个建制的话,以此推算日本高中足球参赛人数至少应在8万人,而很多学校在高中三个年级中分别建立了足球队,由此可估算其实际参与人数更为庞大。

2.4 中日高中足球竞技能力比较

中国高中足球最突出的问题是整体技战术水平不高,没有完整的发展规划和详细的训练计划。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重点仍然在各级体校以及俱乐部梯队中,各中学备战足球赛事甚至是借调队员来迅速提升自身水平。国内大部分高中足球队队员只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而忽视青少年阶段最为重要的技术训练以及意识的培养。如,2008年高中总决赛36场比赛进球数共计44个[6],场均进球率仅为1.2个,除了延边中学 (场均进球2.2个)采用积极的控球进攻打法以外,其他15支球队一概采用立足防守的反击战术。虽然在亚洲和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我国的中学代表队几次夺取冠军,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学代表队成员的真实身份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的高中足球运动并没有通过联赛而提高自身的整体技战术能力,与俱乐部同龄梯队的差距依然明显,整体性水平较差。

日本中学比赛对抗强度高,场均跑动距离在10 000米以上,比赛节奏快速流畅,如2007年全国总决赛场均进球2.37个[7]。日本足球流行快速简捷的控制球打法,而这种打法必须建立在球员熟练的技战术能力基础上,因此球员的技术能力普遍高于我国的中学球员。日本高中足球比赛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不仅是日本地域性激烈竞争的平台,也是日本职业俱乐部包括国外俱乐部选新秀的好地方。如,2004年日本国奥队的23名候选人名单中,有17人曾经接受过高中足球联赛的洗礼[8],日本高中足球已经成为日本足球希望之星的摇篮。随着日本各职业俱乐部加大了培养后备人才的力度,高中球队中的好苗子将会被俱乐部吸收,促成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实力更强、高中足球联赛人气提升的新格局,这对日本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

4 结论与建议

从发展进程角度分析,我国高中足球竞赛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相比发展起步晚,历史积淀不足,前期发展进程缓慢但逐步趋向稳定与快速发展阶段。从组织管理角度分析,我国高中足球竞赛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相比,管理模式传统,隶属于教育部门,没有以开放的姿态吸引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关注度较低。从竞赛形式与规模分析,我国高中足球竞赛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在竞赛形式上基本一致,均采用赛会制的比赛形式。但是我国高中球队数量和运动员数量不仅远远低于日本,就与我国现有高中学校与学生数量自比,其所占比例也是极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竞技能力角度分析,与日本高中足球队相比,我国高中足球整体竞技能力在整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结构中没有占据重要位置,大部分球队无鲜明技战术特色,球员技战术能力不足以开展快速主动的积极进攻打法。

职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重视青少年基础的培养。青少年是足球运动的未来,是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庞大的校园基础使其完全有可能成为足球人才辈出的摇篮,但实际中,我国高中足球竞赛对于我国青少年足球的推动和培养体系的补充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我国高中足球竞赛并没有保障其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实质措施,政府和学校的决策者对我国中学足球的重视程度不足,高中足球竞赛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总之是没有形成良好的足球环境。改变现状就要努力发展校园足球,加强校园足球的组织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与支持参与;将校园足球纳入国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渐使其成为培养体系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硬件设施,提升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发展校园足球文化。

[1] 张涛.中、日高中足球竞赛的比较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9.

[2] 秦旸.我国高中足球联赛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3] 杆子.解密日本高中联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 张庆春,张建哲,刘文娟.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缺陷解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58-61.

[5] 运快生,金晓平.日本足球运动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原因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548-551.

[6] 郝路,杨三军.2007中国健森杯参赛中学足球训练与竞赛状况的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118-119.

[7] 王朋涛.对日本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状况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17-19.

[8] 冉雄飞.日本足球启示录(下)[J].新体育,2008(6):52-5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nior High School Football Gam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QIN Yang

(Graduate Department,Wuhan Sport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Taking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high school football game in China and Japan as the study objectives,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igh school football games in both countries from the aspects of developing course,management structure,competition model and competitive ability.The study shows:compared with high school football game in Japan,our country’s senior high school football has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history,the component,the siz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game and the competitive level.It suggests 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football on campus,attract more attention,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from society,bring high school football into the national youth football training system,further increase the high school football hardware facilities and promote football teachers’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develop campus football culture.

China;Japan;senior high school;football league

G843

A

1008-3596(2012)03-0069-03

2011-12-28

秦 旸 (1985-),男,山东日照人,助教,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足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足球联赛足球比赛球队
精彩的足球比赛
一道美国数学竞赛题的推广
为什么美国足球联赛没有升降级制度?
足球比赛
菜鸟球队菜鸟兵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认识足球(九)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这些球队为什么拿不到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