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探讨

2012-04-12 09:53齐显龙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斑贴皮炎皮肤病

齐显龙

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机构在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诊断、医疗证明的开具、不良反应的上报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好发品牌及产品、好发人群等数据,对于指导正确有效的化妆品使用非常关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逐渐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但是面临庞大且迅速扩张的化妆品市场,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后的监测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实际化妆品不良反应确诊、处理以及有效预防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完善。

1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年度特性与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即时性

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后,按照目前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程序,消费者需要携带所购买的化妆品,到目前卫生部指定的有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可疑化妆品的斑贴试验。如斑贴试验结果为阳性,则“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成立,相应产品、患者资料等数据将被上报汇总。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资质单位的主诊医师将开具相应诊断证明。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上报之后,卫生部的相关职能单位将这些年度数据汇总,经一定途径反馈回化妆品企业,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1]。由于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公布,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因此。对当年的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而一旦某个产品因为质量问题,短期内造成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消费者根本无法预先知道,也就无从采取回避或预防措施。

化妆品市场非常庞大,如果能够将这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及时上报并通过网站公布出来,将有助于消费者和一些皮肤专科医师及时掌握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减少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这些信息的及时公布,能引起厂家一定程度的重视,避免出现厂家及销售人员在化妆品不良反应出现后的推诿等情况发生。当然也有助于消费者在选择时回避不适合自己的产品,间接减少了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对减少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有一定帮助。

2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单位的地域性分布

目前国家卫生部认可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单位共22家,其中北京三个,分别是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南京两个,即中国医学科学院南京皮肤病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上海两个,即上海皮肤性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辽宁省两个,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其余12个分别分布在12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天津长征医院(天津)、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广州)、重庆第一医院(重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福州)、山东省皮肤病医院(济南)、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银川)。

这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点的分布存在范围差异大、分布密度不均等问题。一些大的省份如河南、江西、广西、吉林、贵州省内没有相应的监测点,一旦消费者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需跨省份寻找监测点,面临着其费用、时间等较多问题,由此导致了许多化妆品不良反应被漏诊。

实际上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申报条件门槛并非高不可攀,具有三级甲等医院资质,拥有皮肤病专业科室;安排专人负责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并按要求完成监测任务;熟练掌握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技术;具有斑贴试验和光斑贴试验等诊断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具有医学摄像条件。符合这些条件的医院很多,应鼓励大家进行监测点的申报,方便广大的化妆品消费者。

3 可疑化妆品不良反应而化妆品斑贴试验阴性的处理

化妆品不良反应可能包括接触过敏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粉刺及痤疮、色素沉着及脱失、光敏感性皮炎等[2]。临床不乏一些面部接触过敏性皮炎的患者,携带可疑的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但是结果却是阴性,导致临床无法做出化妆品接触过敏性皮炎的诊断。这一现象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①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发生率虽然高达86.1%(2007年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但是相当数量的患者并非接触过敏性皮炎,不能依靠斑贴试验确诊,例如接触性荨麻疹、化妆品导致的痤疮等,还有一部分化妆品光敏感性皮炎,需要采用可疑化妆品进行光斑贴试验;②不同部位敏感程度不同,特别是对于使用化妆品后出现敏感皮肤症状加重的患者,化妆品使用在敏感的面部,而斑贴试验则主要在更加厚且耐受性好的背部进行,建议敏感皮肤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时尽量小心[3],可以选择试用产品或小包装;③由于化妆品不良反应瘙痒、烧灼等症状严重,消费者已经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此时可能影响斑贴试验的结果准确性,应该尽量避免在斑贴试验结果判读前口服药物;④对长期使用的化妆品的忽视,可能消费者带来进行斑贴试验的化妆品是最新购买使用的,但是以前长期使用的产品并未带来,而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许仅仅与以前使用的产品有关,建议如果化妆品不良反应发生后,对所有目前使用的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检查。而斑贴试验后对患者的教育仍有许多工作要进行[4]。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仍有许多迫切的工作要做,相信在各个职能单位及临床皮肤专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化妆品不良反应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监测及上报,并能及时反馈给社会大众。

[1]刘玮, 房军, 蔡瑞康. 化妆品不良反应及其临床监测 [J].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 15(3):183-187.

[2]王文慧, 李邻峰, 路雪艳. 化妆品皮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22(3):229-231.

[3]齐显龙. 护肤品发展的思考(一)—护肤品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0, 19(12):1874-1875.

[4]Gallo R, Baldari M. Contact allergy to cosmetics: the patients'perspective. An interview-based study [J]. G Ital Dermatol Venereol, 2008, 143(3):175-180.

猜你喜欢
斑贴皮炎皮肤病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斑贴试验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不同剂量和不同剂型甘草酸苷制剂对甲醛和硫酸镍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
复方甘草酸苷对皮肤斑贴试验的影响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