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状角质松解症一例

2012-04-12 09:53李晶晶王秀丽王宏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莫匹罗星多汗浅表性

李晶晶,王秀丽,王宏伟

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因双足底皮疹2月于2011年1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双足底出现散在肤色浅表性环状和窝状凹陷,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以重视,后皮损逐渐增多,并伴轻微疼痛。患者自诉平素喜好体育运动,双足易出汗。否认手术外伤、药物过敏史等。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跖前部、足拇趾腹侧散在分布点状、环形和窝状角质剥脱性凹陷面,直径1~5mm,深约0.5 ~1.0mm,界限清楚,基底和周边轻度浸渍发白,部分皮损基底潮红,伴明显恶臭味。诊断:窝状角质松解症。治疗:外用莫匹罗星软膏,2次/d,并嘱患者常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燥。2周后随访,皮损完全消退。

讨论

窝状角质松解症(pitted keratolysis,PK)又称钩状跖部角质松解症,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长期接触泥土和水的人群以及长时间穿不透气鞋的工人、军人或运动员更易患此病,夏季可加重。本病多认为系足部多汗并感染细菌引起,但致病菌目前尚未完全确定[1]。临床表现为多数散在浅表性火山口样或窝状的角质剥脱面,多呈肤色或棕色,边缘可绕以黑沟,在发展过程中可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状,常伴有多汗,有时有浸渍现象及恶臭味。一般无炎症和自觉症状[1],少数患者炎症明显时皮损周围可伴有红晕及疼痛。皮损多对称分布于双足底承重部位,如足跟、跖部及趾腹侧,因摩擦作用亦可发生于趾间,也有发生于足弓、足背包括趾背的报道。本病需与汗疱疹、点状掌趾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及某些表皮癣菌感染等相鉴别。本例根据临床特征及症状诊断为窝状角质松解症。

本病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①保持足部干燥;②抑汗治疗:对于手足多汗严重者,可局部外用20%~40%的福尔马林溶液或5%明矾溶液等。Tamura等[2]以肉毒毒素局封患者足底抑制汗液的产生,皮损明显消退;③抑菌治疗:多以抗生素软膏外用,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等。Vlahovic等[3]用含有1%克林霉素和5%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窝状角质松解症效果显著。

[1]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1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8.

[2]Tamura BM, Cucé LC, Souza RL, et al. Plantar hyperhidrosis and pitted keratolysis treated with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 [J].Dermatol Surg, 2004, 30(12 Pt 2):1510-1514.

[3]Vlahovic TC, Dunn SP, Kemp K. The use of a clindamycin 1%-benzoyl peroxide 5% topical gel in the treatment of pitted keratolysis:a novel therapy[J]. Adv Skin Wound Care, 2009,22(12):564-566.

猜你喜欢
莫匹罗星多汗浅表性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软膏中的莫匹罗星
蒙医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3例疗效观察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匹罗星和氯己定的耐药研究进展
盐酸利多卡因溶液与莫匹罗星膏在甲床缺损修复术后的换药体会
HPLC法测定国产莫匹罗星软膏的含量及有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