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动物血防工作回顾与展望

2012-04-13 08:13阳爱国毛光琼关泽英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6期
关键词:血防传染源血吸虫病

阳爱国,毛光琼,郭 莉,陈 冬,吴 宣,关泽英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1 “十一五”全省血防工作进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血防工作紧紧围绕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治策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增强保障能力、落实各项措施,全省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四川在全国七个重流行省中率先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1 领导重视,工作推进有力一是各级政府把血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采取中央、省、市、县共同筹资的办法,把血防经费列入预算,逐步增加防治投入,“十一五”期间,全省动物血防经费投入共计620万元。二是建立了血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省政府与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每年签订血防目标管理责任书,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及时将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与各血防市(州)畜牧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1.2 突出重点,控制传染源 一是在重疫区采取“两查两治”;轻疫区采取“一治一查”;阻断区做好监测巩固工作。2006~2010年全省共普查家畜61.9619万头,超额完成了普查家畜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血防技术培训。及时举办了动物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采取分级培训的原则,对市、县、乡三级动物血防技术人员共计5863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了防治水平,稳定了基层血防队伍。三是加强督导。在血吸虫病防治期间,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分管领导和负责血防工作的人员多次深入眉山、乐山、德阳、凉山、雅安等地的血防重疫区县,检查指导血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全省动物血吸虫病查治任务的全面完成。

1.3 积极研究探索,提高科学防控水平 2005~2009年,四川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进行“家畜血吸虫病快速诊断与防制新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缓释剂治疗血吸虫病试验,该课题于2010年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10年,参与农业部牵头的“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防控技术推广”课题,研究试点传染源控制新技术、传染源管理、水改旱、家畜圈养、养鱼灭螺等技术。这些课题研究为四川的血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4 坚持人畜同步防治,形成控制合力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和动物疫控中心主动与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密切配合,抓好部门间和区域间联防协作,使动物血吸虫病的查、治、防工作与卫生部门同步,“十一五”期间同步完成了23个县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考核验收工作。加强部门配合,完成了省级和国家血防春查工作。2008年四川省率先在全国7个重疫省中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血吸虫病疫情没有反弹,是非常不容易的。

1.5 加强血防重点项目工作,加强综合治理 一是组建项目建设机构。各项目县均成立了血防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指导组。二是层层召开会议,规范项目管理。每次项目下达之后,从省到市、县、乡层层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对如何规范建设好项目进行认真安排部署,并签定目标责任书。三是举办项目培训,统一建设标准。四是在项目管理中,严格实行“五制”。即目标责任制、县级报账制、公示制、督查制及招投标制。五是规范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六是规范验收程序,完成项目验收任务。全省63个流行县中,31个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32个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血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展望未来,争创“十二五”血防新佳绩

按照《四川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2010~2015年)》,全省2015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具体目标:一是进一步降低人畜感染率。到2015年底,全省所有流行县无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和家畜。二是加大家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到2015年底,36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有螺地带禁牧覆盖率达到100%,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家畜圈养普及率达到95%,其他地区力争达到100%。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

2.1.1 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目标管理。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增强做好血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政府在血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县级政府的领导作用,把血防“十二五”规划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目标,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防治工作规划和措施,积极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措施、职责任务到位,加快推进血防传播阻断进程。血防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巩固防控成果。工作基础差一些的地区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迎头赶上。

2.1.2 整合资源,保障投入。要加大资源统筹整合力度,把血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等相结合,在规划和资金安排上要抓住重点地区,针对突出问题,实施好整县整乡整村推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努力做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

2.1.3 强化督查,保证效果。各级政府要加强血防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省、市、县级要组织行政、专家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下级进行督导,帮助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2.2 进一步加强传染源控制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落实各项传染源控制措施。要加大家畜传染源管理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划定有螺地带和安全放牧区,设立警示标志,制定家畜圈养和禁牧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安排落实经费,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落实。要加强家畜查治工作。还要加强外来耕牛检疫工作,杜绝外疫传入。

2.3 进一步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加大血防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对项目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强项目的管理与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建议国家继续对血防疫区整村、整乡、整县、整市推进项目建设,巩固血防达标成果。

2.4 进一步提高专业防治质量加强人畜病情和螺情的监测,落实查灭钉螺等措施,在血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质量好坏将直接决定着达标工作成败。一要抓紧监测工作不放松。坚持统一部署,总体规划,做到人畜监测同步,病情、螺情监测同步,及时发现疫情、消除隐患。四川省疾控中心要严格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四川省血吸虫病监测实施方案》,规范组织开展9个国家级固定监测点、6个省级监测点以及100多个省级流动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二要保证专业防治力量。省血防办要继续向7个血吸虫病重点市州派驻专家组,分片负责,对查灭螺,查治病、急血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技术指导,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各级血防专业机构要组织精兵强将,确保高质量完成人群病情监测、查治病、查灭螺等工作。三要加强输入传染源防控。各级政府要组织卫生、畜牧等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畜)防控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畜)的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要针对家畜交易市场建立常规的监测方法和管理制度,对所有参加交易的家畜开展血吸虫病监测查病工作,有效防控外来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尤其是31个已经达到传播阻断目标的县,思想上绝不能麻痹松懈,一定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猜你喜欢
血防传染源血吸虫病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牛血吸虫病的流行与诊治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中小型灌区水利血防工程设计浅析
农业部兽医局副局长李长友亲临潜江市调研指导血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