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警心理训练方法之一
——心理暗示训练法

2012-04-13 09:0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特警教官队员

郑 威

(湖北警官学院 警察临战学系,湖北 武汉430034)

论特警心理训练方法之一
——心理暗示训练法

郑 威

(湖北警官学院 警察临战学系,湖北 武汉430034)

在应急警务处置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警察常常会表现出各种消极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任务的顺利完成。心理暗示是特警心理训练中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暗示训练,可以使特警队员逐渐改善遇到各种困难境况时常常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消极应对的心理状态,并做到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为顺利执行艰巨任务做好稳定的心理准备。

应急警务;特警心理训练;心理暗示训练

心理暗示,是指人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从古至今,心理暗示都是优秀指挥员惯用的带兵秘诀。如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曹操“望梅止渴”。曹操就是巧妙地利用心理暗示,通过士兵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使他们产生了对梅子的丰富想象,从而成功地战胜干渴,走出了干旱之地。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心理暗示效应典故。

在复杂多变、艰苦恶劣的作战环境下,特警是否能够沉着冷静、积极勇敢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对于任务的顺利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使特警能够做到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心理暗示训练必不可少。

一、针对特警队员的各种暗示训练法

(一)直接暗示训练法

直接暗示,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意义或对方希望得到的东西直接提供给对方,使之自觉而无意识地接受的暗示。如:一段时间以来有位特警队员一直迷恋某位明星,并想尽各种办法搜集这位明星的资料,甚至还经常请假坐飞机、乘火车四处追随去观看偶像的演唱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使这名队员认识到他这种行为的危害性,转而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政委找到他,跟他一起讨论这位明星的成名历程,生活方式,交往的圈子等等。让他明白自己离这位偶像过于遥远,没有交集。同时,给他展示了特警当中的多个英模,与他一起讨论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着意为他介绍了一位有着丰富阅历和传奇式经历的英雄特警相互认识。此后,这名特警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面,而且常常与英雄特警交流,了解了很多自己前所未知的领域的知识,逐渐建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生活和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表现。

事实上,对特警进行心理训练,就可以经常性地采用这种直接暗示训练法。在训练中,可以针对特警队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强心理暗示训练,使特警队员自觉地接受暗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间接暗示训练法

暗示者向他人发出比较含蓄的刺激信息,既不显露动机,也不明指意义,而是让他人从暗示的内容去理解,从而接受其暗示,称为间接暗示。这种暗示含义深刻,委婉自然,易为人接受。

某特警支队新到了一批特警队员,由于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在了解到老特警队员的学历水平较低时,便表现出对老队员的不屑和不尊重。这种态度自然造成了队伍的不和谐状况。支队领导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专门召开了会议之后,没有批评或说教,而是采用了含蓄的心理暗示法。特警支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版面宣传特警支队中队员的英雄事迹和作风美德,几乎所有显眼的位置都被悬挂张贴了宣传板报;在支队里开展比技术、比能力、比美德的多项赛事,并评选出大家心服口服的好特警;开展高科技竞赛,使新队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科技文化水平。一系列活动下来,无论是老队员还是新队员,都有机会欣赏到对方的优势所在。于是,队员之间的对立情绪迅速降温,并形成了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好风气。就这样,一场风波被间接心理暗示轻松化解了。

(三)行为暗示训练法

曾经有一个关于家长的行为暗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表现的教育节目。场景是请4位四、五岁的小朋友上台来走平衡木,看谁用时最短,走得最稳。第一位男孩儿由外公陪同,在老师说开始计时时,男孩自己稳步前行,姥爷没扶也没护,只原地观望。第二位女孩儿,妈妈陪同,妈妈紧张地张着双手保护着平衡木上的孩子,像是随时准备接住走不稳的孩子。第三位女孩儿,爸爸陪同,在老师说完游戏规则时,爸爸蹲下来又给孩子说了一遍应该如何做,然后小心跟在孩子的后面陪着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第四位男孩儿,奶奶和爷爷陪同。奶奶把孩子扶上平衡木后,手没离开孩子,保护着孩子往前走。公布计时结果:用时最短,走得最稳最快,获得第一名的小朋友是第一位出场的男孩。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看到:家长的肢体语言和行为暗示对于孩子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暗示工具。例如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句话,都可能对他人起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作用。在特警的心理训练中,教官就可以用这样的一些行为语言对受训队员加以暗示,调动他们的训练热情。例如:教官在新特警队员进行高空拓展训练时,如果开始时能够用心遴选那些稳定性好、心理素质好的新队员,并貌似不知情地随意点选他们做首批尝试者,那么其他队员就会因为前面队员的成功而受到心理暗示,并下意识地强化自己的信心和能力,较少出现失误和退缩行为。

(四)自我暗示训练法

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坚定意志、振奋精神;消极的自我暗示则会使人意志消沉、丧失斗志,甚至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乃至心理绝望。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语言暗示或行为暗示的方法,可以使个体主动调控身心状态,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特警的心理训练就可以经常采取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通过一些选择性的暗示方法,对特警各方面的心理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使特警队员学会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自我暗示。这种训练方法,能加强特警的自我监督能力,使情绪按照需要得到放松,消除胆怯、恐惧、焦虑和愤怒、悲伤,使其提高对应激反应的对抗能力。

二、心理暗示训练实施

(一)训练科目

提升特警对抗噪音的意志力。

(二)训练目标

使受训特警体验自己控制情绪的过程,增强特警在噪音刺激之下应对烦躁情绪的能力,进而使特警学会如何有效地通过心理暗示对抗各种应激反应。

(三)训练场地和条件

一个宽阔空旷的房间,要求没有任何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摆设;每人一个简易的凳子;一个可播放音乐的设备,但不能有视频;一段专门录制的掺杂有几种噪音的录音;参训队员只能穿着规定的训练服装,不能携带任何多余的物品。

(四)训练方法

1.首先由教官讲解训练目的和方法。教官讲解训练目的和方法后,告知参训人员,现在开始学习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如何消除噪音对我们的影响。然后,请大家根据指导语一起来练习。

2.开始训练。第一阶段:由指定人员开始播放噪音。同时,教官开始大声说指导语,分几个阶段,进行多种心理暗示,并随时关注参训人员对心理暗示的反应。教官可根据参训人员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调整不同阶段所需的时间。第二阶段:让参训人员在教官的指导语中进行暗示训练后,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感觉怎样?是否从最初的不舒适到后面慢慢开始适应甚至享受起这个环境来了?请大家讨论一下,说一说自己的体会。第三阶段:教官总结。

与特警的其他心理训练模式相比较,心理暗示训练是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训练,不论场地和时间,随时可以开展。同时,心理暗示训练也是特警队员有效克服心理压力和障碍,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的优良训练模式。心理暗示训练需要教官一方面熟悉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了解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现象;另一方面又要具有洞察力,善于观察队员的心理变化和人格特征,并懂得运用恰当的心理暗示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队员的心理素质。在经过反复总结分析实战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危险情境之后,心理训练教官应该巧妙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特警队员进行适当的心理暗示训练,以提高队员的情境心理应对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作战水平。

[1]张震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关亚军.警察心理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公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援朝.警察心理教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黄伟强.警务实战中的警察心理研究[J].广东警官学院学报,20 06.

D631

A

1673―2391(2012)09―0009―02

2012—08—06

郑威,湖北警官学院警察临战学系。

【责任编校:谭明华】

猜你喜欢
特警教官队员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高原特警之歌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联合演习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动物入学也军训
教官之吼
尴尬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