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处方的历史考析

2012-04-13 11:24王然芸郭义郭永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配穴内经腧穴

王然芸,郭义,郭永明



针灸处方的历史考析

王然芸1,2,郭义1,2,郭永明1,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天津 300193)

针灸处方;针灸疗法;文献研究

针灸处方是在临床针灸治疗过程中,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病情及脏腑经络腧穴的功能、特性进行穴位配伍的用穴方案。它不是几个穴位的简单组合,而是在理和法的基础上,贯穿着理、法、方、穴、术的全部内容。“理”指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法”指立法;“方”指处方,主要是指配穴;“穴”指穴位;“术”指针刺的操作技巧,包括针具的选择,体位的安排,进针的手法,留针的时间,出针的技巧及补泻手法等。针灸处方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大体上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积累于晋隋唐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完善于明清时期。笔者现就其具体的发展简述如下。

1 发展概况

1.1 萌芽阶段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虽有砭灸法的记载,但无针灸处方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医案虽有取经脉的记载,但无具体的腧穴名称。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处方的真正诞生,它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针灸处方的概念,但是书中记载的针灸配穴却体现了针灸处方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内经》讲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如《素问·刺腰痛论》中专门论述了各种腰痛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处方,详论了各种原因、各个脏器、经脉、支脉等所致腰痛的辨证要点和诊断,根据病位在某经、某脏而予以处方取穴;书中“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强调了经络理论在针灸处方中的重要意义。在处方方面,用穴少而精,书中记载的240余首针灸处方中,绝大多数都是单穴处方,多穴处方很少,但其中却体现了局部与远端配穴及前后、上下、左右、表里经、同名经配穴法的雏形,如《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为后世这些配穴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穴位的选择上,《内经》非常重视特定穴,尤其是五腧穴、原穴、络穴等的使用,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但是有很多地方只是指明针灸部位的经脉,而不涉及具体的穴位,如《素问·刺腰痛》:“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阴……”。取穴时,《内经》强调以按压反应为取穴的标准,如“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在《内经》补虚泻实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五腧穴的主治性能和五行配属,结合脏腑五行属性,提出了“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为后世创立补母泻子配穴法、泻南补北配穴法、刺井泻荥配穴法以及补井泻输配穴法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内经》中虽然也有五腧穴的运用,但对其运用原则的论述颇不一致。《难经》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五腧穴的运用,指明了五腧穴对症应用的特点,《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伤寒杂病论》记载的针灸处方大多针药并用,并根据阴证与阳证的不同,分别采用针或灸的不同方法,倡导“阳证用针,阴证用灸”的方法。

这一时期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腧穴学说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针灸处方已经萌芽,为以后针灸处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针灸处方及其理论由萌芽到形成的阶段。

1.2 积累阶段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记载了众多的针灸处方,其中除大量的单方外,还载录了不少具有配穴思想的复方,如《针灸甲乙经·卷十一·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中“霍乱逆气,鱼际及太白主之”,《针灸甲乙经·卷八·五脏六腑胀第三》中“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针灸甲乙经·卷九·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第十一》中“气癃溺黄,关元及阴陵泉主之”等,其中70%都是在辨别病症所属脏腑和经脉的基础上或选本经穴位,或选表里经穴位,或选没有直接关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的特定穴。在配穴方面,由于五腧穴、络穴、郄穴等特定穴的广泛应用,其严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且随着腧穴学的发展,处方中的穴位较《内经》趋于具体化,如《内经》:“间日疟,不渴,刺足太阳。”而《甲乙经》:“疟不渴,间日作,昆仑主之。”

晋代王叔和《脉经》在选穴时除了经络辨证与循经取穴外,还和脉诊相结合,如《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胁下苦满,或时眩冒,其脉弦长,此为可治。”而且书中完整地叙述了俞募配穴理论,提倡“五腧穴”和“俞募穴”配伍应用,同时还记载了腧穴的补泻,如《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关脉洪,胃中热,必烦满,宜服平胃丸,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陈延之的《小品方》综合应用《内经》中“以痛为输”的辨病原则与“循经取穴”的辨经原则,明确提出了“近道法”与“远道法”两种针灸处方配穴原则。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创用折绳比量,折竹比量,一夫法等简便取穴法,为腧穴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间接促进了针灸处方的发展。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针灸处方之大成,在转载的针灸处方后注明了针刺的深度、留针时间以及艾灸的壮数,说明针灸处方从此开始走向系统化。

针灸处方虽然还是以单穴处方为主,但是多穴处方从《针灸甲乙经》开始已经大量出现。而且此时期涌现出的大量针灸专著中记载的众多针灸处方,使得针灸处方在理论、方法、配穴等方面得到不断的充实和积累。

1.3 发展阶段

杜思敬的《针灸摘英集》注明其收载处方中每一个穴位的具体的针刺手法,体现了针灸处方中穴法和针法并重的原则。罗天益所撰的《卫生宝鉴》对所载处方方义予以明确阐述,这在针灸处方发展史上尚属首创,为后世完整的针灸处方理、法、方、穴、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王国瑞的《针灸玉龙经》在前世的基础上更加详尽地记载了腧穴的补泻,并首次具体记载了一针多穴,透穴而刺的方法,如“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它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远道配穴法,并提出了担截配穴法,同时还确立了针灸配穴中腧穴的主次先后关系。此书堪称是针灸处方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处方形式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与现代针灸处方基本相同。

此时期是针灸学创新发展的时期,针灸处方理、法、方、穴、术体系开始形成,处方形式已较为完善,对后世针灸处方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 成熟阶段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理法详尽,处方用穴极为严谨,还主张针灸药物按摩并重、针法灸法兼用、穴法手法同用等观点。在处方方面,多穴处方成为主流,如《针灸大成·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阴陵泉,手三里。”而且此书还进一步完善了各种配穴方法,如远道配穴法、十二原穴夫妇相合法、担截配穴法、八脉交会穴配穴法等。在施术方面,取穴有主次先后之分,又指明了各个腧穴的具体施治方法,如《针灸大成·卷三·针法歌》:“……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这大大丰富了针灸处方的内容。其堪称是针灸处方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具备了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

这一时期针灸处方已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针灸处方已经具备完整的形式。

1.5 近现代

改革开放以来,针灸处方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的针灸工作者积累了大量有效的针灸处方,各种针灸处方集锦不断涌现。1986年3月肖少卿出版了第一本《中国针灸处方学》,全面系统地创立了有方可循、执简驭繁的针灸处方体系,开拓了科学研究针灸处方的新领域。之后,王岱、李志道、杜元灏、赖新生等也陆续出版了有关针灸处方学的著作或教材,书中对针灸处方的治疗原则、功效、主治、组成、施术法、方解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2 小结

针灸处方经过历代的发展,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辨证方法、治疗原则,处方规律等)已经基本形成,而且针灸处方已经渐渐向针灸处方学的层次过渡。但是单纯的针灸处方是专病专方,每一个处方都是针对某一个病或者某一个症而设的,即“一证多方”。要想使针灸处方发展成一门专门的学科,就必须将每一个处方的主治范围扩大、延伸,超出其原有的主治症,使其产生质变与升华,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使其“一方多证”。因此,要形成真正的针灸处方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1-06-14

王然芸(1985 - ),女,2009级硕士生

郭义(1965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guoyi_168@ 163.com

1005-0957(2012)03-0200-02

R249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3.200

猜你喜欢
配穴内经腧穴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