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环糊精的研究

2012-04-15 00:09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糖基普鲁兰青素

自1891年,Villiers从淀粉消化液时发现环糊精(Cyclodextrin,CD)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工业上最常见的环糊精有α-、β-和γ-3种。α-环糊精分子孔洞较小,只能包接较小分子客体物质,应用范围小;γ-环糊精能包接较大分子客体物质,但生产成本高,工业上不能大量生产。β-是目前唯一在工业上能大量生产且应用广泛的环糊精产品,但其水中溶解度低,限制了应用。近年来,为了突破环糊精的局限性,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对环糊精进行改性的研究在国际上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对改性环糊精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功能及应用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CN200810100271.9公开了一种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制备方法,其以β-环糊精和蜜二糖为原料,通过α-半乳糖苷酶的逆向合成作用,经溶解、合成、粗分、纯化、干燥等工序,制备得到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这种分支环糊精。所得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纯度高,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价值。CN200610098196.8提供了以β-环糊精和麦芽糖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的逆向合成作用,制备分支环糊精的方法。分支环糊精产品具有极高的水溶性,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60 g/100 mL,可以溶解很多油性物质,生成的可溶性包合物在90℃可以保持7 h不损失,其在乙醇、甲醇、丙酮、乙二醇等中也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添加剂、香精香料、分析检测等领域。CN200910033820.X涉及麦芽三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制备方法,以普鲁兰多糖和β-环糊精为底物,首先利用普鲁兰酶的水解特性,将普鲁兰多糖转化为较高纯度的麦芽三糖,并使麦芽三糖与β-环糊精具有适当的配比,再利用普鲁兰酶的逆向合成能力将麦芽三糖和β-环糊精以α-(1、6)糖苷键相连,得到麦芽三糖基-β-环糊精产品。该发明实现了麦芽三糖基-β-环糊精制备过程的简单化,反应条件温和可控,生产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的优点。袁超,金征宇等(2011)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了羟丙基-β-环糊精/虾青素包含物,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热重—差热联用分析表明,复合物的形成将虾青素的热分解开始温度至少提高了40℃,达到290℃左右。光热稳定性实验显示,包埋有利于提高虾青素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并且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后,复合物比原虾青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袁超,金征宇等(2007)以复合物稳定常数为指标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分子识别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裂解法和甲基化分析确定了HP-β-CD样品的取代度和取代基分布。选取酚酞和甲基红分别作为大、小客体模型与HP-β-CD作用,用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确定复合物的形成和复合形式,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物的稳定性,结合HP-β-CD的结构特性,总结出了HP-β-CD对客体的分子识别规律。袁盛楠,王金鹏等(2012)通过感官评定、质构仪分析和电镜观察,比较添加了葡萄糖基-β-环糊精的样品面包和未添加β-环糊精的面包在面包品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葡萄糖基-β-环糊精占面粉2%时,面包的感官特性和储藏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崔波,金征宇(2005)建立了以纸层析法定量检测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展开剂,组成为 V(正丙醇)∶V(正丁醇)∶V(水)=5∶3∶4;适宜洗脱剂为 0.1 mol/L 的盐酸溶液,洗脱时间为 14 h。 回收实验表明当点样量在150~250 μg时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实验的变异系数为3.58%。纸层析法与HPLC法相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99%。实验证明,纸层析法可作为测定麦芽糖基β-环状糊精的常规方法。袁超(2008)通过工艺优化制备了一系列的不同取代度和取代基分布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CD),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6 h,反应温度31℃,透析时间7.4 h。此时取代度为4.02,得率61.80%。

由于改性环糊精水溶性大大提高,或具有原环糊精母体不具备的功能性质,因此在食品、药物、分析检测、农业、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江南大学图书馆 张群/供稿)

猜你喜欢
糖基普鲁兰青素
欧盟批准3-岩藻糖基乳糖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
6000倍抗氧化能力,“完爆”维C!昶科将天然虾青素研发到极致
虾青素在设施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缺糖基转铁蛋白与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普鲁兰糖生物合成和分子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浆糖基与代谢综合征血糖组分关联性研究
糖基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响应面法优化出芽短梗霉利用木糖产普鲁兰糖发酵培养基
普鲁兰酶酶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工艺优化
工业属性普鲁兰酶的开发及其催化性能改善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