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

2012-04-18 09:00马凤勤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卫生院225732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18期
关键词:帕酮室上性普罗

马凤勤(江苏省兴化市荻垛镇卫生院 22573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可引起头晕、心悸、胸痛,甚至晕厥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作者运用普罗帕酮治疗PSVT 5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PSVT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5~70岁,平均(40.0±6.5)岁。发作30min至6 h 48例,大于6 h 2例。预激综合征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肺心病4例,风心病2例,其余14例原因不明。初发36例,其余病程6个月至15年不等。心率150~220次/分,平均170次/分。

1.2 治疗方法 常规心电监护,测血压,记录不良反应,首剂普罗帕酮70 mg加入10%葡萄糖20 mL,10min内静脉注射。如PSVT一旦终止即停止注射,如无效,15~20min后可重复上述剂量1次,再无效者改用其他复律方法。

2 结 果

50例PSVT经普罗帕酮治疗后,终止48例,复律率96.00%,其中静脉注射1次终止发作40例,占80.00%,间隔15min后以同等剂量静脉注射而终止发作者8例,占16.00%;另外2例未能转复者中1例伴发低血压,给予20 mg多巴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注射,当血压回升至90/60mm Hg时停用,1例心功能不全者改用毛花苷丙注射液0.4~0.8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内,缓慢静脉注射,终止发作。不良反应:本组50例患者中应用普罗帕酮后1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束支传导阻滞,1例出现头痛头晕,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12.00%。

3 讨 论

研究已经证明,折返可引起大多数PSVT。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或大折返环路,包括沿顺行方向通过房室结的正常传导和经房室旁路的逆行传导,这条旁路顺行时称为WPW,逆行传导称为隐匿性旁路。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部分可合并WPW。现代治疗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PSVT的根治方法,成功率在90%以上[1]。由于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加之价格昂贵,推广及发展此技术有较大困难。普罗帕酮属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降低浦氏纤维自律性和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最大上升速率,使房室结、心室及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减慢,从而阻断折返途经,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减慢心室率[2]。在临床使用中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作用时间持久的特点,且价格较便宜,可使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但是普罗帕酮对病态心肌、心功能障碍和缺血心肌特别敏感,易诱发致命心律失常,窦速与室颤,故该药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已受到明显限制[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严格观察病情,监护时间至少到用药2 h后,并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以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窦房结功能不良和房室传导障碍患者应慎用。

[1]黄德嘉,陈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0):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1):3.

猜你喜欢
帕酮室上性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盐酸普罗帕酮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耳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观察